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防雷击技术措施探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防雷击技术措施探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随着全国城、农网改造工作的基本完成,城市和农村配电电网的布局更加科学合理,电压稳定,线损下降,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维护配电网安全运行方面,各供电企业根据本地实际,建立了一整套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供电可靠率大幅度提高。但是配电网的安全运行,尤其是农村配电网还存在着许多不安全因素,自然灾害的影响和破坏也不容忽视,雷雨季节雷击造成的断电事故屡有发生,供电企业在防雷减灾的管理理念和工程建设上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

一、配电网雷灾技术分析

配电网防雷减灾的技术措施、管理措施,是按照国家、行业相关法规、标准、规范、规程设置运行管理的。但在具体的规划设计、工程建设、运行环境以及维护保养中,存在着脱离实际和维护不到位等弊端。

1、在规划设计上强调规程,脱离实际。在线路防雷、接地设计时,设计人员往往是根据设计手册中全国各地平均雷电日分区及城市归属地来判断本地雷电强度,并以此作为设计参数。

2、在工程建设中没有“因地制宜”。接地装置施工时,施工人员往往只是按照标准施工图集下料做接地极,而不论当地土壤电阻率实际大小和土质的变化,具体问题没有具体分析。摇测时也不注意季节、天气的影响而给予校正。新设施投运前验收程序不规范,往往造成潜在缺陷。

3、配电网运行环境条件差。在西安地区农村,有些电力设施老化严重,部分线路从50、60年代建成运行至今,配电线路脆弱。配电网设备陈旧,3600余台配变运行时间超过30年,有50%左右的开关、丝具运行超过15年。10千伏架空铝芯主干线导线截面规定不小于120平方毫米,有70%的线路达不到这个标准。分支干线截面应为95平方毫米,而农村35平方毫米导线仍在运行,占线路总长的51.33%。部分县区所处地区近几年雷电日明显增多,强度明显加大。

4、在维护保养工作中清扫不

及时,执行规章制度不到位。过去规定的线路、设备“逢停必扫”的制度不再执行,线路瓷件检修取消。运行维护人员责任心不强,线路巡视不到位,消缺不及时,造成线路、设备带病运行,抵抗自然灾害能力下降。

二、防雷减灾技术措施研究与建议

1、提高对防雷减灾工作的认识,建立气象预警机制,制订相关法规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配电网对雷电敏感的设备也多了起来,因此电力系统各级管理人员,要提高对防雷减灾技术的思想认识,对防雷减灾技术措施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需要建立科学、完善的气象预警机制,以减少雷电危害,保证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近闻湖北省电力公司有关部门已与武汉中心气象手,在该公司网站主页上开辟了调度气象服务功能,并设立了7个气象站点分别与湖北省境内12个地区负荷站相“挂钩”。武汉中心气象台每3个小时向湖北省电力公司上传一次温度、湿度、雷电等方面的最新数据,湖北省电力公司根据气象动态信息,适时把握用电负荷可能出现的变化,确保安全生产。全国各省市供电系统应该考虑设立一个专门的部门,认真研究各自地区的天气情况,尤其是灾害性天气经常发生的地区,要结合各种输变电设备的性能、所处地区的天气特征等,通过网站、短信等方式,不定期向各单位及时天气信息及注意事项,以便及早制定事故防范措施,努力预防事故的发生,或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目前这种“各自为战”的状况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因此由一个权威部门统一相关信息,并建立气象预警机制势在必行。我国2005年已颁布了《防雷减灾管理办法》,江西南昌市政府在2006年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防雷减灾工作的通知》,电力系统应当以此为依据,借鉴地方政府的经验,结合电力行业特点制订出切合电力系统特点的防雷减灾办法,并逐步建立和完善防御雷电灾害的组织管理体系。

2、规划设计中要提高防雷减灾系统技术含量

配电网一般由35千伏及以下线路和变电所组成。在规划设计时,要开展雷击风险评估工作,将评估结果作为建设工程可行性论证的重要依据。要充分考虑全国各地平均雷电日存在很大的不同,现场勘探当地土质及其电阻率的差异,因此不同区域应设置不同的技术规范,采用不同的技术措施。在设计中,应重视柱上变压器雷电过电压从高压侧过渡到低压侧、雷电电磁干扰变电站控制系统技术防范措施。对雷暴日超过40天的多雷区域,进线段保护距离比规范规定的长1~2厘米时防雷效果更佳。针对架空绝缘导线雷击断线后对人身、设备安全造成很大危险,应不断研制新的感应雷屏蔽线。近闻扬州供电公司专门研究出了“10千伏架空绝缘导线防雷击断线用感应雷屏蔽线”新专利产品,改变了原加装防雷金具、安装带间隙的氧化锌避雷器的做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3、防雷减灾工程质量必须确保万无一失

为保证防雷减灾工程质量万无一失,在配电网建设改造工程中,应以防雷减灾工程为一个单项工程,以一个变电所及其所有进出线防雷施工为一个单位工程,以每条线路、变电所站内防雷施工为一个分部工程。施工队伍在整个工程施工中,要根据具体情况,编制防雷击技术措施的施工方案以及质量控制点。严格按照ISO9002质量体系的要求对现场进行全过程管理,要完整地阐述施工及验收所遵循的工艺、标准、程序,坚持执行严格的竣工验收制度,同步填报施工记录与检查验收资料。并对施工工程实行质量保证制度,在一定时期(通常以5年为限)出了质量问题要由施工单位负责改建,造成损失的要由施工单位进行理赔。有了以上施工措施,可有效解决由于施工质量带来的雷害损失。

4、贯彻预防为主方针,保证防雷减灾设备的正常运行

配电网设备在设计施工时就要考虑到地形、天气、环境等方面的因素。防雷击设备长期暴露在自然环境中,野外环境的变化、线路走廊附近工厂的污染,人为的破坏以及杆塔塔基周围取土挖土的随意性,会使防雷、接地装置发生避雷器损坏丢失,绝缘瓷套污染,杆塔接地引下线断股,杆塔接地装置缺失,需要及时更换补缺,所以防雷减灾工作要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

每年的春季是雷雨多发期。在年末或者来年初春,应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统一对防雷、接地装置进行一次全面地普查摇测,消除缺陷,防患于未然,提高设备健康水平,以迎接雷雨天气的到来。

防雷设施的日常巡视和季节检查非常重要。要坚持日常定期巡视并要求巡检人员“零报告”登记。巡检时应对配网设备的避雷、接地装置认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维护。对绝缘电阻进行定期检查,形成制度。在管理方面,实现零缺陷运行。

5、对减灾效果进行阶段性评价与动态调整

坚持配电网雷击风险评估报告制度。通常以一年为限,年底要对年度防雷减灾工程的投入、雷击次数与事故、防雷减灾效果进行分析对比,这样一是可掌握配电网防雷减灾能力的变化,辨别出配电网防雷、接地措施的薄弱环节,有利于第二年度的改造部署。二是可检验出避雷器、浪涌器、接地降阻剂性能的稳定性、产品质量的好坏,从而有利于促进防雷减灾设备的改造,更换引入新型减灾设备。三是可根据巡线反馈回来的信息,掌握线路走廊附近新增其他架空线、新建筑物对线路和配电网设备的影响问题,用户新增设备对线路雷击敏感度问题,从而判断是否需调整配电网防雷措施以提高防雷能力。四是对于违规导致雷击造成重大责任事故的行为,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责任,如属于防雷减灾施工质量问题造成损失的,要追究建设单位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