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新课标下高中化学 教学的关键在于转变学习方式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新课标下高中化学 教学的关键在于转变学习方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关键之一是学习方式的转变。本文根据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高中化学教学的实际,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综合运用的探讨,总结了在新课程化学教学中转变学习方式的意义和做法。

【关键词】新课程化学;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2)01-0006-2

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指出,化学教学要“尊重和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掌握最基本的化学知识和技能”,要“把握不同课程模块的特点,合理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根据这些基本要求和教育理念,我们在新课程高中化学的教学实践中,积极转变观念,将老师的角色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并且根据新课程的要求,改变过去过分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环境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在实际工作中有意识地综合运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等学习方式来引导和组织新课程高中化学的教学工作。

一、营造“自主学习”的学习习惯

自主学习就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任务的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的过程。它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参与性和合作性,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目标,通过诱导学生主动参与,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启发学生发现规律,达到开发学生创新潜能的目的。其特点是学生根据现有知识探根溯源,由表及里;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涉猎最新的前沿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同学们不仅获得了知识,巩固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获得这些新知识的学习能力。

为了更好地实现自主学习的目标,我们主要在以下方面作出了一些努力:从观念上理清“教”与“学”的关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确立为“学”而“教”的指导思想,即以“学”为中心、以“教”为主导。在课堂上争取把尽可能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自觉性。当然以“学”为中心,并不是排斥“教”,也不是不要教师的系统讲授,其核心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恰恰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和培养。

建立新型的教学模式。一般的常规教学模式都是老师先教、学生跟着学,然后再训练、练习、复习巩固,而自主学习却要求一种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的教学模式。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我会经常采取这样一种教学方式,即在教学的基本顺序上,一般根据教学内容首先提出学习的指导意见,然后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寻找新知识和旧有知识的联系点,最后由教师根据同学们反馈的信息进行总结、归纳。这种教学模式的最大优势在于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自己发现规律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并能够加深对相关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精心备课,创设情景,适时展开。新课程的一项重要理念就是注重过程学习,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以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中既备教材又备学生;既备教师如何教,又备学生如何学;既考虑教材、“课标”要求,又考虑学生的知识现状和能力水平,并精心设计调动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的方法。其中创建适当的教学情境,激活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进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实验研究、解决问题,是达成教学目标的关键所在。

二、通过“合作学习”学会沟通与分享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相互性学习。由于化学学科既有理论分析又有实验研究的特点,许多问题的解决很难仅由单个的学生来完成,这就决定了在化学学习的过程中开展小组合作是必不可少的,合作学习也就以此作为基础而展开。合作学习与传统的学习方式不同,学生的学习任务由传统的个体学习转向个体与合作相结合,学生之间由过去的竞争关系转向合作与竞争相结合的关系,而相应的评价也由过去主要针对个人转向针对小组为主。

一般来说,较简单的学习内容,只需要个人独立学习或开展全班教学,而较复杂、综合的学习内容,则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例如,在进行测定(绘制)中和滴定曲线的实验时,由于实验所需数据较多,且PH计达到稳定显示的时间较长,如果单靠每个同学个人的实验是很难完成的,我就将同学们分成十几个小组,(各个小组均使用相同浓度的试剂),由他们自己推选小组长,负责组织协调工作。各个小组首先进行了理论研究,设计出本组成员各自承担的测点任务,然后独立完成实验,最后将测出的实验数据合并,绘制出完整的滴定曲线。很快,实验完毕,对照标准曲线,有些小组的结果比较完美,但有些小组却差距巨大。什么原因?我及时的组织小组间的交流活动,让同学们自己来分析实验方案的得失,经过比较和辩论,终于找到了主要的几个问题:同组内的标准液的取用量不一致;PH计显示数据未稳定就读数;测点分布不合理等等。通过组内、组间的沟通和交流,同学们对pH曲线的测定原理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同时增强了同学之间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

三、利用“研究性学习”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研究性学习,就是学生在老师指导下,主动地发现问题,以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对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解决问题和获取知识的过程和活动。化学科学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新课程高中化学教材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提供了十分丰富的研究性学习素材。通过适时开展研究性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开阔思路,充分调动学生用科学方法研究化学规律、探究科学真理的积极性。

研究性学习的选题,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与社会、生活联系较多的课题,学生主要利用课外时间进行。二是在课堂内进行的,与教学进度密切相关的课题,主要围绕比较单纯的化学知识展开研究。这两类课题是互为补充的,前者研究环节较多,研究周期较长,一般以一学期或一学年为限。而后者的实施相对容易开展,是日常教学中的经常内容。比如,在学习氯气的漂白性的时候,同学们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将氯水滴入加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最后看到溶液褪色,那么是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氯水的酸性)还是其中次氯酸的强氧化性(漂白性)造成的褪色呢?由此我们就在实验室中展开了研究性学习活动。

案例:氯水使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红色溶液褪色原因的研究性学习

教师:……(将学生分组)要求各组同学通过讨论,提出实验验证的方案。

学生:(思考、讨论、归纳出实验方案)有这样几种设计:A.分别用盐酸、高锰酸钾与红色溶液作用,验证是否褪色;B.向褪色后的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看溶液会不会又变红;C.向褪色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看溶液会不会又变红;D.改用漂白粉或漂白液加入原红色溶液,验证是否褪色。

教师:这些方案都很有创意,哪些方案可行?我们不好贸然作出判断,那么(分别为各组配发所需的药剂)请同学们动手验证自己的设计。

学生:各自实验,观察现象,互相比较。

教师:请各组组长介绍各自设计的原理和实验目的,评价实验结果,做出相应的结论,同时开展组间评价比较各自的优劣得失。……余略

在这个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同学们经历了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方案验证实验结论分析等一整套科学思维的训练,体验了科学研究的艰辛和成功的乐趣,通过比较分析不同的实验设计,开阔了思路,激发了同学们的创新潜能,为今后的化学学习开拓了新的途径。

四、多种学习方式互为补充,不能矫枉过正

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学习方式的转变,绝不意味着用一种方式代替另一种方式,而是强调由单一性转向多样性,由片面性学习转向全面性学习。这种转变不是在各种学习方式之间划上鸿沟,而是各取所长,在新方式和传统方法之间采取互补的策略。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这三种学习方式是传统接受式学习方式的完善和补充,但并不排斥老师讲授式的教学方式,恰恰相反,某些教学内容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就是这种教学方式,例如有关原子结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理论的学习,除了可以通过学生自主查阅一些资料、引入一些模拟动画、图片之外,要使学生深入、深刻地了解和掌握相当抽象的微观原理,老师的讲授和介绍是极其重要的,否则学生仅仅停留于新奇和表象,而很难真正理解。其他实例还有很多,就不一一赘述了。总之,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的个体差异,适时运用各种不同的学习方式,任何以偏概全、片面夸大某一种学习方式的优势的做法,实践证明都是行不通的。

总之,只有充分发挥多种学习方式的综合效应,引导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及各种学习方式的正确组合,真正体现教育的人文关怀、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终身教育的理念,才是我们进行教育改革的初衷和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N].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刘知新.化学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新课标教案(化学必修1)[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4]周卫勇.点击高中新课程[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贺湘善等.化学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高磊:盘锦市盘山县高级中学,中学二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