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防治心血管疾病的有效措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心血管疾病是一种常见常发的疾病,特别是对50岁以上中老年人的健康危害极大。据统计,每年全世界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数有1500万人,在各中死因中占首位。目前,即使应用最先进、完善的治疗手段,仍有一半以上的不能完全自理生活的脑血管幸存者!越来越证明心血管疾病被推为人类死亡病因的第一号疾病,也有隐形杀手之称!
【关键词】心血管病;中老年人;健康杀手;治疗措施
心脏是一个中空的器官,位于胸腔的中部,由一间隔分为左右两个腔室,每个腔室又分为位于上部的心房和下部的心室两部分。心房收集入心血液,心室射血出心。心室的进口和出口都有瓣膜,保证血液单向流动。心血管疾病,也可称为循环系统疾病,是一系列涉及循环系统的疾病,循环系统指人体内运送血液的器官和组织,主要包括心脏、血管(动脉、静脉、微血管),也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一般都是与动脉硬化有关。心血管疾病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泛指由于高脂血症、血液黏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所导致的心脏、大脑及全身组织发生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的成因复杂,既有先天因素,又跟个人生活习惯相关。
1根据心血管病的病因如下分类
由致病成因而把心血管病分为先天和后天性两大类:
1.1先天性心血管病又叫先心病,在胎儿期心脏大血管发育异常所致,病变可牵连心脏各组织和大血管。
先心病是先天性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类。发病率在出生后成活的婴儿中为1.0%,在学龄儿童中约为2.5%,在住院的成人心脏病病人中约占10%,仅次于冠状动脉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及肺原性心脏病而居第4位。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瓣狭窄、动脉导管未闭、法洛氏四联症及心内膜垫缺损等是先心病中最常见的类型。
在先心病病例中,95%的患者无明显原因,5%患者的母亲妊娠时有风疹史,有人推测下列因素可能与本病有关,但尚未证实。羊膜病变、胎儿受压、先兆流产、母体营养不良或患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血钙过高症等)、长时间接受较大剂量的放射线、应用细胞毒性药物或居住高原地区等因素均与发病有一定关系。另外,先心病跟遗传基因也有密切的关系,从现有资料看,约有5%的先心病发生于同一家族中,先心病也常与其他先天畸形并存。至于动脉导管未闭者中,部分病例是由于高原缺氧或患肺部疾病导致动脉导管未及时闭合有关。
为预防此类疾病的发生,要大力宣传近亲结婚的危害,提倡优生优育,从妊娠早期起即重视防治可能引起先心病的各种有关因素,合理安排生活,注意营养及劳逸结合。
1.2后天性心血管病出生后由于外来或机体内在因素作用心脏而致病,也称获得性心脏病。它与先天性心脏病相对应,也就是说出生以后,由于某种原因而导致的心脏病。
后天性心血管病类型如下几种:
1.2.1动脉粥样性硬化常牵连各主动脉、各冠状动脉、各脑动脉、各肾动脉及周围动脉等。引起心肌血供障碍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或缺血性心脏病。
1.2.2风湿类心脏病(风心病)在急性期导致心内膜、心肌和心包炎证,应称作风湿性心脏炎;在慢性期主要引起形成瓣膜狭窄和(或)关闭不全,应称作风湿性心瓣膜病。
1.2.3原发类高血压动脉血压显著而持久的增高可影响心脏,引起高血压性心脏病(高心病)。
1.2.4肺源类心脏病(肺心病)由于肺、肺血管或胸腔疾病导致肺循环阻力增高而引起的心脏病。
1.2.5感染类心脏病各种病毒、细菌、真菌、立克次体、寄生虫等感染侵犯心脏而引起的心脏病。
1.2.6内分泌病类心脏病如功能亢进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性甲状腺心脏病等。
1.2.7血液病类心脏病如心脏病的贫血性等。
1.2.8营养代谢类心脏病如缺少维生素B1性心脏病等。
1.2.9心脏神经类病症为自主(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导致的心血管功能紊乱。
1.2.10另外其他类如各种药物或化学制剂引起的中毒、结缔组织产生的疾病、神经肌肉类疾病、各类放射线、高海拔环境或其他物理因素所导致的心脏病,心脏肿瘤和不明原因的心肌病等。另外,有些遗传性疾病不仅常伴有结构缺损的先天性心脏血管,而且在后天心血管病变也可发生,如marfan综合征伴发主动脉夹层等。
因此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因素是很多方面的,不能简单考虑血液的变化对血管的影响,要综合的考虑,全面的分析心血管疾病成因,采取适度适合多种形式的治疗成为最有效和最根本的。
2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方法
有些患者没有良好的饮食习惯:长期过量饮食脂类,醇类。同时又没有适当的运动促进脂类醇类的代谢,体内脂类醇类物质就会逐渐增多;伴随年龄变大,人体分泌抗氧化物酶(例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能力降低,引起体内自由基水平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氧化后变沉积在血管壁,时间长了便使毛血管堵塞,久之,体内游离的矿物质离子和脂类醇类物质容易结合,造成血栓。在血管的拐角处容易血栓,或者瓶颈处堆积,钙化。同时越来越多血栓,造成血管直径变小。心脏要维持供血量足够,就会增加血压,而引起高血压疾病。如果血压大了,血管便容易崩裂,于是产生出血性心血管疾病。
为了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广大中老年人在生活中应该注意一下几点:
2.1按时起居按时早起早睡,不宜熬夜,睡前勿看紧张、恐怖的影视或纸媒。另外,冬天时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广大中老年人要注意防寒,以防止栓塞。由于冬季寒冷时,血管尤其是冠状动脉特别容易容易收缩、痉挛,造成供血不足,而可能引起栓塞,因此要十分注意穿衣保暖。
2.2身心愉快情绪激动是心血管疾病的大忌,冠心病、高血脂患者首先要胸怀放宽,保持情绪起伏不大。心绞痛很多是由于精神紧张、情绪波动造成的。因此避免暴怒、惊恐、思虑过度以及大喜。养成下棋、散步、习练太极等良好习惯以养性怡情,控制自己的情绪。
2.3控制饮食油腻、脂肪、糖类过量,会加快动脉血管壁的胆固醇的沉积,容易导致动脉硬化,故不宜多吃。清淡饮食,容易消化的食物适量吃,要有足够的蔬菜和水果,多餐少食,晚餐量宜少,肥胖病人应少吃,让心脏心脏负荷平稳。另外,我国民间素有进补的习惯,尤其是冬天。但这对中老年人特别是心血管疾病患者却极不适合。因为冬天在运动少的情况下,热性食物和滋补药酒食量不均衡,很容易引起血脂增高,造成心血管疾病,因此冬季进补一定要根据个人的体质进行。
2.4少酒戒烟啤酒、黄酒、葡萄酒等低度酒适量饮用可促进血脉流通,调和气血。不要喝烈性酒。造成心肌梗塞、中风的重要因素就是吸烟所以要戒烟。
2.5劳逸适度最好不要重体力劳动或用力突然,不要过度劳累。走路、上楼梯、骑车等要舒缓,否则会加快心率,增高血压,造成心绞痛。不宜饱餐运动。性生活时处于高度兴奋,会加快血液循环,增加全身需血量,而冠状动脉供血造成相对不足,极易引发心绞痛或心肌梗塞,要严格节制。在心肌梗塞治愈后,宜控制在每月1-2次。
2.6休息适当正常工作,平时但不宜劳累过度。心肌梗塞确诊后,要及时卧床休息,平卧位。在15日内,要安排人帮助病人的一切生活活动,绝对严禁病人自己翻身,病人翻身会增加心脏负担,引起心肌梗塞部位破裂或心跳骤停。大小便宜在床上,保证大小便通畅。如果没有严重并发症,正常卧床2-3周后,便可半卧床上,每日3-4次。一周后如果十分稳定,病人可下床坐在椅子上,每日3-4次,每次约半小时,再一周后,病人可在卧室内散步。长期卧床对心脏恢复不好,适宜活动是必要的。三个月后可以进行轻便的体力劳动。
2.7体育锻炼心脑血管患者要适宜运动,减少运动量也会引起血流缓慢,血脂增高。适度安排适宜运动时间和运动量。冬天要日出后再去锻炼,此时,温度升高,不会因寒冷刺激而发病。运动应因人而宜,量力而行,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如打太极拳、乒乓球、健身操、练功十八法等。但是,由于睡眠带来人体各神经系统还处在抑制状态,活力稍差,晨起时锻炼突然加大,神经兴奋性突然增高,极易引起心血管疾病,所以要当心。
2.8治疗积极药物治疗要积极坚持,而对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病情的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病情都必须服药控制。心血管疾病的预防自从出现了经学激光治疗仪,使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降低很多,在饮食治疗的基础上,心血管疾病患者再借助物理疗法效果会更好。此外,也可选择高压静电疗。它加快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并复活人体细胞,改善人体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高电位能使脂蛋白有效改善,使血液黏稠度降低,从而可以维持心血管疾病的良好血流状态,扩张脑血管,加快血流速度,对脑梗死患者的恢复功能和复发治疗效果明显。
参考文献
[1]《中国健康》2008年第一期.刘正旭.《浅谈心血管病因及防治》.
[2]《齐鲁护理杂志》 2010年第五期.李晶,王韬略.《心血管疾病的几点防治措施》.
[3]《中老年之友》2011年第六期.杜秋霞.《中老年朋友心脑疾病的家庭预防》.
[4]《山东医科大学学报》2007年第八期.程陶然.《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合理的饮食预防心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