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森林病虫害防治有效途径的思考与探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森林病虫害防治有效途径的思考与探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为有效防治森林病虫害,减少森林大面积病虫害带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损失,我们就要通过加强政府部门间的配合度和促进病虫害监测预报系统的建立健全来加大生物防治力度,做好生物入侵防治工作,思考并探索森林病虫害防治有效途径,促进我国林业的稳健发展。

关键词:森林病虫害;原因;防治途径

森林具有保持水土、净化空气、防风固沙和保持生态平衡等的功能。但是,由于快速度和大面积病虫害的影响,以森林为中心的整个相关生态系统都将受到威胁,救险抢灾和灾后重建工作也都将损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为减少病虫害对我国森林的危害,我们就要探析森林病虫害产生的原因和相应的预防措施,以达到对症下药、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效防止森林病虫害。

1 森林病虫害产生的主要原因分析

1.1 森林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由于砍伐森林所处的罚款不足以制约人们的乱砍滥伐,加之以木材为生活来源的林区人民的砍伐和单一人工林的种植,导致我国林区种类减少、林区质量下降和林区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这就造成相克植物和天敌动物物种的减少甚至消亡,进而造成森林病虫害泛滥成灾的窘状。

1.2 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有待加强

森林病虫害的爆发具有突发性和大面积性,加之我国森林病虫害的前期防治工作力度不足,这就导致森林病虫害爆发后只能采取大量的人工和飞机来喷洒农药控制并减少灾情。但是,短时间内大量人力、财力和物力资源的聚集难度很大,这就显现出我国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力度不足的窘状。

1.3 病虫害治理中过分依赖化学手段

我国在对森林病虫害的治理过程中主要依赖于化学手段,以达到快速灭虫的目的。但是,化学农药的喷洒会造成土壤板结、森林植被破坏和其它物种灭绝的弊端,加之森林病虫抗药性的增长,利用化学手段灭虫只可取得一时效果,治标不治本。此外,森林病虫害的爆发常常由一些新型虫害造成,由于应急方案的缺乏,造成虫害治理效率低下、化学手段负影响大的窘状。

1.4 生物入侵问题越来越严重

生物入侵也是造成我国森林病虫害的一大原因。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各国贸易往来的增加,植物入侵和动物入侵都成为困扰人们的难题。由于松材线虫和松针褐斑病等动植物的入侵,森林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病虫害泛滥成灾。同时,由于我国对生物入侵的防治条例还仅限于人类的健康和病虫害的检疫方面,缺乏明确严谨的法律条文规定,加剧了国际贸易往来中生物入侵的状况。

2 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的对策与建议

2.1 加强政府各部门之间的配合,强化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

人们的乱砍滥伐造成我国林地多样性减少、林地质量下降、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进而引发森林病虫害的窘状。为避免这一现象,我们就要加强政府各部门之间的配合,强化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首先,政府要加大乱砍滥伐的惩治力度,规范人们的砍伐行为。其次,政府要贯彻“谁开发、谁管理”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策略,防治森林病虫害。

2.2 建立健全森林病虫害监测预报系统

为提高森林病虫害治理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及时性,我们就要加强森林病虫害监测预报系统的建立。首先,我们要培养一批高技术含量的检测人员;其次,我们要确立合理的检测范围甚至是精确的监测点;再次,我们要及时记录检测到的病虫害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特征,以快速找出预防措施;最后,我们要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预警中心的建设,提高森林病虫害的应对速度,找到罕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2.3 致力于森林生态平衡,加大生物防治的力度

由于森林病虫害防治的化学手段治标不治本且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为保障我国森林生态的平衡,我们就要加大生物防治的力度。首先,我们要引进一些有益生物,用这些有益的生物来克制有害生物;其次,我们也可以补充一些对病虫害有抵抗力的植物类型。利用生物防治森林病虫害,致力森林生态平衡,达到治标又治本的良效。

2.4 采取综合性的措施,做好生物入侵防治工作

所谓的生物入侵一般是由私人带入不明情况的动植物引起的,一旦发生病虫害,由于新种类和新特点其防止难度将会非常大,例如美国白娥。为防止这一现象,我们首先就要加强海关和临检部门的监测工作,其次就要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3 总结

本文通过对引发森林病虫害原因的分析,探究森林病虫害相应的防治策略,以促进我国林地的健康发展。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过程中,我们还要加强对森林病虫害防治途径的有效探讨,以促进我国林地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兰霞.浅谈森林病虫害的特点和预防措施[J].经营管理者,2013(12)

2 程淑惠.试论森林病虫害的防治要点与有效途径[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18)

3 苏萍萍.浅谈森林病虫害的特点和预防措施[J].北京农业,201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