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创新专业发展路径,促进教师绿色成长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创新专业发展路径,促进教师绿色成长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实践“绿色教育”,呼唤“绿色教师”

作为自贡市高新区举办的九年制义务教育窗口实验学校,我校自2002年创建以来,专任教师由22人增加到178人,学生由276人增加到4100余人,占地面积由43亩扩展到170亩。在“绿润生命,盛及未来”绿色教育理念指导下,创造顺应天性、激扬个性、激发活力、适宜学生生态发展的绿色教育,呼唤一支充满生命活力、具有优秀个性品质的绿色教师队伍加速成长。

建校以来,我校教师队伍是通过公开招聘、人才引进、“优大生”双选三种渠道组建的,教师基本素质好、起点高。但是面临学校教育改革创新发展的新形势,部分教师教育观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有的中老年教师主要靠经验教学,缺乏教育理论、教学技能的更新;有的新教师不能将所学很好运用于教学实践;学校名优教师、骨干教师、拔尖人才数量相对较少,直接影响绿色教育创新实践的深度、广度和力度。

我们致力于培养促进学生绿色成长的绿色教师,是在“绿润生命,盛及未来”办学理念引领下师德高尚、爱满天下、充满正能量的阳光型教师,是不断研究、实践、充实、提升、超越自我的学习型教师;是具有“平等尊重,宽容欣赏;自强自信,积极乐观;团队协作,实践创新;彰显个性,多维发展”等鲜明特征的品质型教师。

二、培养绿色教师,展开校本路径

(一)走向“课研培一体化”

“课”指课堂、课程,“研”指教研、科研,“培”指培训、自修,“一体化”是根据课堂、课程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开展教科研活动,根据教科研探索的方向开展组内互助互训和自我培训进修,根据研修反思与成果开展课堂教学和课程开发的实践。“课研培”的基地是教研组、备课组和学科工作室,主体是教师,主阵地是课堂,对象是教学中面临的具体问题,方式是行动研究。“课研培一体化”注重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全程积累、全课型覆盖,着力于做实校本研训,让全体教师动起来。我们以“专家引领、同伴互助、个人研修”为总体思路,通过专题讲座、课例研讨、教师发展论坛、经验交流、示范展示、技能竞赛、外出培训、挂职锻炼、走进名校、送教下乡等形式,增强了教师“课研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构建教师“梯级团队”

“梯级团队”是在分析教师队伍结构的基础上,根据教师理论水平、教学经验、教学能力、年龄差异、教学业绩等差异,以及学习深度、研究能力等,建立教师梯级团队,确定各梯级团队的组织目标、任务,分层次开展各类培训活动,让各层次教师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收获与发展,实现共同进步与成长。

在实践中,我们构建起教师成长的“多元梯级团队”:一是“六梯级教师团队”:在调查教师专业素质基础上,综合教师发展潜质、专业素养、自我发展意识、工作绩效等,把教师分为六个梯队:青年教师——校级教坛新秀——校级骨干教师、名教师——区级骨干教师、名教师——市级骨干教师、名教师——省级骨干教师、教学名师。二是“三梯级教研团队”:根据教师自主研究能力,从团队领导承担的责任,以及团队成员的学习深度、研究能力、校本研究组织水平四个维度,构建研究型教师团队、适应型教师团队、应付型教师团队。三是“三梯级组长类型”:根据教研组、备课组活动开展和组长作用发挥情况,将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划分为迷茫依赖型、沟通调适型、自主创生型三种类型,发挥优秀组长的“搅动”作用,激发群体的危机意识和工作活力。

建设梯级教师团队,我们采取了如下策略:一是团队考核。通过团队考核激发教师的集体荣誉感,让个体行为受到团队约束,促进个体和团队共同发展。我们建立完善了体现团队建设和梯级发展的教师专业发展考核办法,建立能进能出的动态梯级团队,形成教师层次升级制度,刺激教师持续发展的动力。二是梯队建设。通过“理论学习富脑、职业规划领航、发展愿景引导、梯级团队推进、全员行动促长、课研修一体化定格”等途径,让第一、二梯队的教师“明特色和责任,强理论素养和专业引领,打造特色展示课”,成为品牌教师;让第三、四梯队教师“明目标和差距,强学科素养和研究能力,打造专题研究课”,成为骨干教师;让第五、六梯队“明自我和理念,强好学精神和教学基本功,打造学习汇报课”,成为合格教师。最终形成“271”队伍结构,即20%的精英层、70%的大众层、10%的跟进层。着力打造精英教师群体,引动全体教师进步和发展。

(三)推进“两室两工程”

一是建设“学科名师工作室”。发挥名优教师在课堂教学、课改实验、教育科研、师资培养等方面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促进优秀教育教学人才成长,重点做好课题研究、教师培养、示范辐射、网站建设等工作。聘请工作室顾问、学科领衔人,建立工作室网站和博客。定期召开学科领衔人培训会,交流心得,了解困惑,解决问题,习得方法,调整策略。定期考核工作室,推广展示经验,带动后进工作室,促进工作室均衡发展。

二是建设“绿青椒工作室”。选拔优秀青年教师为“室主”(召集人),落实人员、场地、时间,创新活动内容、形式,在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技能的同时,培养健康的情趣和爱好。建立“绿青椒工作室”博客,让青年教师在网上“安家”,拓宽活动时空。提供青年教师交流思想、讨论人生、分享快乐,进行业务研讨、开展团队拓展训练,组织亲近自然、关爱社会、野外休闲等活动,开展心理咨询服务和亲子教育培训,让教师把工作、学习、生活有机结合起来,缓解工作压力,增进相互了解,增强团队凝聚力,激发工作内驱力。

三是实施“名师工程”。把“高尚的人格,渊博的知识、创新的精神、突出的才干”作为名教师的素质要求,通过优化情感环境、营造优良的教学环境,积极吸收、招聘和培育名师,建设一支数量足够、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名优教师队伍,确保我校有3至5名教师成为在全省乃至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名、优、特教师,培养占教师总数一半的中青年骨干教师,使学校成为名师“荟萃的摇篮”和“成长的基地”。

四是实施“蓝青工程”。针对青年教师、新教师实际,有针对性地确定结对教师,充分发挥指导教师在专业素质、敬业精神、团队意识等方面的引领作用。加强新入校大学生发展专业技能的指导、督查,实施“抢”(抢先机,及早结对,订计划)、“逼”(逼上马,跟踪听课、评课,不放松)、“围”(造氛围,全组关心,切实帮助)工作策略,奏响青年教师成长“六部曲”:制定“一个规划”(职业发展规划);依托“两个载体”(一坊一工程);明确“两个要求”(一是外出培训“四个一”要求,送出参加省级以上培训学习的老师回校后撰写一篇学习心得、在教研组做一次专题交流、交一张带有培训主题的照片、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生一点变化;二是校内教研活动“三个一”要求,即至少发现一个亮点,指出一点不足,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拓宽“三条渠道”(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主研修);开展“三个活动”(“说教材说课标’”活动、“教改大课堂”展评活动、“教学案例分析”评选活动);完成“十项任务”(每天写一则教学反思,每周至少听一节随堂课,每月写一则教学案例分析,每期至少上一节公开研讨课,每期写一篇经验文章,每期读一本教育专著,每期命一套高质量的试题,每期组织一次别开生面的学生活动,每期承担一门选修课程教学,每年参加一个课题研究),让青年教师在多元培养路径中实现快速优化成长。

促进教师绿色成长,是达成绿色教育愿景的战略性举措。“课研培一体化”、“两室两工程”、“梯级团队建设”三管齐下培养绿色教师,带来的最大效应是:教师队伍发展金字塔结构的“塔基”得以夯实、“塔身”得以强壮、“塔尖”得以建树。

(作者单位:自贡蜀光绿盛实验学校,四川,自贡 64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