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唐代佛寺杂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唐代佛寺杂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唐代佛教兴盛,佛寺众多为其显著标识。但因朝代更迭及战乱兵燹等原因,其兴废变迁、榜额改易等极为寻常,而后世史籍、志乘所栽,或以讹致误,或疏漏简略,或抵牾多歧,常滋淆乱。文章结合相关文史文献及佛教僧传相关之材料,围绕创建、沿革、处所等要素,对唐代二十余寺作了辑述与考辨,纠正了一些文献记载的讹误,补充了一些文献记载的阙失。

关键词:唐代佛寺;创建沿革;辑述考辨

中图分类号:1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731(2012)03-0152-06

佛寺数量之众多,乃唐代佛教兴盛的标识之一,而唐前史志记载,多所阙略。宋元以降,方志、总志纂修渐盛,体制亦渐趋完备,作为民众拜求祈福之所与乡邦人文之盛观,伽蓝莲宫亦多为方志纂修者所关注而见诸载录。然佛寺之盛衰,既受朝代更迭之影响,其废兴亦多因战乱兵燹而不常。故后世志乘所载,其阙漏疏略、讹误多歧者,所在多有;而以寺名变易、沿革晦暝而抵牾淆乱者,亦多寻常。笔者平日读书,于此多所措意,积累渐多,今刺取其中数条,略为董理,或可为研治唐代佛教及研读唐人相关诗文之助。

仙游寺之置寺时间辨

《全唐诗》卷一五三李华有《仙游寺》(有龙潭穴弄玉祠)诗,卷一九八岑参有《冬夜宿仙游寺南凉堂,呈谦道人》诗,卷二七九卢纶有《过仙游寺》。宋敏求《长安志》卷十八“盏屋”下载云:“仙游寺在县东三十五里,唐咸通七年置。”《嘉庆重修一统志》卷二百三十略同。清雍正间修《陕西通志》卷二十八所记稍详,云:“在南山。寺西有塔(县志)。仙游寺榜曰“普缘”,盖此地故有仙游宫,俗因呼为寺名。寺四面皆山,黑水经流其门,盖奥区也。殿前石塔塔下空中塑一病佛侧睡且死,诸罗汉按摩哭泣吁祷,备极情态。寺西濒水,二石塔刻吴道子画诸佛像,有东坡题名。”然未详寺创建年代。民国宋伯鲁等纂《续修陕西通志稿》则未见载此寺。按,上述数书所记仙游寺,于创建年代,或则有误,或则不详。而《长安志》谓“唐咸通七年置”,尤须一辨。考李华为盛唐人,约生于玄宗开元三年(715),卒于大历九年(774),岑参生于开元五年(717),卒于大历四年(769),卢纶虽生卒不详,但活跃于大历年间,若依《长安志》所载,仙游寺咸通七年(866)置,则李华、岑参、卢纶等之不能游此寺,不待辩而甚明。且周至仙游寺,在中唐前似已颇有名。如诗人白居易元和元年出任周至尉,作《长恨歌》,即与游是寺有关。陈鸿《长恨歌传》曾云:“元和元年冬十二月,太原白乐天自校书郎尉于周至。鸿与琅琊王质夫家于是邑,暇日携游仙游寺,话及此事,相与感叹,质夫举酒于乐天前曰:‘夫希代之事,非遇出世之才润色之,则与时消没,不闻于世。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试为歌之,如何?’乐天因为《长恨歌》。”《全唐诗》卷四二八白居易亦有《仙游寺独宿》《禁中寓值梦仙游寺》、卷四三六有《期李二十文略王十八质夫不至独宿仙游寺》、卷四三七有《送王十八归山寄题仙游寺》等。其中《送王十八归山寄题仙游寺》诗云:“曾于太白峰前住,数到仙游寺里来。黑水澄时潭底出,白云洞门开。林间暖酒烧红叶,石上题诗扫绿苔。惆怅旧游那复到,时节羡(待)君回。”据诗内容,其为周至仙游寺无疑。又,道宣《续高僧传》卷第十二《西京大禅定道场释童真传》云:“仁寿元年下敕,率土之内,普建灵塔,前后诸州一百一十一所,皆送舍利,打刹劝课,缮构精妙。真以德王,当时下敕,令往雍州创置灵塔,遂送舍利于终南山仙游寺,即古传云秦穆公女弄玉习仙升云之所也。”所云之仙游寺与李华诗题所注“有龙潭穴弄玉祠”合,亦与白诗所云合。又,《全隋文补编》卷六有《仙游寺舍利塔下铭》文,云:“维大隋仁寿元年岁次辛酉十月辛亥朔十五日乙丑,皇帝普为一切法界,幽显生灵,谨于雍州周至县仙游寺奉安舍利,敬造灵塔,愿太祖武元皇帝、明元皇后、皇帝、皇后、皇太子、诸王孙等,并内外群臣,爰及民庶、流道三途、人非人等,生生世世值佛闻法,永离苦空,同升妙果。”据文,则仙游寺在隋仁寿元年当已存在,《长安志》所云咸通七年置寺当误。

悟真寺之初建与得名 《全唐诗》卷四百二十九白居易有《游悟真寺》(一百三十韵)诗。宋敏求《长安志》卷十六载谓悟真寺“在蓝田县东南二十里王顺山。”清修《大清一统志》《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崇法寺”条下所载略同。民国宋伯鲁《续修陕西通志稿》卷一百三十一亦载云:“在县东三十里王顺山巅,茂林幽篁,风景秀绝,甲于一县。”四者所载,均不详其创建时间。朱金城《白居易集校笺》于此寺之注释,所引为《长安志》,于创建时间亦所未详。按,道宣《续高僧传》卷十二有《隋终南山悟真寺释净业传》,云:“(静业)开皇中年高,步于蓝田之覆车山,班荆采薇,有终焉之志。诸清信士敬揖戒舟,为筑山房,竭诚奉养,架险秉悬,制通山美,今之悟真寺也。”而《续高僧传》之初成书,据道宣《自序》,约在唐贞观十九年,宣于《传》中既云“今之悟真寺也”,则悟真寺之初建,当在隋开皇中,最迟当于唐贞观十九年已得寺名矣。

蓝田津梁寺与灵州津梁寺 《全唐诗》卷二三八钱起有《津梁寺寻李侍御》诗,卷三一六武元衡有《津梁寺采新茶与幕中诸公遍赏芳香尤异因题四韵兼呈陆郎中》诗。津梁寺,史志未载。据钱、武二人生平仕履钱及诗意,二诗之津梁寺,当非一寺。武元衡诗云:“灵州碧岩下,荑英初散芳。涂涂犹宿露,采采不盈筐。阴窦藏烟湿,单衣染焙香。幸将调鼎味,一为奏明光。”据两《唐书》《武元衡传》,武元衡元和初尝以使相出为剑南西川节度使,复据“灵州碧岩下,荑英初散芳”诗句,可知武诗之津梁寺当在灵州。钱诗之津梁寺,据诗难以确定,故王定璋《钱起诗集校注》于此注曰:“津梁寺:未详何地。”今按,道宣《续高僧传》卷十九有《唐雍州津梁寺释法喜传》,云:“武德四年,右仆射萧璃于蓝田造寺,名日津梁。”可知蓝田有津梁寺,且可知乃唐高祖武德四年由萧璃造。又,同书卷十三《唐新罗国皇隆寺释圆光传》云:“有弟子圆安,神志机颖,性希历览,慕仰幽求,遂比趣九都东观,不耐,又西燕魏。后展帝京,备通方俗,预寻经论,跨轹大纲,洞清纤旨,晚归心学,高轨光尘。初住京师,以道素有闻,特进萧璃奏请住于蓝田所造津梁寺,四时供给,无替六时矣。”亦可为证,且知其当时曾住新罗国僧人。而钱起肃宗乾元中曾任蓝田尉,因疑钱起此诗当作于蓝田,其诗中之津梁寺亦当在蓝田。由上所考,知唐有二津梁寺,分别在剑南道灵州与关内道蓝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