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以人物为中心解读小说类文本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以人物为中心解读小说类文本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因为近几年高考的全国卷基本以小说为考查对象,所以本文以小说为例,谈谈如何解读文本

高考所选择的大都是比较规范的小说,要解读清楚不算太难,但从考生反映的情况来看,不少考生并没有读懂文章。

部分考生读不懂小说,原因有五:一是他们的课外阅读严重缩水:二是一些直白的文章让他们没有养成思考的习惯:三是将老师上课讲的东西生搬硬套于日常的阅读当中,浅尝辄止。没有深入文本之中;四是自己的懒惰心态作祟,在学习的时候,停留于听,止于笔记,而没有学会如何去分析;五是对文学类作品常见的描写方式、叙述方式、结构技巧缺少宏观的把握,对作品语言文字的分析更是捉襟见肘。

基于此,本文尝试以近三年高考全国卷中的小说为研究对象.以人物中心来探究小说类文本的阅读方法与技巧。

小说有三大要素,即人物、情节与环境,而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人物。人物不仅参与情节,而且生活在小说所描述的环境之中。

小说中的人物,一般依据情节的主次分为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在次要人物中往往还会出现一个“我”。当然,“我”有时候是小说的主要人物,但更多的时候仅仅是作品中事件的叙述者或见证者。因此,考生必须善于抓住人物与事件,这样就能够较好地把握住文章的思路。

在小说中.人物要么是事件的直接施动者,要么是事件的见证者,要么是事件的叙述者,只有明确了人物的角色之后,考生才能够分清楚人物与事件到底是怎样的关系。文章又是怎样把事件叙述开来的。也就是说,考生如果紧紧抓住了人物与事件,就能在阅读中做到纲举目张。

文章的思路一般包括线索、故事情节以及结构的安排等,而所有这些,都离不开文本中写到的人物与事件。

作为文章的线索,勾连着作品中的主要事件。掌握了线索之后,粗略地看看文章,考生便能够较好地把握住人物与事件的关联。因此,线索既是作者建构作品的路径,也是读者把握文章内容的途径。

比如2015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一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选文为小说《马兰花》,设置的第二小题为:“小说的明暗两条线索是什么?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

认真阅读小说,考生不难抓住文中的几组人物:一是主要人物马兰花,二是次要人物三孬、马兰花的丈夫,三是次要人物麻婶及其女儿。事件呢?细细分析,也不难总结:麻婶住院,借钱,来信与还钱。将人物与事件联系起来.考生很容易就能找到文章的两条线索:作者极力刻画的是马兰花一家因为借款而引发的一系列冲突,这是正面的事件,也是着墨最多的,因此,它就构成了这篇小说的明。小说的中心事件都与钱有关,最后的来信与还钱,也是文章的重要内容。到文章的最后,读者才知晓麻婶母女还钱的情节。因此。它就理所当然地成为小说的暗线。

那么,第二问又怎样进行分析呢?如果只有明线,读者可以见到马兰花的善良、其丈夫与三孬的势利,除此之外,再无其余。加上了暗线,虽然着墨不多,但是可以使麻婶母女的品质跃然纸上,小说的主题也得到了丰富。有了两条线索,事件显得更为集中紧凑,更加能够突出主人公马兰花的善良,以及她不计回报的无私情怀。

在近三年的高考试卷中,有直接要求考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试题。

比如2014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一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选文为小说《古渡头》,设置的第二小题为:“作品中的渡夫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在阅读这篇小说的过程中,考生要牢牢把握住人物的言行,这样才不至于漏掉一些要点。首先。“我”要过河,而渡夫直率坦诚地说“命比钱重要”;当“我”准备回岸上时,渡夫让“我”“就在船上过一宿”,同时,直言不讳地说“喜欢孝顺父母的子女”。其次,是渡夫对自己过去生活的回忆,长时间地以摆渡赚钱,经历种种苦难,但他坚强不屈,不畏辛苦。到了第二天,他引吭高歌,似乎昨晚的一切不复存在似的,让读者又见到了渡夫的坚忍不拔,不向命运低头,以及那种自由自在的生活信念。至此。考生基本可以归纳出一个丰满的人物形象,稍微组织一下语言,便可比较顺利地答题。

考生目前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虽然可以从文中看出人物的性格,但是在结合文本进行分析的时候,往往抓不住人物的言行,概括不出主要事件。这样。组织的答案要么是零碎的词语。要么是长篇大论,但就是答不到要点上,自然得不到理想的分数。所以,考生要学会培养自己洞察、概括事件的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人物是小说的灵魂。只有读懂了人物,考生才可以把握好接下来要谈论的文章主题。

首先。要学会辨识冲突。在文学类文本中,对冲突的叙述往往有这样几种形式: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冲突,人物与外在事物(包括环境与具体的物件)之间的冲突,人物与自己(内心)的冲突,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冲突。

其次,要学会概括出文本中的冲突。这就需要考生紧紧围绕主要人物,到文中去寻找能够构成其对立面的人和物,以及相应的心理描写,并结合具体的事情进行概括。

再次,要能区分出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或者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这样,可以帮助考生比较全面地把握好文本的主题。

比如2016年高考全国卷一(因为全国卷已经全部按新课标要求命题,故不再以“新课标卷”来区别)的小说《锄》,叙述的冲突并不十分激烈,但是,仔细阅读文本。考生还是可以找出这样一些冲突:六安爷与锄头是丢还是不丢构成的冲突。六安爷的行为与其他人的不解构成的冲突,六安爷坚持锄地与变卖百亩园构成的冲突,等等。在文中所描述的这些冲突中,六安爷又是一个串联的主要人物。因此,这篇小说的主要冲突应该是六安爷坚持锄地与变卖百亩园构成的冲突,而六安爷的口头禅“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既是六安爷对劳动习惯的一种“否定”,又是六安爷对过去劳动习惯的一种坚持,其中多少含有一些无奈、悲凉与自嘲。

这样分析之后.考生便可以将小说的主题大致概括出来:六安爷的“过瘾”与坚持,不再是简单的劳动,而是成为他的一种精神寄托。被卖的百亩园揭示的是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的矛盾冲突,一方面表现出人们对赖以生存的土地的眷恋,另一方面体现出作者对工业文明的沉思。

总而言之,阅读小说.考生可以试着以人物为中心,逐层地将事件、言行与冲突加以把握,以便能够在答题的时候有的放矢,做到准确而周详,减少不必要的失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