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不要“热”中风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众所周知,天气太热容易中暑。而容易中风则鲜为人知,这一点应引起老年朋友的重视。据有关资料表明,气温达到32~40摄氏度时,患有高血压的中老年人。每100人中就有5人发生中风。
中暑和中风的症状完全不同。虽然两者都会出现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但是中风苏醒以后,往往有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等症状。中暑醒后很快恢复常态。与发病前一样。
炎炎夏日,是什么原因引起中风呢?
高温下活动
典型病例:68岁的王先生,曾在冬季里两次中风。一到夏天,他就变得无忧无虑。7月下旬,老王顶着烈日,参加一个义诊热得大汗淋漓。医生扶着他坐了一会儿,老王的脸色越来越难看,几分钟后就晕倒过去,送到医院一检查,并非中暑,而是急性中风。
专家提醒:一年中,有两个中风高峰期:一是气温在0摄氏度以下的严冬,二是气温在30摄氏度以上的盛夏,而且夏天中风容易与中暑相混淆。一般说来,中暑的前提需要有温热环境,患者首先表现出来的症状是面红耳赤,这种症状会持续一段时间,并且伴有头晕。而中风除了头晕外,还伴有神经功能损害,表现为左半身无力,也没有中暑面红耳赤的症状,往往是突发不适。
夏季,中老年人应尽量减少户外活动时间,一般不超过30分钟,以不出汗为宜。
吹空调诱发中风
典型病倒:在户外锻炼40分钟的老刘,满头大汗地回到自家空调房中纳凉。五六分钟后,就晕倒在座椅上。
专家提醒:夏天,人们为了追求凉爽效果,把空调调至很低的温度,致使室内外温差过大,房间内氧气含量不足,这样就非常容易导致大脑缺氧。当人从炎热的室外走到温度较低的室内后,血管遇冷收缩导致血压上升,此时易引起中风。
夏天时,年事较高者,应尽量减少使用空调,即便使用,温度也应控制在28摄氏度以上。
饮水少引起缺血性中风
典型病倒:66岁的刘老太,坐在家里,什么事情也没干,仍汗流浃背。晚8时,她突发中风,医生检查血液黏稠度过高。
专家提醒:夏天温度高,气温每升高1摄氏度,人每公斤体重就会隐性失水0.1毫升,同时,还会显性失水――排汗,血液变得黏稠不畅,容易导致血压升高,血流缓慢形成微小血栓,进而堵塞脑血管,引起缺血性中风。
夏季,特别是中风患者,除了按医嘱使用降压、抗凝药物外,还要适当饮水以稀释血液,具体是早、中、晚各喝一杯凉开水,即便不渴,也尽量喝下去。
为防夏季中风,给出六条建议:
1 多喝开水,增加血容量,稀释血液,减低黏度;
2 合理搭配膳食,荤素都吃,保证摄入全面充足的营养物质。含胆固醇多的脑、肝、蛋、奶油、鱼卵、猪骨等食品适量常吃,有利于提高血胆固醇浓度,增加动脉紧张度,使血压上升;
3 低血压者,如伴有贫血症的人,宜适当多吃富含蛋白质、铁、铜、叶酸、维生素B12、维生素c等的食物,如猪肝、蛋黄、瘦肉、牛奶、鱼虾、贝类、大豆、豆腐、红糖。像莲子、桂圆、大枣、桑椹等果品可常食用。纠正贫血,有利于增加心排血量,改善大脑的供血量,提高血压和消除血压偏低引起的症状;
4 防止久站,从躺位、蹲位和坐位转为站立位的过程中动作要缓慢,以免造成脑突然供血不足;
5 加强运动锻炼,增强朋肉强度;
6 保持情绪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