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空间批评视野中的美声教育反思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空间批评视野中的美声教育反思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空间批评理论是21世纪西方最前沿的批评理论之一。空间批评对后现代文化的解读不同于之前的批评理论,它不是对现象进行简单、机械的因果关系推导,而是试图在广泛吸收人类学、历史学、哲学、人文地理学等学科精粹的同时,融合女性理论、殖民主义、身份认同等诸多后现论,以实现对后现代文化的多维度解读。所以,有学者评论说:“如果说在传统批评中,空间只是一种自然场景,或者故事展开的叙述背景,那么在空间批评中,空间将强调作品中的地理景观自身的文化涵义,并通过意义表达系统来呈现文本中的意识形态、身份关系、伦理道德等多层次的关系。”其中,“文化身份”是在空间批评语境中被关注的关键性问题。文化身份是什么?斯图亚特・霍尔在《文化身份与族裔散居》中的界定,就是“一种共有的文化,它反映了共同的历史经验和共有的文化符码,为我们提供了变幻的历史经验之下稳定不变和具有连续性的意义框架”。而乔治・拉伦认为:“文化身份总是在可能的实践、关系及现有的符号和观念中被塑造和重新塑造着。文化身份即是‘变成’,也是‘是’,既属于未来也属于过去。”尽管学界如何理解文化身份还有分歧,但在当前的研究中,大多数学者都倾向于文化身份是某种正被制造的东西,总是处在形成过程之中。应该说,空间批评对文化身份的关注,使得人们能够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审视那些曾经受过西方殖民统治的地区的现代文化本质。从这个理论视角,看待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美声与民族声乐文化,常常会得出许多让人深思的结论。譬如,关于中国现代美声教育,怎么评价其意义与价值?中国美声教育应当如何存在?是继续凸显对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还是中国音乐家在学习西方文化的基础上,借鉴美声的某些优长,改进或改造中国声乐,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声乐教育及其文化?我相信,这个问题对于网内和圈外的人而言,答案是不一样的,甚至其分歧还会很大,因为这不仅涉及到观念,而且还会涉及到具体的内容与方法。这些分歧,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问题,为了便于讨论,我仅将讨论局限在中国美声教育之上。倘有不妥之处,敬请方家批评。

一、中国美声教育的文化身份

中国美声教育的文化身份至今存疑。它是美声文化在中国的传播,是外来文化?还是中国人依据中国音乐美学原则与现代科学方法对美声的中国化研究?如果中国美声教育是美声的中国研究,那么民族声乐是否就是美声的中国化研究成果?如果是,所谓的民族声乐就不能称为“民族声乐”,因为它跟中国各个民族之间的声乐文化并无直接关系,充其量只是中国现代声乐的模式之一,就如流行音乐一样!如果它不是民族声乐,那么用美声理论来改造中国的所谓的民族声乐,究竟是中国声乐的创造之举,还是对真正的民族声乐的戕害与屏蔽?

其实,上述这些问题从美声引进中国后就长期存在,只是由于历史原因,这些争论一直没有浮出水面。直到20世纪50年代,随着新成立的共和国文艺政策的变化,以及国家意识形态化的加强,原本民间的争论,突然被裹挟进入了政治意识形态话语之中,对美声及其民族声乐的文化身份的认知,就演变成中国现代声乐发展历史上最著名的“土洋之争”的讨论。这种争论,今天看来仍有必要,倘若抛开政治伦理之狭隘偏见与立场,其合理性与积极意义更是不言自明的。这种争论之实质,倘若按照空间批评的理论来考察,就是中国现代美声教育中的文化身份问题。中国现代音乐文化,就是西方音乐文化进入中国并逐渐壮大,进而结合中国文化,二者相互融合发展的过程。美声教育及其中国现代声乐文化也是如此,是外来文化以及中国本土文化碰撞、交融并推陈出新的结果,这既是中国现代声乐发展的过程使然,也是中国现代声乐发展的历史特征。这表明了中国现代民族声乐文化身份对于确认自己身份和自己历史存在的重要性。在这个历史时空中,民族性、地域性以及其他文化因素的固有形态都将被提取出来,并作为彰显中国民族声乐文化身份独特、唯一性的标志符号。

毋庸置疑,声乐教育作为一种文化存在,其教育的本质是声乐的知识与技术,笼统而言就是声乐艺术。所以,在我同的高等师范音乐教育领域,声乐教育的本质一直被视为是声乐的技巧性与艺术性相统一。它一直以来是声乐教育的本质与主要任务。但是,随着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新型师范音乐教育的兴起和壮大,到了21世纪人们日益感到:传统戏曲以及随着新文化运动建立起来的新型声乐教育的边界和主要任务正在被销蚀。特别是随着当代消费时代临近,流行音乐文化的勃兴,所谓美声、民族、流行唱法的指称,业余与专业的演唱状态日渐变得难以辨认和区分了。尤其是“原生态唱法”的出现及其价值被重新发现,原有的民族声乐的概念边界消失了,令声乐教育工作者感到了危机,于是就有人提出了新时代需要新的民族声乐流派的观点,抬出“民族美声”或者“美声民族化”的牌子。当今日各地的选秀节目将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全国性声乐赛事的风光抢尽之时,难道不值得声乐工作者深思?无论怎样思考,都不能回避今天中国人的文化身,份与教育背景。对于今天的中国人而言,他们拥有的是经过新文化洗礼之后的新型中国文化教育:既有传统的文化认知,又有西方文化的影响,拥有这样知识背景的中国当代国民,显然不可能单纯生活在西方文化或者传统文化的场域之中,而是在西方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游走;否则,即便是当代中国人可以通过移民遍布世界各地,即便是中国歌唱家有实力占据国际声乐舞台,但是他们在整个世界的文化身份仍然是缺席的。关于这一点,2013年在广州举办的“名家名歌”音乐会期间,戴玉强在接受记者访问时,就曾明确表示:现时应该有中国的歌剧,中国人唱中国的歌剧才更有意义。其实,民间大众所喜欢的中国声乐家,就是那些演唱方法不同于传统也不同于西方的类型,如郭兰英、李双江、殷秀梅等。这些演唱类型之所以流行,正好说明了文化身份在文化传播中的重要性。

二、美声“中国化”的当下走向

美声作为世界主要声乐文化成果之一,自20世纪初传入中国之后,深刻而长远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和生活。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多年,恰好又是中国美声教育及其文化发展的黄金时期,特别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声乐艺术的各种思想流派,更是从理论到实践将美声“中国化”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度。进入21世纪,随着改革开放国策的继续深入,中国经济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和实力之后,中国文化身份与立场很快成为今天各界讨论的重要话题之一。但“敏感”的音乐界早就在学界对此话题展开讨论之前,自发地对这个问题探索了很多年,而这一探索主要集中在流行音乐领域。流行音乐相比美声与民族声乐,之所以得到前所未有的传播与发展,可以归结的原因很多,但是有一点不可否认的是,流行音乐传播过程中对接受者文化身份的改造和确认,是目前其他声乐文化无法比拟的。流行音乐的这些现象,使得通过“空间批评”视角检讨中国当代美声教育得失具有现实的积极意义和极具针对性的启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