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纺织之光”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成果巡礼(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纺织之光”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成果巡礼(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新形势下纺织工程类专业多元化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项目名称:新形势下纺织工程类专业多元化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完成单位:东华大学

完成人员:郭建生、邱夷平、王府梅、王 璐、章 倩

随着我国纺织行业的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纺织类专业教育也必须与时俱进地进行改革与调整,以培养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具有较高创新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工程人才。同时,由于大纺织行业的不断发展,专业内涵不断丰富,需要各层次和多元化专业人才,而不是千人一面。因此,早在2008年东华大学纺织学院就针对纺织行业面临的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大众化高等教育等新形势、新挑战,对纺织工程类专业进行分流培养、分层教学等多元化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

为适应现代制造业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物流、产品贸易、批发经营、零售加制造的“6+1”模式理念要求,对纺织类专业的内涵进行改革与充实,对相关专业及柔性专业方向进行调整与建设,实施纺织类专业分流培养,满足专业学生对不同专业方向的兴趣和个人专业发展的定位。同时,纺织类专业多年来持续根据社会和行业需要调整柔性专业方向,实施按大类招生,进行“厚基础、宽口径”的专业基础教育。

纺织类专业从2008年开始实践分层次培养,切实落实学生的多元化成才途径。先后设立了纺织学术实验班和纺织品设计实验班。纺织学术实验班实践知识、能力、素质俱佳的“准研究生”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基础、因材施教、分层次培养,营造“视野宽阔,自主发展”的培育环境。突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纺织品设计实验班实施“艺术”与“工程”结合、产品与市场结合的纺织品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选拔新生中有一定艺术基础的学生,在学习工程基础上,加强艺术方面的学习,培养学生具备全面艺术素质,具有图案设计、纺织品造型的设计能力,获得纺织品设计原创能力。

通过成功申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 ―― 功能材料专业,更大程度地与交叉学科融合,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具备坚实的医用纤维材料、纺织工程技术、生物医学基础等多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具有材料、工程与医疗保健相结合的科学研究能力,能在生物功能材料、医疗纺织品、卫生保健用纺织品等领域从事研究、开发、生产、教学、管理及贸易等方面工作的具有与多学科(多领域)对话能力的全新的复合型本科人才。

为了使纺织专业学生能多了解国外(境外)纺织学科发展,开拓眼界,学习不同纺织院校的特色知识,东华大学纺织学院积极拓展与境外相关院校的本科校际交流项目,学生在完成 3 年的学习后,可前往交流学校进行为期半年到一年的学习,学习了解境外纺织学科情况,扩大国际视野。

纺织工程类专业实施多元化人才培养实践取得了明显效果。纺织工程类专业学生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以及专业素质不断提升,交叉学科的吸引力使学生学习积极性得到很大提高,职业发展潜能得到了极大的激发。同时,境外校际交流学习增强了学生对国外(境外)纺织学科发展的了解,学到了不同纺织院校的特色知识。

校企合作、知行合一、五位一体培养现代纺织服装产业创新创业人才

项目名称:校企合作、知行合一、五位一体培养现代纺织服装产业创新创业人才

完成单位:东华大学

完成人员:赵晓康、刘长奎、王晓峰、张科静

本项目针对纺织、服装行业创新驱动、转型发展需求,立足管理人才综合培养的规律,依据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探索形成了校企合作、知行合一、“理论教学+案例研究+仿真训练+实战活动+经验分享”五位一体的纺织服装行业管理人才综合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改革教学授课方式,引入国际著名商学院的案例教学方法,实现师生角色互换;建立了多家校企合作的教学培养基地和合作项目,从企业征集“活生生”的管理问题带到学校课堂,并把部分课堂直接搬到企业现场开展“头脑风暴”研讨;依托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和上海市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将企业竞争决策和创业经营加以仿真,实现了学用的有机结合,并带来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1)校企合作对接纺织服装产业需求,定制化产业发展所需课程和项目。成功举办高级工商管理人才(EMBA)“纺织高峰班”,与知名纺织服装企业密切合作,引入定制化目标明确的教育培训项目(如零售管理、时尚营销),以及特设纺织系列讲座,形成了管理教育与行业融合驱动的人才培养过程,提高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有效解决了传统创新型人才培养“不接地气”的缺憾。

同时引入用友集团开发的沙盘模拟实训课程,结合校内管理决策仿真实训课程,通过学生角色扮演、情境模拟、团队合作,避免了学生拿真实企业“练手”一旦失败所可能带来的损失,更增强了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特别是学生带着问题自己去寻找解决方法,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意愿,大大提升了学习的积极性。

(2)建立工商管理专业教育研究生实践基地和教学基地,引入国际知名商学院的案例教学和研究方法,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思考,在应用中理解、巩固、反思、创新。头脑风暴、小组激辩、网上探究、书本精读,多元化构筑了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体系,更有助于创新思维的迸发。

全案例教学方式的引入,将理论知识隐藏在案例里,由教师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己抽丝剥茧加以提炼,训练其分析问题的思路,实现了师生角色互换,达成了布鲁姆教育目标由“知道”向“领会”乃至“分析”的迈进。

(3)创新模块化教学模式,实现知识体系的平台化融合,促进创新创业人才的成长。基于真实项目的模块化教学培养方式,解决了工商管理“分科式”教育与管理实践“综合化”需求不匹配问题,部分完成了“应用”、“综合”以及“评价”等更高层次的教育目的。

平台化融合打破了原本专业间固有的藩篱,解决了跨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难题。以真实项目为基础的模块化教学模式,将已有的工商管理专业知识,以解决问题的需要为导向,综合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若干门课程的内容,由若干学习项目组成,针对企业在战略、市场、财务、运营等领域的真实而具体的问题来展开教学。学生在分析、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学习,于应用中理解、掌握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提升综合分析、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4)多元化构筑学生知识来源体系和能力培养途径。现代工商管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除了课堂知识的传授外,经验分享也是一个重要途径,尤其是当前分享主义盛行的时代,知识、经验的获取早已突破了学校的“篱笆”,个人分享的强烈欲望已经战胜了人类本能的自我保护意识。

通过邀请商界成功人士、学界精英和杰出校友现身说法,定期开展工商管理知识、方法、技巧等方面的经验分享会 ―― 系列讲座、文化节活动和专题沙龙,分享成功经验、研究成果或是学习感悟,极大地解决了管理经验和技巧缺少传播载体的问题。

项目实施以来,工商管理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取得丰硕成果,连续 3 年为东华大学蝉联上海市创业项目数量第一名做出突出贡献。该项成果除广泛应用于校内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外,定制化的课程还受到业界的普遍欢迎。不但参与教师的教学内容得到显著更新,课程受学生欢迎程度也普遍提高。

纺织类研究生“333”培养模式创新实践

项目名称:纺织类研究生“333”培养模式创新实践

完成单位:江南大学

完成人员:魏取福、王鸿博、王潮霞、黄锋林、蔡以兵

目前,纺织产品由服装用向装饰用和产业用发展,要求纺织技术与材料工程结合;纺织生产由机械化向自动化和智能化发展,要求纺织技术与控制技术结合;纺织贸易由国内向全球化发展,要求纺织技术与国际贸易结合。显然,纺织工程研究生培养受传统教育模式影响已无法应对行业的发展需求。

针对纺织行业创新能力薄弱,研发能力不足以及国际合作经历缺乏等三大问题,该项目通过建设“学科协同创新、校企合作和国际联合培养”三大实践平台,构建“交叉学科理论、企业教学实践和国际化课程”三大课程体系,参与“产学研合作重大科技项目、企业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和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三大课题的“333研究生培养模式”,打造“加强交叉,注重实践,力求创新、面向全球、服务行业”的高层次纺织人才。

(1)以行业共性技术为创新导向推动研究生创新实践。项目以“研有所学,研为产用”为研究生实践创新的教育理念,推动研究生在“教学-研究-产业化”三位一体培养过程中的创新实践。同时打造与材料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生物技术、化学工程、国际贸易等学科交叉创新实践平台。

依托国家级特色专业纺织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和生态纺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经编技术教育部工程中心、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浆料检测中心等高水平科研平台,承担国家和省重大科研项目,推动产学研联合攻关突破行业共性关键技术及研究生创新实践。并以江苏省成果转化项目和产学研联合创新基金项目为依托,将产学研合作成果进行产业化,提升了研究生创新实践的水平和能力。仅2012年就获得纺织类产学研合作创新基金项目10项,立项占全省同类项目70%,凸显产学研合作的成果。

(2)以研究生工作站为基础构建产学研研究生实践创新平台。项目以“研学融合、产学合作、做学结合”为指导思想,依托已建立的31家江苏省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建立研究生专业教学、学术研究和企业实践相结合的产学研研究生实践创新平台,形成了极具特色的研究生实践教学课程群,实践基地群以及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合作项目,共同打造纺织创新型企业。

依托研究生实践创新平台,建立了江南大学 ― 江苏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纺织工业产品检测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等企业型实验室,并通过聘请行业专家担任校外研究生指导教师,形成校内 ― 校外互动培养的“校内外333人才双师培养制”,造就了一批具有鲜明工程实践背景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项目积极推进大学科技园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推动研究生研究成果在企业的应用及研究生自主创业技能的培养,闫彦红等同学在国内外1 000多所大学参与的“赢在常熟 ―― 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获得一等奖;殷允杰同学获得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银奖和第六届江苏省“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特等奖。

(3)以联合培养为契机构建产学研合作国际化人才培养高地。为引领和支撑纺织科技和产业的可持续创新,培养研究生的国际化视野,项目结合国际化留学渠道的多样性和培养模式的差异性教育方案,构建了产学研国家化合作平台。研究生留学攻读学位、联合培养、短期交换和项目合作等多层次培养模式,同时加强产学研国际合作基地的建设,培养出了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如成立了中德经编研发中心等国际产学研基地,利用承担的教育部外国专家“学校特色项目”,聘请在纺织专业领域具有国际公认的较高造诣的外籍知名专家、学者、海外高端人才和学术团队来学校任教、合作科研和联合指导研究生。该项目实施过程中,积极探索和完善研究生国际化人才培养新模式,共申报获得了研究生国际化人才培养项目 2 项。

该项目思路新颖,实施成效显著,构建培养模式对同类高校具有示范性和借鉴性,为现代纺织行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新途径。江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经过应用实践,研究生创新课程体系初步形成,国际化培养模式不断拓展,研究生在自主创新、开发和创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纺纱工程》课程体系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项目名称:《纺纱工程》课程体系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完成单位:江南大学

完成人员:谢春萍、徐伯俊、刘新金、苏旭中、张 洪

《纺纱工程》课程是纺织工程专业的基础性专业课程。我国纺织工业的全球化需要大量的现代工程师,而实践动手与工程技术的综合素质一直是用人单位反映的弱项。因此该项目立足于《纺纱工程》专业课程的改革,本着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弥补目前本科教学中的实践难点与不足,强化学生工程适应能力,从而达到真正造就深受用人单位欢迎的工程技术人才的目的。

首先,该项目构建了全新的《纺纱工程》课程体系以及优化改革的教学过程。将学生理论知识的积累深化到教学每个环节中去,宽口径教育将学生知识链条拓展到纺织工艺最终生产产品中,解决了纺织工程专业人才普遍不“专”的问题。

同时,实施《纺纱工程》专业学生工程素质培养实践教学,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动手能力。构建纺纱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境,融合现有校内外优质实践教学平台,解决专业实践教学严重弱化的问题。

其次,注重知识的实时更新与网络共享课程教学的结合。该项目成功构建国家精品课程 ――《纺纱原理》,该课程同属国家精品课程共享课程平台,实现了网络视频教学,让学生在课余能够随时随地开展专业知识的补充。

更进一步地,该项目改革了以往学生教学仅限于课堂传授的方式,创新性地指导学生展开企业实践计划,以国内一线纺织企业为基地,开展“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配备一线企业技术骨干作为企业指导老师,坚持学生独立动手的原则,有问题现场解决。

该项目通过革新教学模式,强化了学生的基础理论教学;通过构建纺织工程本科实践教学虚拟工厂,提高了学生的工程适应性;通过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因材施教,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加强实践环节,培养了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该项目成果还实现了教学资源、教学实践、教学方法与教学评价等 4 个方面的创新和突破。

(1)教学资源形式多样,类型丰富创新性突出。以国家精品课程共享课程 ――《纺纱原理》、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 ――《纺纱工程》、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 ――《新型纺纱》为依托,教材内容凝练有内涵,涉及课程中的引导性资源、过程性资源和巩固性资源,形成了多层次、多类别的立体化结构。

(2)构建了纺织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新模式。以现代教育方法和手段为支柱,在构建纺织工程专业实践实验工厂的基础上,形成了校内实习基地与校外实践生产基地相结合,实习顺次递进的实践教学模式。建立了专业教学库平台对课程教学资源实施动态的管理和更新,教师实施课程教学的过程也就是对教学资源库进行更新和完善的过程;同时拓展资源突出强化实践效果。

(3)网络资源与企业生产案例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网络资源内容部分来源于企业的实际应用,既有供教师教学使用的资源,也有供学生课后学习的资源;基础资源建设面向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同时体现学生的认知过程。

(4)课程评价体系多元化。注重学生学习过程评价,包括作业、实验、讨论、设计产品质量、专题小论文等,将考核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的传统考试变为既考核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又考核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重视实验课和实习课,加强实践环节,注重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组装试验,培养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

该项目根据学生特点,围绕纺织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实施“典型案例教学,多层次实践为重点,多元化评价与考核方法为支撑”的系统性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在江南大学纺织工程专业推广使用后,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素质以及动手实践能力;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普遍得到提高,毕业学生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