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制造业低碳经济指标的构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制造业低碳经济指标的构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文章以企业生产运行状态为基础,紧扣低碳这一核心价值,确定原材料供应、生产、排放等三个环节的低碳技术及其评估指标,建立制造业低碳指标体系。全方位反映制造业运行行的低碳化水平。

关键词:低碳;能源;指标

随着18世纪工业革命爆发,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文明,开始利用矿产资源和化石能源进行工业生产。工业革命创造的生产力能量对人类财富的积聚作出巨大的贡献,是人类文明的一次巨大进步。但是,工业化生产的典型特征是对直接、间接的与碳消费或碳生产相关,以“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的经济增长模式满足生产的需要,直接导致了自然资源的急剧消耗、使得CO2、CH4、N2O等温室气体在全球大气中的浓度迅速增加,特别是CO2浓度的升高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极大破坏了地球的生态环境,直接威胁着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

当今世界各国新的发展战略目标逐渐取代大规模消耗资源能源的无限增长,转移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以及可持续发展。世界各国积极采取节能减排降碳的措施,力图摆脱过分依赖化石燃料的状况,促使世界主要经济部门达到碳的零排放,实现全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就是倡导在生产和消费环节建立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取代当前以化石能源为主的发展模式。这个概念是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首次提出。其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CO2的排放量比1990年减少20%,到2050年减少60%左右。低碳经济己成为全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未来的发展趋势,被誉为人类第四次“技术革命”。中国政府顺应这种发展,也将低碳经济发展作为了国家可持续发展四大战略之一。

一、 低碳经济的定义及研究现状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低碳技术的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优化能源结构,节约能源,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直接应用创新的技术与创新的机制相来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通过实施低碳经济模式与推广低碳生活方式,实现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以节能减排为发展方式,以碳中和技术为发展方法,实现低碳发展的目标和绿色经济发展模式。可以在改变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的同时挖掘消费和生活领域里存在的节能减排的潜力。

目前,低碳经济的研究是理论界的热点问题,众多学者对此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但现有的研究成果主要是从各个领域多角度地进行分析,国内学者的比较成熟的研究成果主要围绕在以下几个方面:(1)低碳理论的研究;(2)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和策略;(3)低碳技术研究;(4)低碳金融及其平台研究;(5)低碳经济和消费方式关系;(6)低碳经济的制度建设研究。对低碳经济的评价指标研究几乎是空白。

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世界各国的竞争也主要是制造技术的竞争,制造业的发展直接体现了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水平。根据国际能源署(IEA)2009年二氧化碳报告中2007年碳排放总量饼图,各主要碳源排放量占全球总排放量的比例如下:居民6%、工业20%、交通23%、热电41%、其他10%(商业、公共服务、其他能源)。我国2005年也有相关数据,一次能源消费量为22亿吨标准煤,其中煤、油、气、水电的比重分别为68.7%、21.2%、2.8%、7.3%。估算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51亿吨,其中约50%来自能源加工转换部门(主要是电力),约35%来自终端工业部门,约15%来自农业、交通、服务业与居民生活。工业制造业在生产过程中碳排放在整个碳排放总量上约占1/3,其制造的产品直接影响了消费者的碳排放,所以在降低碳排放上工业企业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那么对于制造业需要有一套衡量其碳排放的指标,以利于制造企业本身自律以及政府部门的宏观管理。

二、 制造业低碳经济指标研究基础

1. 建立制造业低碳经济指标的出发点及目的。建立制造企业低碳指标体系的出发点是:以企业生产运行状态为基础,紧扣低碳这一核心价值,确定原材料供应、生产、排放等三个环节的低碳技术及其评估指标,建立制造业低碳指标体系。建立制造业低碳指标体系的目的是:以制造业低碳指标体系为依据,全方位反映制造业运行的低碳化水平,并以此评估结果为参考,统筹规划制造业低碳技术引进与实施,最终实现整个制造业低碳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制造业低碳指标体系在企业低碳运行中的功能如图1。

2. 制造业低碳经济指标构建原则。企业设置低碳经济指标主要目的是描述与评估企业低碳的水平,所以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时首先必须遵循指标体系构建的一般原则;其次,构建的指标体系必须科学地、客观地、合理地、尽可能全面地反映影响企业低碳的所有因素。制造业低碳经济指标设置的原则主要有以下几个:(1)目标性原则。低碳经济以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其显著特征,目标是提高能源和物资利用效率、降低污染排放和创建清洁能源环境。围绕低碳经济发展的目标来设计,有利于引导企业的低碳发展方向。(2)科学性原则。指标评价体系的设计要科学地概括制造企业低碳表现的各个过程,并能对企业低碳发展现状进行评价,为科学决策提供客观依据。要符合低碳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要求。(3)系统性原则。低碳指标体系必须全面反映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低碳发展的各个方面,并要坚持指标体系的相关性、层次性、整体性和综合性。(4)动态性与稳定性原则。低碳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指标体系在设置时,既要具有一定的动态性,又要相对稳定,便于横向、纵向的比较。动态性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指标设置的动态性,应随着经济、社会、科技的发展指标设置应该适当的变化和调整。二是指标权重应具有一定的动态性特征。(5)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原则:指标体系设计应该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主要指标应该坚持量化处理,只有通过量化,才能较为准确地揭示事物的本来面目。对于缺乏统计数据内容可以采用定性指标,使用评分法,利用专家意见近似实现其量化。

三、 基于3R原则的制造企业低碳指标构造原理

1. 3R原则及含义。

本人认为循环经济3R原则可以作为制造业低碳指标构建基础。3R的内涵为:“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和“再循环”(Recycle),有时习惯上把再循环也称为“资源化”。3R原则的框架之下的内在涵义主要表现为:

(1)减量化,属于源头控制方法,主要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减少生产单位产品的物质消耗量,产品向轻型化、小型化、超薄化、便携化方向发展,提高资源的生产效率,减耗是关键的内容。二是减少企业的生产和消费活动的废弃物最终产生量,合理开发利用企业生产的废弃物料,尽可能降低生产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它实际是两个过程的控制,一是企业生产过程对于原材料、能源、人工消耗的降低和减少。可以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基础之上,注重提高资源产出效率。同样的劳动生产率,生产出更多的产品,实际上就是对资源的节约。也可以在保持产品功能效用不变甚至提高的前提下,降低材料和能源投入量。效用是从消费一定量产品中获得的满足程度。从消费者在使用产品的角度来看,得到的效用来源于产品所具有的功能,而非产品本身。如果资源价格上升和相关成本增加,企业更易于做出减量化的选择。消费者选择产品时,追求低耗能高效率产品,杜绝过度包装,增强生活中资源的可循环利用。二是在个人消费环节,应该提倡规模效应,集约化地使用产品或服务,共享资源,减少分散使用导致的资源闲置和浪费。比如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少开私人小轿车,大力发展租赁业等等。逐步形成生态文明的消费和生活方式。从整个人类活动的角度来理解减量化的原则就是从资源开采、加工、产品设计、生产工艺、产品流通到消费乃至最终处置等所有环节减少物质和能量的消耗。尽量用可再生性资源来替代可耗竭性资源,尤其应该减少不可再生的煤炭、石油等耗竭性资源的使用量。用节能环保型材料替代有毒性、污染大的材料。

(2)再利用,它的主要目的在延长产品使用时间和强化产品的服务强度,尽量避免产品过早成为废弃物。属于对产品使用过程控制方法,也具有末端控制含义。首先,生产的产品应该采用模块化、标准化设计,这样更易于修理、更换部件和零部件综合利用,便于升级换代。选用材料需经久耐用,延长产品使用周期。在这方面施乐公司做法值得推广,他们现在减少生产“新的”复印机,大量工作用于提供维修、保养服务来更换不能再用的部件,提高复印机的使用质量,而不是整机报废,大大减少了材料耗费和污染物排放量。其次,资源回收利用,回收、处理、加工生活、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利用这些废弃物再次造福人类,形成“再生资源”的产业。资源回收利用通过对废弃物的回收、加工、处理,一方面实现资源的再生利用,减少自然资源的耗费;另一方面,可以控制直接排放进入自然系统的废弃物,降低对自然环境造成的污染破坏,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再次,作为消费方式,在不改变产品性能和结构前提下,通过修理后延长使用寿命,实现节约性消费;还可以把旧产品卖给、捐给其他人继续再利用而不是变成废弃物;在产品功能完全丧失情形下,部门零部件可以继续使用,或者对其在相对较低的用途上继续梯级使用。

(3)再循环,属于末端控制方法。就是针对生产和消费的输出端,通过废弃物回收、综合利用、将废物再次变成可用资源,以减少最终废物处理量和成本。再循环的具体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指将消费后产生的废弃物经过资源化后形成与原来相同的新产品,再制造产品的性能完全能够达到标准,成本却大大降低,也减少了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二是把废弃物资源化后生成与原来不同的新产品。对于使用功能已耗尽的产品进行再制造(Remanufacture)可以创造更大的经济利益,如对旧轮胎翻新、旧发动机再制造,

在低碳经济的发展中,减量化原则能从源头上减少废弃物的排放,既能节约资源提高资源生产率,应该是我们首先遵循的原则;再利用原则的实质也是在减少资源消耗量和废弃物产生量,它旨在过程控制,延长产品的使用时间;再循环原则是对于已经消费即将形成废弃物的某些产品,通过化学和物理过程使之转化成新的经济资源,投入生产或消费过程。对于实在无法再利用的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后排向环境。总之,以上的每一个基本原则,都尽力降低物质和能量的使用量、并尽可能将其保留在经济系统内循环流动并降低流动的速度,以实现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统一。

2. 制造业低碳经济指标的构造路径。

制造企业对于低碳经济的主要影响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产品生产的过程的高效与低能耗低污染,这是制造企业对于低碳经济重要的影响;二是所生产的产品对于消费者消费方式影响的碳排放,包括消费产品过程中能源消耗方式、能源消耗量,产品使用周期,产品维修服务、产品包装的简易化等,这虽然是间接的碳排放,但是影响社会低碳经济的重要方面;三是企业低碳技术水平的高低,如新能源技术运用、生态产品设计技术等;其他还包括产品设计阶段的减物质化、选择运输方式的低碳化、建筑物的生态状况等。本课题也分别从这些方面研究制造业低碳指标,重点对制造业的生产过程碳排放指标进行分析研究。

四、 低碳经济指标的构建

依据以上思路,我们初步构建制造业低碳经济考核指标(表1)。

制造业低碳经济指标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主要是根据企业经济业务的流程设计――企业的低碳指标从投入来看主要围绕节能、新能源利用以及原材料的低碳化控制方面;从生产来看主要围绕减排、废物处理以及生产产品的低碳化控制;这个过程要依靠一些先进的技术手段来支撑,所以指标体系还包含了一些技术支持的指标;其他指标则主要考核企业整体绿化和建筑低碳等内容,使得这个考核体系能够更加全面和完整。

参考文献:

1. http:///fun/mcjx/201004/03/t20100

403_21227933.shtml中国经济网.

2. 任福兵,吴青芳,郭强.低碳社会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江淮论坛,2010,(1): 122-127.

3. 张学毅,王建敏.基于物质流分析方法的低碳经济指标体系研究.学术园地2010,(4):109-110.

作者简介:李梅,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生,淮海工学院教授。

收稿日期:2013-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