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音“悦”青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音“悦”青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办的第三届中国国际小提琴比赛10月24日在青岛降下帷幕。来自全球12个国家和地区的39位小提琴年轻才俊,为本届比赛的桂冠展开琴弦上的较量。比赛分第一轮、第二轮和决赛共三轮比赛。来自韩国的金本索里夺得金奖,中国选手贾天韵和韩国选手玛丽索尔・李分获银奖和铜奖。韩国的金本索里获得古典音乐奖;俄罗斯的安德雷・罗森敦特获良漫音乐奖;俄罗斯的叶卡捷琳娜・芙洛洛娃获得现代音乐奖:中国的贾天韵获得中国选手最佳演奏奖;韩国的金本索里获得“林耀基”优秀演奏奖,俄罗斯的叶卡捷琳娜・芙洛洛娃和中国的贾天韵获得本国作品奖;俄罗斯的安德雷・罗森敦特获得观众奖。

比赛的台前,选手们的极致发挥给观众带来了精彩的享受:而幕后,专家们感受到的是选手们与这一年轻赛事的共同成长,以及音乐带给一座城市的活刀。胡坤:我们在找艺术家而不是炫技家

为突出公平、公正,本届比赛评委会成员由来自中国、美国、英国、奥地利、日本等8个国家的11位评委组成,评委会主席由法籍华裔小提琴演奏家、英国皇家音乐学院教授胡坤担任。胡坤在赛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本届比赛非常成功并且亮点很多。“本届比赛的评委阵容非常强,不仅有小提琴大师,还有中提琴、大提琴以及钢琴、作曲和指挥等音乐大师,我们尽可能使比赛的评审角度更加立体、更公正。”胡坤表示,决赛固定曲目《梁祝》引起了外国选手对中国作品的兴趣,对于传扬中国文化有着很深的意义。此外,奖项的设置、奖金的增多,以及选手年龄范围的扩宽等这些改进令本届比赛吸引了全世界的选手――从预赛开始,参赛人数就比往届翻番。本届比赛共收到符合要求的选手报名材料114份,来自20个国家和地区。经过初评,组委会评选出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39名选手进入下一阶段比赛,其中,中国大陆选手12名、中国台湾地区2名、海外选手25名,而且,选手的水平也有很大提高。

胡坤坦言,本届比赛不是为评冠军,而是在找艺术家。“我们不追求体操式的技术性精彩,因为音乐不是体操也不是健身。我们在找艺术家,不仅仅是弦技家,因为‘演奏’要‘演’要‘奏’。”胡坤表示,在音乐面前,每个人的感悟都不同,角度也不一样。评委、观众、经纪公司、媒体是否喜欢,演奏能否抓住观众的心、是否有吸引力等都很重要,不仅仅是一轮比赛中表现得好。“音乐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选手要跟评委、观众和媒体沟通,这也是一种感情上的交流。”

谈到对下一届小提琴比赛的期盼,胡坤表示,下一届办赛思路的大方向已经得到了本届比赛的证实,“我把自己十几年来在国外作为选手、作为评委时从事这项事业的经验带回来了,有些思路、现在看来是超前的,能做到多少做多少,好在80%的想法能被接受。我希望,国际小提琴比赛能打造出自己的风格。”

胡坤给予青岛很高的评价:“中国改革开放30年,伴随着经济发展,音乐文化事业也发展起来了。但不能光停留在盖大楼、修音乐厅、组院团的层面上。这一点,青岛政府是有远见的,他们看到了音乐文化对城市形象的塑造,走在许多城市的前面。实际上,一个城市的发展必然带来文化的新生,文化是走出中国,走向世界的重点和关键。”王汉杰:中国文化要走出去请进来

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局国际处处长王汉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本届小提琴比赛更加国际化,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办这个比赛,用比赛搭建了一个文化交流的平台。“中国文化的传播要走出去,更可以靠请进来――让世界各国的参赛远手演奏《梁祝》就是让他们了解中国的文化。他们来中国比赛,更了解中国、了解中国的城市,这也是在传播中国文化。”

在王汉杰看来,一个国际性的比赛需要许多因素来支撑,“选在青岛办比赛有很多因素。首先是城市的艺术氛围,青岛是一个有音乐氛围的城市,也有许多艺术家,还有很好的城市艺术文化基础,青岛观众有一定的欣赏水平又懂会场礼仪,可以说,青岛既有氛围又有受众。当然,比赛的成功与青岛市人民政府的重视是分不开的,特别是青岛市文广新局”。王汉杰表示,青岛市文广新局有很强的执行能力,不管是外联工作,还是演出运作或是志愿服务,都非常有序,办赛水平和质量非常高。

GlenKwok:每个人都是收获者

这次是国际音乐比赛世界联盟主席GlenKwok第一次观摩中国国际小提琴比赛,也是他第一次来青岛,赛后接受媒体采访时他表示,希望参赛选手们借助于这一年轻的国际赛事,实现技艺的提升与自身的成长。“我很高兴青岛的国际小提琴比赛在国际音乐比赛世界联盟里,这之前,联盟里没有任何中国的比赛。”GlenKwok介绍,成为国际音乐比赛世界联盟的会员后,中国国际小提琴比赛将与柴可夫斯基国际小提琴比赛、萨拉萨蒂国际小提琴比赛、伊丽莎白女王国际音乐比赛等共享联盟会员独有的资源,通过联盟每年度的权威推介,拥有更广阔的宣传平台,使各类国际音乐比赛组织、音乐院校和演奏家更便捷地了解比赛,从而扩大这项赛事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对于三年举行一次的比赛制,GlenKwok认为很合理,“现在世界上有很多比赛,国家级的比赛成百上千,国际性的比赛却没有多少。小提琴比赛两三年举行一次非常好,因为一年只有365天,要运作一个比赛太紧张,所以,两三年的频率非常合适。“在GlenKwok看来,每次比赛都有成功者、收获者,”古典音乐需要时间的锤炼,更需要演出经验的累积。比赛对于年轻音乐家而言,会是很好的成长经历,但他们给自己的压力太多――他们认为必须赢才是好的。但实际上,更重要的是过程,能够让他们成长成熟的过程。”他认为,有机会让著名评委来听自己在比赛中的演奏并回馈意见,这对选手们的成长非常好一因为平时根本没有这样的机会与这么多的大师面对面,而且能跟专业的交响乐团合作也非常难得,选手面向观众、媒体进行演奏,也是很好的机会。

林蔚: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旨在挖掘小提琴演奏人才,促进国际问文化交流,为全球音乐领域交流搭建平台的中国国际小提琴比赛,与厦门国际钢琴比赛、宁波国际声乐比赛共誉为中国三大国际音乐赛事,自2005年落户青岛以来,按照每三年一届的惯例,之前已于2005年和2008年举办了两届。为了纪念已故国际著名小提琴教育家,同时也是前两届小提琴比赛的评委主席林耀基先生,今年举行的第三届国际小提琴比赛特别设立了“林耀基优秀演奏奖”,并邀请林耀基的妻子胡适熙及女儿林蔚为该奖项评选、颁奖。

“‘林耀基’优秀演奏奖鼓励的不仅是各方面都完整的选手,还倾向于最佳的演奏。”林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国际小提琴比赛从第一届开始便打下了公正、公平的良好基础,而新任主席胡坤又顺利地将世界上流行的比赛规则引进比赛中。林蔚认为,比赛重要过程更重要,“中国小提琴选手与各国选手一起比赛、一起观摩,收获会很多。此外,与如此多的著名专家评委相聚20多天也是难得的学习机会,如果能上大师班,选手们会受益匪浅。”

本届小提琴比赛中,韩国选手的表现令人瞩目。林蔚表示,在许多国际大赛中韩国选手都是非常闪亮的亚洲选手, “虽然中国学小提琴的学生多,但韩国更多而且比学钢琴还多。这次参赛的3名韩国选手,他们每年都会去世界上有名的音乐节演奏。”为了能够让中国优秀的小提琴学习者有更多的机会出国学习和演出,林蔚继承父亲遗志,成立了“林耀基教育基金会”,为有志于音乐慈善事业的中国企业和中国选手搭建平台,“如果给中国选手多些演出机会,他们发挥会非常好,有时一次比赛是看不出来的。”林蔚还发现,在国内,家长带孩子去国外参加国际夏令营的机会太少,孩子都是在家里闭门练琴。“现在国内有许多企业家想为包括小提琴教育在内的中国文化事业做些贡献,也因此希望通过比赛让更多的企业家关注小提琴的发展。”

林蔚认为青岛在音乐文化方面的发展潜力非常大,“小提琴比赛在青岛举行,也会促进当地音乐教育的发展,比如当地琴童有机会观摩、学习其他高水平选手。当然,比赛重要,教育交流更重要。”

第三届中国国际小提琴比赛虽然已经落下帷幕,但跳动在“文化青岛”乐章上的美妙音符却不曾停歇,音“悦”青岛的旋律已缓缓奏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