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民生新闻的繁荣说起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民生新闻的繁荣说起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近年来,我国的民生新闻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各类媒体不但在传统新闻栏目中大大加重了民生新闻的分量,各大广播电视媒体还纷纷办起了民生新闻专栏。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有江苏电视台的《南京零距离》、安徽电视台的《第一时间》、成都电视台的《成都全接触》、广东电视台的《今日关注》、广东南方电视台的《今日一线》、广东电台的《民生热线》。

民生新闻何以走向繁荣

首先,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意识逐渐深入人心,再加上激烈的市场竞争,媒体主动放低身段,贴近民生。改革开放以来,社会越来越进步,人们的思想越来越活跃,尊重人权、尊重民利的观念逐渐普及。中央近年来又大力提倡“以人为本”的观念,使人文关怀意识逐渐深入人心。作为社会守望者的传媒人敏锐地觉察到了这个大趋势,并迅速成为“以人为本”观念的践行者。主要表现为以平常人、平常事、平常心为内容的报道逐渐增多,报道关注的主体不仅限于少数的“典型人物”,而将目光更多地放在市民身上,体现出媒体对受众真正意义上的“人文关怀”。

其次,民众对民生新闻的热烈反响对媒体产生了巨大的鼓励。民生新闻栏目为公众提供了一个“低门槛”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公众可以对身边的一些琐碎的但却关系其切身利益的事情发表意见,形成舆论,促使问题得到解决。民生新闻因此备受“追捧”,而这种“追捧”又促进了民生新闻的发展。

再次,社会各界,特别是政府对民生新闻中的负面报道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宽容,对被曝光的问题的解决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长期以来,我们习惯用两只手应对负面新闻――只手“捂”,对本地媒体打招呼,统一口径;另一只手“堵”,对外地媒体“无可奉告”,封锁消息。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和广西南丹矿难发生后,当地官员就是这样“两手抓”的。但更多的有识之士意识到:掩盖社会矛盾或许可以在一段时间之内营造出歌舞升平的景象,却不能实现真正的和谐。因此,越来越多的官员对媒体报道的负面新闻给予了宽容,越来越多的部门以前所未有的效率去解决被曝光的问题。

民生新闻繁荣的正面影响

一是使民众的作为“社会一员”的意识得到加强,能够更自觉地通过媒体表达自己的意愿,参与社会管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社会矛盾,维护了社会稳定。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大家都是“单位的人”,人们难以主动主张自己的权利,几乎所有的诉求都上交到“单位”,由“单位”来解决。随着社会的进步,我们成了“社会的人”,社会需要大家共同管理,人们有许多意见需要表达,而媒体正是表达诉求的一个很好的渠道。在民生新闻里,人们看到了许多因“曝光”而解决问题的例子,这让人们更加愿意、也更加熟练地通过媒体表达自己的意愿,参与社会管理。路见不平,电话“报料”;身居困境,“热线”求助,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习惯。《今日一线》“民生热线”目前每天超过500个的有效电话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另外,在社会矛盾交错的今天,人们心中难免会产生不满情绪。正如一个气球只充气不放气必然会爆炸一样,人如果不及时将不良情绪宣泄出去,同样会爆发。在一个人身上爆发,可能会影响个人的生活;在一个群体中爆发,则可能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谐,而“民生热线”作为一个“放气阀”,在倾听民众心声、渲泄人们不良情绪、化解社会矛盾方面的作用无疑是巨大的。

二是使政府逐步改变了以往居高临下的惯性思维,让政府更愿意通过媒体引导民意、了解民意、舒解民困。有些部门甚至直接和媒体合作开办民生新闻栏目,接受公众监督。2005年11月,广东省政府纠风办就和广东人民广播电合开办了广东“政风行风热线”节目――《民声热线》,开播以来反响甚好。

三是促进了媒体的改革。使媒体的姿态由“传播”到“服务”转变,由“我说你听”向“我主动了解你的问题,然后尽量提供解决问题的信息”转变。在这样的转变中,媒体得到了更多的关注,获取了更多的资源,变得更强大、更具影响力。

当前应注意的问题

1、民生新闻不应满足于报道琐碎小事。在我们的民生新闻栏目里,经常看到城东着火、城西撞车、城南给偷了个沙井盖、城北又爆了条自来水管之类的新闻。受众觉得亲切,可能对这样的新闻很捧场。但作为新闻从业人员,我们却不能满足于此,我们必须知道:一条水管漏水可能会影响十几户人家的用水,而一条政府产业政策影响的却是千家万户的生计,这才是“大民生”。所以,民生栏目里应该有“大民生”的内容,不能用水管和沙井盖占据全部版面。

2、民生新闻不应集中于批评报道。在一段时间内,大量的、集中的批评报道可能会一时间得到公众的强烈反响,但也会造成公众的负面情绪,使他们对社会产生不信任感,影响社会稳定。另外,公众总的来说还是喜欢积极向上、鼓舞人心的东西的,长期、大量的批评报道会使民生新闻越来越雷同、乏味。

3、民生新闻不应热衷于哗众取宠,不能为了“抢夺眼球”违反法律法规和公众道德,过度渲染、“包装”猎奇新闻。以2006年2月15日广州出版的某快报为例:该报当天的头版头条是《情人节宾馆大床房爆满》,副标题是:“预订房间的十有八九是年轻女孩,希望在特别的日子给心爱的人一个惊喜”,文章称:“一年一度的情人节极大地带动了各式各样精美礼品的畅销――玫瑰花、巧克力,连安全套也比平时卖得火,同时广州各宾馆订房人数激增,特别是大床房的需求量暴增”云云。推出这样的报道,的确能吸引眼球,可这样的报道到底想表达什么呢?是现在的“年轻女孩”在“性”方面很开放、很主动呢,还是到宾馆开房已经成为情侣们庆祝情人节最好的“节目”?从社会大环境看,这样的表述与真实的情况相符吗?

近来,有一些研究者对某些民生新闻能否真正代表“民间”提出质疑。他们认为,在内容上以车祸、凶杀、市民纠纷、自杀、事故或纯粹的猎奇新闻等为主的民生报道,越来越多地把新闻作故事化、情节化、情绪化处理,掩盖了事实的本来面目,其实是对广大市民的审美情趣的忽视和践踏。

我们应该注意到,这种过度的渲染和猎奇大大损害了新闻的严肃性,使民众对新闻节目表现出不信任,同时也很容易使观众产生心理疲劳,最终使民生新闻失去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