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你能扛住“软糖”诱惑吗?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你能扛住“软糖”诱惑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英国心理学家米歇尔曾做过一个很经典的心理实验:他将20个4岁的孩子做被试者,发给这些孩子每人一粒软糖并告诉他们,如果现在就吃掉,那么只有这一粒;如果能放到他回来后再吃,就可以得到更多的软糖。待到米歇尔再次回到屋子时,发现有些孩子已经经不住诱惑吃掉了软糖,而另外一些孩子则想尽各种办法不将软糖吃掉,他们也因此得到了更多的软糖,这就是心理学上有名的“延迟满足实验”。米歇尔跟踪调查发现,那些延迟满足能力强的孩子,长大后更容易获得成功。

其实,不仅仅在试验中,生活、工作中诱惑我们的“软糖”时刻存在,如果想得到更大的收获,就需要暂时克制眼前的诱惑,才能成为真正的赢家。

“软糖”诱惑一:悠闲

在上司和同事的眼里,林琪是个很努力的员工,几乎每天都加班做规划、制表格。只有林琪知道,别人眼中的努力实际上是他心里的无可奈何。林琪总觉得自己像台启动慢的机器,每天“开机”后不能一下子进入工作状态,而是要“预热”很长时间,比如他会在各个网站上闲逛,也会忍不住到QQ空间里看看好友们的更新……一晃下来,一上午的时间就差不多过去了,直到别的同事宣布工作完成了,林琪才大受刺激开始工作,因此,加班加点是常有的事。而且,为了避免拖延影响自己的形象,林琪尽可能把工作完成得漂亮,甚至要超额。这样的代价是,他几乎变成了加班狂,工作以外的事情几乎无暇顾及了。

支招:

任何习惯的养成都与强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个得到奖赏的行为更容易巩固下来成为习惯。只要自己比以前提前完成了任务,就给自己一些小奖励,并在心中激励自己,争取下次更早完成。渐渐拖拉的习惯将有所改变,也可将一个工作任务分成若干小任务,并将每个小任务设定完成的期限,可以避免将所有的任务拖到最后。

“软糖”诱惑二:被赏识

工作4年,张霄跳了7次槽,最长的一份工作也只干了7个月。

想当初,系里的另外一位同学与自己同时进了同一家公司,并且刚进公司才3个月就赶上了一笔大单子,从此一跃成为老板眼中的大红人。张霄心里不服气,他拼命努力,上班比别人早,下班比别人晚,积极地递交自己工作设想,还主动搞社会调查。但老板对这些似乎就是视而不见,坚持了一段时间之后,张霄的热情火焰熄灭了,一气之下拔腿走人。虽然每次新到一家公司张霄都意气奋发,觉得要比在前一家受重视,但用不了多久,他就又变得垂头丧气,因为自己依然无法受到重用。

支招:

学会给自己心灵补给,养成写收获日记的习惯,每天将自己每一滴的进步和收获写下来,就算无人鼓掌,面对日积月累的收获,自己依然能给自己掌声,这份成就感是帮助你将目标进行到底的最佳动力。为被忽视赋予意义,被重视固然是好事,但被忽视也并非全然是坏事,比如,处于被忽视的状态时更有利于蛰伏“修炼”,也可避开被忌妒的目光而潜心钻研,还能蓄积力量在适当时一鸣惊人,当你不再把忽视当成一种煎熬,而是当成一种跳跃的准备时,你就能安下心来接纳这个状态,并积极应对了。

“软糖”诱惑三:心安

何倩所在的公司最近传出裁员的风声,公司上下都人心惶惶。为了保住工作,有的员工表现得比以往更努力,有的则利用业余时间充电。看到大家忙碌的样子,何倩的心里越发地焦虑了,她总觉得如果有人被辞退的话,一定是非自己莫属了。自己的性格本来就不是特别会表现的,更何况,现在公司里硕士博士一大把,还不乏海归,而自己一个本科生,能有什么竞争优势。想来想去,何倩决定主动辞职,在她看来,这总比被裁掉要有面子得多。上司知道后,遗憾地告诉何倩,本来公司准备派她到国外进修的。何倩也回想起最近上司与自己的谈话,曾暗示过她这件事。然而,她在这关键时刻主动辞职,无疑为别人腾出了位置。

支招:

不妨用想象法替代现实中的行为。将家里的某一物品想象成你的上司,对着物品“表演”辞职的举动,也可以诉说内心的慌乱和不安。这样做,既宣泄了焦虑的情绪,也降低了冲动行为出现的概率。也可用积极行动法,将可能缓解焦虑的办法都在纸上罗列出来。比如对于何倩来讲,除了辞职,还可以像其他同事一样去积极充电或是积极表现。然后,根据自己内心最想要的结果来对这些办法进行排序,并按照顺序来付诸行动。如果何倩这么做了,就会发现辞职是排在很靠后的行为,在此之前自己还有很多值得努力的方法。

(摘自《新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