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职供电专业学生基本职业能力评价体系初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职供电专业学生基本职业能力评价体系初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在职业能力模型构建和测评方案设计的基础上,着重对高职供电专业学生基本职业能力评价的实践应用进行探讨。对供用电技术专业学生分年级、分阶段开展基本职业能力评价,引导学生的职业成长过程,对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实效进行检验,以促进整体提升专业发展水平,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高职;供电专业;基本职业能力;评价体系

作者简介:张成林(1978-),女,湖北黄冈人,长沙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电气系,讲师;王宇(1968-),女,湖南双峰人,长沙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系主任,副教授。(湖南 长沙 410131)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院校重点专业建设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5-0033-02

高职教育是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要教育机构。在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的新一轮职业教育改革如火如荼开展的形势下,学生职业能力评价成为高职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推动因素之一。本文在职业能力模型构建和测评方案设计的基础上,着重对高职供电专业学生基本职业能力评价的实践应用进行探讨。

一、供电专业学生基本职业能力的确定

1.基本职业能力的界定

德国“双元制”学生职业能力由从业能力和关键能力构成。关键能力源于从业能力而又高于从业能力,是从业能力的纵向延伸。本文所谈到的“基本职业能力”即从业能力,是指从业者从事一项职业活动任务所必备的基本能力,是胜任本职工作、赖以生存的核心本领。其主要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强调专业的应用性、针对性,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针对供用电技术专业学生,在高职学生三维职业能力模型(如图1所示)的基础上探讨基本职业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其中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三维模型包括“内容维度”(遵循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成长发展的规律性,有四个职业发展阶段)、“要求维度”(基于实用主义的解决思路,有四个能力等级)和“行动维度”(围绕专业工作所需的基本职业能力和跨专业的关键能力两个方面,即便于测评的能力指标体系)。按照职业工作的层次递进规律,将岗位认知、基础操作、工作任务执行、工作改进和创新作为基本职业能力的4个逐步递进的层次。

(1)岗位认知:了解本职业工作环境、基本工作职责,理解和掌握本专业工作所需的表面性、概念性的知识。

(2)基础操作:具备一般专业工具的知识和使用技能,但不清楚这些基础知识、技能与要从事工作的关系及在其中的作用,即这些基础操作技能是独立性、功能性的。

(3)工作任务执行:具备本职业工作任务的执行能力,可以胜任一般性的工作,即具备使学生能在本职业岗位上“立足”的基本职业能力。

(4)工作改进与创新:在熟练掌握本职业工作所需技能的基础上,具备对工艺过程、技术细节、设备等进行一定改进和创新的能力,使劳动者具备较强的职业竞争力,能成为本职业中的业务骨干或专家。

2.供电专业学生基本职业能力分析

长沙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高职供用电技术专业学生基本职业能力分析见表1所示。

二、基本职业能力的评价方法与原则

1.基本职业能力的评价方法

职业能力评价是通过一种或多种途径取得职业活动绩效的证据,并将这些证据对照特定职业能力标准,从而判断职业能力水准的过程。笔者采用的评价模式主要有三种。

(1)行为样本的评价模式。选取最能体现或代表所需职业能力的活动项目,让被评价者完成这些项目,然后根据项目完成的效率与质量对照评价标准,作出职业能力水平的评价。学校的考试、统一的职业证书考核等都属于这种模式,其评价项目数量大,形式规范,便于大规模实施,测量结果也易处理,能全面鉴别多方面的职业能力。

(2)已有绩效的评价模式。获得能力证据的主要方式是查阅工作绩效记录。辅助方式是相关的追踪面谈、口头和书面提问、模拟操作等。充分利用已有的工作能力表现资料,把它们组织成规范化的个人能力表现档案用以职业能力评价,而无须另外设计评价项目,也不用组织被评价者完成理论考试或实践操作任务,可将测验或模拟操作作为补充,大大节约了各种资源。

(3)第三方评价。即就业(用人)单位、行业协会、学生及其家长、研究机构等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的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将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创业成效等作为衡量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并对毕业生毕业后的发展轨迹进行持续追踪。

2.基本职业能力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

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设必须同时满足认知规律、职业发展规律以及技术标准和社会规范的要求,要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创新性,并坚持实践适应性原则和全面系统性原则。

供电专业学生进行职业能力评价时可采用“笔试+现场操作+毕业设计+第三方评价+平时工作成果展现等相结合”的评价手段,体现高职教育职业性的特点,注重学生具体职业岗位活动的职业能力的评价

三、供电专业学生基本职业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思路

关于高职供电专业学生基本职业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具体思路为:

(1)建立就业(用人)单位、行业、学生及其家长等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的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建立“多元主体”的评价工作机制和基本职业能力评价体系。

(2)建立评价实施小组,设计评价题目。按照基本职业能力评价体系的整体框架,针对大一、大二和大三各年级学生设计供用电技术专业学生的能力评价方案(包括试点班级和未试点班级)。成立评价实施小组,制订详细的工作计划。

(3)分阶段对抽取的各班级开展各自相应的基本职业能力测评。

1)岗位认知阶段,即职业规划能力评价阶段。对供电2011级和2012级学生在大一阶段开展职业规划能力测评,完成第一轮职业能力评价,建立每个学生的基本职业能力档案,在大三阶段修正各自职业规划,对未来岗位工作再次认识和选择。

2)基础操作阶段,即基本技能评价阶段。对供电2011级和2012级学生在大二阶段开展电工证相关方面职业能力测评,完成第二轮基本职业能力评价,同时升级学生的基本职业能力档案。

3)工作任务执行阶段,即专业技能评价阶段。对供电2011级和2012级学生在大三阶段开展配电/营销方面职业岗位能力测评,完成第三轮基本职业能力评价,同时进一步升级学生的基本职业能力档案。

4)工作改进和创新阶段,即综合技能评价阶段。对供电2011级和2012级学生在大三临近毕业时开展学生毕业综合能力测评,包括毕业设计和顶岗实习的过程考核评价,完成第四轮基本职业能力评价,形成学生的基本职业能力档案。

在每一次职业能力评价结束后对测评题目方案进行完善,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反馈修正。

(4)评分、定级和结果分析,进行动态跟踪和对比分析,形成评价总体报告。对学生的基本职业能力档案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学生在大学三年不同阶段的能力水平和动态发展特点,找到影响能力发展的教学、管理、社会实践等方面的关键性因素,研究现行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学生教育管理体系对基本职业能力形成和发展的积极、消极影响,形成基本职业能力评价与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动态优化的互动机制。吸纳行业企业、职教机构参与人才培养与基本职业能力评价,将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指标。建立第三方评价的“多元主体”的评价工作机制和基本职业能力评价体系,最终形成评价总体报告。

四、结论和建议

通过测评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和授课老师,使教学形成良性互动机制,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学效果的改善。而传统的评价方法则很少涉及到信息的及时反馈与促进,不利于同一届学生及时调整学习方案,查漏补缺,也不利于下一届学生的教学培养和提高。现场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参与测评,为评价体系的顺利实施提供充分的技术力量保障。建立高职学生基本职业能力的阶段性、动态性评价,形成学生个体的职业能力档案,对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实效进行检验,使人才培养方案不断得到修正和改进,对创新和完善我国职业教育人才质量评价体系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曾旭华,皮洪琴,李福东.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指标体系构建综合评价方法探讨[J].职业技术教育,2012,(17):9-13.

[2]国家教委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职业技术教育原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3]杨琼.高职学生职业能力评价体系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