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以美术欣赏提高美育实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 美术教学;美育;美术欣
赏;审美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33.95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
20―0068―01
美术以视觉形象承载和表达人的思想观念、情感态度和审美趣味,丰富人类的精神和物质世界。美术课程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的精神正直,情感和信念端正。”但长期以来,美术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技能”轻 “美育”的现象。很多教师单纯地将美术课看成是绘画课,一味地要求学生进行纯技术性的技法训练,这削弱了美术课程的美育功能。 美术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绘画、制作等基本技能,而且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它对于陶冶学生情操,启迪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美术教材中的美术作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古今中外,无所不包,而这些作品的美也是多种多样。引导学生欣赏这些作品,有助于从不同角度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美术教师应当深入挖掘教材资源,把握作品所蕴涵的思想情感,向学生进行美的教育。美术欣赏教学具有直观性、形象性和感染性的特点,在指导学生欣赏美术作品时,教师要对作品形象进行深入的分析,使学生产生共鸣,切忌空洞说教或运用图解的方法分析形象。如,在欣赏《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人民和总理》《收租院》《最后的晚餐》等美术作品时,我充分为学生揭示作品人物的内心世界及其之所以感人的原因,使学生在思想情感上受到感染,产生或激昂悲壮或欢快愉悦的情绪,进而形成美丑、善恶、是非的审美观念。
并不是所有的艺术作品形式都符合对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要求,教师必须有目的、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绘画形式和技法,并且根据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如,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工笔、白描等绘画形式,其法度严谨,工整清秀,注重客体对象的描绘及程式技法的运用等。这些特点符合中学生的思维方式,不但易于学习把握,而且能与西方绘画中的素描、色彩等知识与技能相互衔接。对此,宜以技法训练为主,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表达能力,而且对于培养中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也大有裨益。而对于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大写意作品、文人画等,宜以审美欣赏为主,侧重于对学生审美感知能力、审美修为的培养。又如,中国绘画中的线描画,以线来状物写形,既有摹写客体的功能,又有自由发挥的抽象潜能。由于线描形式的单纯性和抽象性,加之书法与绘画的相互渗透,形成了中国线描画这一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线描画与西洋绘画中的结构素描及速写等艺术形式有着许多相通之处,教师只需更换一下表达工具,学生就能很好地领会。在美术欣赏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线描作品,能够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凡是美的艺术作品,都蕴涵着美的意境。在美术教学中进行美育主要靠情感的激发与渗透,对于感情浓郁的美术作品,教师尤其要注意引导学生感受其意境,要使学生如身临其境,融入作品所表达的意境之中,以达到怡情冶性的目的。有时,教师也可以对作品适当地进行分析、比较,让学生懂得如何欣赏美术作品,如何体验艺术家的创作感受,以使学生从中受到感染,逐步提高他们的欣赏水平,培养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和审美能力。如,苏州园林和故宫博物院这两处建筑都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代表。在上“中国建筑艺术欣赏”一课时,在学生看图欣赏的基础上,我将这两处建筑进行了比较:苏州园林玲珑奇巧,色彩淡雅别致,布局错落有致,极力追求自然美;故宫博物院雄伟宏大,色彩绚丽浓艳,布局井然有序,处处表现出对称美。两者风格迥异,各尽其美。这样比较分析,能使学生从不同方面去发现美和感受美,把握我国传统建筑的风格特点。教师在分析时,不必太在意作品表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表达了一个什么样的观念,可引导学生就作品的形式、色彩运用及构图等进行分析,使他们获得一种美的熏陶,在获得艺术享受的同时,提高审美能力,逐渐成为一个具有艺术素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