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国应办一个什么样的奥运会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国应办一个什么样的奥运会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今天,当一提起申办奥运会,所有的城市都会感到兴奋。但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举办奥运的城市却没有几个能走出赔钱的怪圈。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那届奥运会出现了10多亿美元的巨额亏空,15天的奥运会使蒙特利尔负债长达20年。蒙特利尔这届运动会最初预算和实际投入相差太大,几乎十倍。奥运史上叫做“蒙特利尔陷阱”,它使国际奥林匹克运动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和挑战。直到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美国人尤伯罗斯开创性地将奥运作为一个产业来经营,使得这届奥运会在不依赖政府一分钱拨款的情况下,盈利225亿美元,成为第一届赚钱的奥运会。奥运经济的兴起就离不开尤伯罗斯的天才般创新。正是在尤伯罗斯的策划下,才将奥运会从“蒙特利尔的陷阱”中拯救出来,给逐利者带来了化腐配为神奇的机会。尤伯罗斯无疑是一位天才的企业家,他成功地经营了奥运,也给各主办国政府带来了财运。为什么1984年以后办的奥运会能获得众多国家的青睐,究其原因,举办奥运会能获得很多的资金、人员和物资等方面的收入。但举办奥运会收入巨大的同时,举办奥运会所需要的支出也非常巨大,举办城市少则十多亿美元,多则近百亿美元的花费。奥运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多元化的综合现象,在国际的发展也凸显其重要性及前瞻性。

关于北京奥运,人们目前议论得多的是奥运会如何拉动经济增长,如何提供商机。有的学者还用数学模型计算过对全国GDP增长的贡献率,拉动几千亿的投资云云。这无疑都是对的,也是有根据的。表面上看,奥运经济可能魅力无穷,但是如果运作不慎,奥运经济也可能变得十分棘手。中国历来是很注重面子的国度,对于视举办奥运会为综合国力之证明的国人来说,不惜代价办好奥运是为国家争脸面的事情,“勤俭节约”似乎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即使是铺张浪费也容易博得人们的理解。在奥运光环笼罩下,这就更容易使我们的决策者“头脑发热”、好大喜功”,不顾实际地把规模做大、把形象做优,而忽略了实事求是和讲求效用的原则。就在雅典奥运会开幕的前几天,北京奥运会几个主要场馆“鸟巢”、“水立方”和“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等相继停工,重新论证也就是这个原因。

北京奥运会投资规模可以说是史无前例。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指出,北京奥运的直接投资可能高达2800亿元,而当时预算的直接运营成本为16亿美元。可见,实际投资与预算的差异之大的惊人。“鸟巢”、“水立方”的停工使人感到一丝欣慰,“勤俭办奥运”、“廉洁办奥运”有了一线希望。但毕竟这种欣慰的代价是昂贵的。

在百年奥运历史上,有的主办国负债累累,元气大伤,而有的主办国鲤鱼跳龙门,经济腾飞。虽然,即使再铺张的一个奥运也不可能拖垮一个中国经济,但我们还不富裕,即使富裕了也仍然要由“节俭”当家。因此,“鸟巢”调整方案,需要思索的不只是重视工程的节俭问题,还应该系统反思奥运经济的观念,更深一层则应该有怎样使节俭成为政府与当代社会的精神,节俭出来的纳税人的钱如何用在发展的当务之急。否则“鸟巢”停不停工,于偌大一个奥运甚至泱泱大国,着实是不足道的。(摘自2004年9月4日《中国证券报》)

・ 相关链接 ・

雅典奥运会花了多少钱

自中世纪以来,希腊就一直处于欧洲国际体系的边缘。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来临,由于资源的限制,希腊更是沦落为欧洲的欠发达地区,被人讥为“阳光灿烂却又落后”的欧洲之角。2004年雅典奥运会被认为是现代奥运历史上第一次在这么小的国家举行。为了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希腊这样一个人口只有1024万的小国可谓不惜血本,迄今为止已投入了80亿欧元(相当于100亿美元)的资金,大大超过了46亿欧元的预算。在这100亿美元中,25亿美元用于奥运会的直接预算,75亿美元用于改进与奥运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与安全保障。随着奥运会的闭幕,许多支出将露出水面,预计举办2004年奥运会的总开支将达到100亿欧元,大大高于政府公布的数字。

超支部分,一是场馆建设,由于雅典奥运场馆前几年迟迟没有进行建设,导致后来不得不加快速度,工人需要加班费,分包商也趁机提高要价,这些额外开支总计达到5亿多欧元。二是安全支出,由于本届奥运会是“9・11”事件以后第一届奥运会,加上近期恐怖袭击威胁加剧,安全预算已经从原先预计的65亿欧元上升到12亿欧元,是悉尼奥运会的4倍多。三是交通建设,以轻轨和电车为例,由于这些交通工具在希腊并不普及,当初的预算并不准确,目前仅建造电车的支出就超了5000万欧元。这样来看,奥运会预算严重超支的后果有可能造成政府的财政赤字超过欧盟3%的警戒线标准,并进而可能造成希腊的经济危机。(摘自2004年9月2日《中国经济导报》 尚鸣/文)

・ 相关链接 ・

奥林匹克运动

公元前7世纪的希腊城邦间弥漫杀戮攻掠的风气,君主的好斗、好战,造成社会动荡,人心不安,于是有识之士兴起如何化解冲突、和平共处的意念,提出通过竞技活动,缓和、取代械斗的构想。为了有效降低冲突,希腊城邦间协议订定“神圣休战月”,在此期间,各城邦必须谨守协议,不得有任何械斗情事,所有的蛮力,都只能在竞技场内展现,为期十余天的竞技比赛,成为这段休战期的主要活动。公元前776年,伊利斯城的国王宣布第一届奥运会开幕。从那以后,奥林匹克运动会不间断地每四年举行一次,持续了将近1200年,共举行293届比赛。《古代世界的竞技运动》的作者迈克尔・波利亚科夫说:“运动场为古希腊人提供了一个展示战争中所需的个人勇气和毅力的地方”。公元1世纪斯多葛派的哲学家爱比克泰德说:“你容忍所有的一切,因为那场景让你终生难忘。”

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不仅是体育盛会,也是宗教庆典。每一项活动都是献给众神之王宙斯的。到了比赛第三天的月圆之时,祭司会赶着100头白色的公牛来到宙斯的祭坛。这里有燃烧的火堆和一个27英尺高的青铜宙斯像。最终也是宗教终结了古代奥林匹克。

公元312年,君士坦丁大帝使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当时希腊在罗马帝国所辖范围内。基督教徒讨厌奥林匹克比赛,因为它是异教徒的庆典。公元394年,狄奥多西一世禁止一切异教庆典,包括奥林匹克运动会。在那以后,基督徒偷取了宙斯神像,将它运到君士坦丁堡,然后烧毁了宙斯神庙。

14世纪到18世纪,欧洲大陆出现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人文主义者发掘和整理了古代希腊体育的丰富遗产,如古代奥林匹克竞技会和其他祭礼竞技、古代雅典体育和斯巴达体育、古希腊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古希腊体育的多种运动手段和方式等。而随着资本主义工业化生产和教育方式的进步,使体育获得了更强的生命力。这些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兴起奠定了思想基础。

19世纪法国教育家顾拜旦首先向世界提出了恢复奥运会的倡议。1896年4月6日到15日,第一届现代奥运会终于如期在雅典举行,标志着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诞生。

100多年来,人们在奥运会上寄托了关于和平和奇迹的梦想,奥运也经历了战争的戕害、冷战的对垒,承载了众多体育所无法承载的东西,比如意识形态和民族主义。随着奥运经济模式的转变,高科技的发展,在不断向“更快、更高、更强”发起冲击的同时,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也出现了与自身精神的背离,继续承载着超过体育本身的诉求,比如追求财富,比如展示国力。(摘自2004年8月26日《中国经济时报》 陈昕晔/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