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长安信托对上市进程三缄其口 言必称转型 未来效果有待观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上市进程到底是筹备完毕,还是正在”静默期“,长安信托方面并未给出说法,只表示将”苦练内功,进行业务转型“
“关于上市,我们都在探索与关注之中,也在积极进行准备。” 转眼,长安信托筹备新三板的消息已传了一年,上市进展到了哪一步,最终能否实现突破?长安信托对此没有更多的表达,而是留有了一定的想像空间。
在不少信托公司被传上市的当下,面对多数沉默的现状,有资本市场人士向《投资者报》记者打了一个比喻,“这就好比你很喜欢一位姑娘,你不能说不喜欢,但你也不好说怎么喜欢,毕竟还没正式交往,还要等。”
采访中,如何苦练内功,扎实基础,在行业中探索完成转型,成为长安信托当下关注的要点。
上市之前先转型
对于长安信托上市的进程,先前的报道有说筹备完毕,也有说正处在“静默期”,遗憾的是,记者并未从长安信托方面获得对上述情况的确认。
“在与诸多专家充分讨论上市利弊后,我们认为,相比补充资本金、强化资金实力的显性优势外,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吸引更专业的专业团队,建立更优良的企业文化,提升公司社会形象,最终推动全行业的业务转型,应该更加重要。”长安信托相关负责人对《投资者报》记者如是说。
2015年10月,银监会信托监管部主任邓智毅曾撰文指出,银监会支持信托公司探索混合所有制改革,支持符合条件的信托公司上市与并购重组,优化股权结构和激励约束机制,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这被业内视为对全行业方向的一次指导性的谈话。
能够确认的一点是,对上市的充分讨论令长安信托对未来发展方向的把握更加明确。
“上市会带来更充裕的资本,也会立马面临报表和业绩的披露压力,在行业转型尚不明确的前提下选择上市,时机是否合适,更多的钱带来的是更多的机遇还是挑战,都存有不确定性。”一位资深市场人士对《投资者报》记者说。
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除了信托在法律的障碍难以突破外,目前的业绩收缩和时间冲突对已走下高速增长阶段的信托公司来说挑战更大。
“银监会支持,证监会顾虑,监管层的理解定位,包括诸多复杂的法律法规难题,信托公司的上市的意愿和资本市场对信托计划和信托公司结构的认可度都有待研究,我们也在积极探索和调研。”某大型信托公司内部人士对《投资者报》记者说。
净利增幅在缩窄
从年报来看,尽管业绩保持了平稳增长,长安信托的净利增幅却在缩窄,连续两年增速仅个位数,较行业整体两位数的增幅偏低。
2014年、2015年长安信托净利润9.6亿元、10.45亿元,同比增长仅4%和8.85%。这较2013年从7.84亿元跨越到9.23亿增幅17.73%有着明显的差距。
2015年长安信托主动管理型的信托业务大降34.69%,而被动管理型的信托业务大涨451.51%,主动管理中股权投资、权益投资、融资类几乎腰斩。
“主动管理型曾是诸多信托公司的突破点,但很多项目都是围绕资本市场展开,并伴以创新的金融工具。2015年中国经济复杂程度加深,尤其是资本市场波动加剧,出于谨慎稳健的考虑,我们主动压缩了主动管理型产品。”
从资产运用与分布来看,实业和基础建设占据了公司信托资产的半数之多。2015年长安信托在实业投资的占比最高,达30.06%;基础产业其次,为26.64%。
“推动实体经济发展是信托公司社会责任的一大重点,在严守风控底线的前提下,我们积极加大了与优质实业公司进行多渠道、多方式的合作。而基础设施领域由于国内东西地区发展不平衡,国家重点项目处在正逐步释放的大环境,我们紧抓机遇,在确保风险控制前提下,加强与实力雄厚的地方政府的合作,截至目前,上述两类项目的运营效果还不错。”上述负责人对《投资者报》记者说。
未来靠加大实质创新
只是,转型非在旦夕。
“2013年起,我们就主动压缩管理规模,着力推动业务创新与转型。”伴随着行业从高速增长进入“深耕细作”,在全国经济下行的背景下,传统的融资和借助通道做大规模的模式迎来挑战,培养“实质性创新”能力迫在眉睫。
2015年,长安信托将更大精力转向对创新的研究。
“降低目前以资本市场为主的主动管理型产品对我们而言是一个难得的思考机会,信托公司在主动创新与管理上,需要更深入的研究与学习。”
长安信托表示,目前公司成立了诸多创新小组,邀请同业专家举行内部学习会。
“对于未来,我们还是非常有信心,只有强化了自身的能力建设,才有可能在全行业创新转型的过程中跟上形势,为支持实体经济贡献更多,也为合格投资人提供更多的优质金融产品。”长安信托方面表示,未来5年公司将把精力重点放在推动业务结构优化、重塑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构建核心竞争力等方面,自上而下推动战略转型。不过,长安信托的转型和创新到底效果如何仍需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