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对处理滑坡和塌方的设计与施工方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对处理滑坡和塌方的设计与施工方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笔者多年从事路基工程设计,本文对路基滑坡、塌方等病害分析了造成这些病害的原因,并且从设计的角度提出了这两种病害的设计与养护处理的方法。

关键词 滑坡塌方设计措施;养护处理

中图分类号U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48-0111-01

0 引言

笔者多年从事路基工程设计,本文对路基滑坡、塌方等病害分析了造成这些病害的原因,并且从设计的角度提出了这两种病害的设计与养护处理的方法。我省有许多地区山体滑坡比较厉害,最典型的当属南山古滑坡体,为此本人简单的对滑坡的原因以及防治的原则谈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1 对滑坡的一些认识

工程实践中发现滑坡产生的原因有其内部的原因,同时还有外部的原因。内部的原因是造成山体滑坡的决定性因素,主要是由于山体的地质构造、地形和地貌特征等等。外部原因是通过内部的原因对滑坡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比如山体内部水压力、地壳运动造成的地震和人们大肆砍伐造成的因素等。综上所述造成山体滑坡是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共同作用造成的结果。为此我们首先要采取的措施是预防。在道路设计阶段我们要做好外业的勘察工作,对新生滑坡的地段或可能复活的古滑坡题,设计阶段的外业勘察必须做好,并提出预防措施的设计,以防止产生新的滑坡或古滑坡的复活。在就是要对已经发现有滑坡迹象的山体做到早期的整治。多年的经验和文献的记载,山体滑坡的发生与发展,是有一个过程的,早期整治,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后要做到一次根治与分期整治相结合。本着对滑坡彻底根治,不留后患的原则,最好是一次性的处理。然而有许多山体滑坡规模较大、原因复杂、发生的变形和对道路的破坏缓慢,在没有造成重大灾害的滑坡,我们在设计阶段要进行全面规划,整治可以分阶段进行。

2 如何处理山体滑坡

1)排水是处理滑坡最基本的措施。我们从多年的观察和分析得到一个结论就是山体滑坡的发生和发展都是在水的作用下造成的,所以首要的问题就是及时排水。我们在设计的时候要根据山体的具体情况,设计出切合实际情况的排水方式。一般来说对滑坡体以外的地表水,再设计中最有效的设计方案就是截水沟的设置拦截和引出这些水,具置一般是选择在滑坡可能发展的边界5m以外修建一条或多条环形截水沟;针对滑坡体以外的地下水,设计中要多加考虑修建截水盲沟;对滑坡体内的地下水,应疏干和引出,浅层地下水采用支撑盲沟,深层地下水采用泄水隧洞,亦可采用垂直孔群或仰斜孔群排水;对滑体范围内的地表水,应尽快汇集引出以防下渗,在充分利用天然沟谷的基础上,修建排水系统;

2)山体滑坡往往是滑体呈上陡下缓状,在滑坡体以外的山体都基本上是稳定的,在现有的滑坡体没有脱离山体的时候是不可能向上发展的,这种情况下采取减重措施,在滑坡上部减重,以减小滑坡体的自重使其下滑力减弱,这种方法是一种操作简单、经济实惠的防治措施。如果将减重的土体堆在坡脚反压,以增加抗滑力,效果更好;

3)设计阶段可以根据滑坡体的大小和滑动面的角度计算出滑坡体推力的大小,选用挡土墙或者适当的支挡结构防滑。(1)设置挡土墙。现在的设计出来滑坡的支挡结构一般都是防滑挡土墙,由于施工方便,材料基本都是现场就能自采,最主要的是这种结构稳定滑坡的效果比较明显。石砌重力式抗滑挡墙是最常用的结构形式,如果石料的自采比较困难也可以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只是这种形式成本比较高;(2)在滑坡体打桩利用桩在稳定岩土中的嵌固力支挡滑体的建筑物。它具有对滑体扰动少,操作简便,工期短,收效快,对行车干扰小,安全可靠等优点。抗滑桩多为挖孔或钻孔放入钢筋骨架灌筑混凝土而成。抗滑桩在滑动面以下的锚固深度,应根据滑体作用在桩上的主动土压力、桩前的被动土压力、岩土性质等来确定;(3)锚杆挡墙。是一种新型支挡结构,由锚杆、肋柱和挡板三部分组成,用于薄层块状滑坡或基岩埋深较浅、滑体横长滑面较陡的滑坡。具结构轻盈,节约材料,适宜机械化施工,提高生产效率等优点;

4)施工处理要点:(1)山体滑坡的位置上对地表要非常的重视,截水沟、排水沟、吊沟等在施工中一定要做到水能流进沟、沟中无漏水、沟沿不能冲刷、纵坡要顺,能够使排水畅通、水能排出去,不能再沟中有积水。及时修补被水冲坏的沟渠;(2)山体滑坡区的地下排水设施渗沟、暗沟、隧洞、渗井、渗管等,要定期检查,及时清理和疏通。对失效或损坏处所,应及时修补或整治。地下排水设施,一般每年在春融之后和冰冻之前,在雨季开始之前和暴雨之后,必须仔细观测其流量,掌握其变化规律和排水效果,发现异常及时处理;(3)滑坡区的防护和加固建筑物,应保持完整无损,如有开裂、滑移,必须认真查明原因,采取治理措施,不可麻痹大意,要防患于未然;(4)对规模大,情况复杂的大滑坡,虽经模治仍在缓慢变形或间歇变形,应对其认真观测,实行动态监控,掌握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3 塌方

塌方是由于山体不稳定造成的一种地质现象。在地形、地质比较复杂的山区铁路十分常见的路基病害,对公路行车安全危害甚大,经常导致中断行车,甚至使汽车颠覆。一般在陡峭高峻的边坡或山体斜坡,坡度大于45°、高度大于30m,特别是坡度在55°~75°的斜坡地段很容易发生塌方。由风化的坚硬岩层组成的又高又陡的斜坡,如互层砂岩,稳定性更差,容易形成塌方。受地质构造影响严重,有很多结构面将岩体切割成不连续体的斜坡,特别是有两组结构面倾向线路,其中一组倾角较缓时,容易向线路崩塌。水的作用是产生崩塌的重要因素。绝大多数的崩塌发生在雨季或暴雨之后,因为水的渗入,对岩石产生软化、和动水压力作用,使岩体强度降低,内摩擦力减小,促使崩塌发生。

4 处理塌方的一些建议

设计阶段对塌方严重的地段应予以绕避,当不能绕避时,设计中就应设计必要的防护工程设施。施工中应对可能发生崩塌落石地段做好标记,一旦发现变形失稳征兆,应及时采取措施,治早治小,防止因病害扩大而导致灾害的发生。塌方发生后,最好一次根治、不留后患。

参考文献

[1]公路路基病害及防治.中国交通技术信息网,2007.

[2]黄华林.高速公路路基病害探测研究[J],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