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福建省全要素生产率低下成因探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福建省全要素生产率低下成因探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利用索洛残差法测算了中国和福建1996—2010 年的全要素生产率,结果发现福建的全要素生产率在很多年份里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4年至今福建的全要素生产率更是稳步下降。福建全要素生产率低下的成因主要有:(1)科技投入总量和相对量长期偏低导致技术进步缓慢;(2)R&D投入的转化率只有6.4%,致使生产效率难以改善;(3)企业规模偏小无法获得规模效应,使劳动生产率低下。福建急需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打造多层次多模式的规模经济效应。

关键词:福建省 索洛残差法 全要素生产率 成因

中图分类号:C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4-219-03

一、前言

罗伯特·M·索洛(Robert Merton Solow)认为,在完全竞争、规模报酬不变和希克斯中性的假设下,全要素生产率(TFP)是总产量与全部要素投入量之比,它是衡量单位总投入量的生产率指标,是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率。它是由技术进步而产生的,是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作用的综合反映。全要素生产率由于其具有综合性特点,经常被世界银行(WB)、经合组织(OECD)等国际机构作为考察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内容。如世界银行认为,在1978—1995年全要素生产率是我国经济增长最主要来源{1}。在我国,有很多学者对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估计中国整体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和估计省市区域或部门的全要素生产率两方面。如张军和施少华对1952—1998年中国经济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在改革前,中国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波动很大,但是在改革后,中国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有了明显的提高{2};王兵,吴延瑞和颜鹏飞运用SBM方向性距离函数和生产率指标测度了中国30个省份1998—2007年的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结论是中西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均低于东部地区,资源环境因素对各省份全要素生产率的排名具有显著的影响等{3};王永康和叶先宝利用索洛残差法对1952—2005年福建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及其指数进行测算,发现1979年以前福建全要素生产率波动很大,但在20世纪80年代全要素生产率有了很大提高并趋于稳定{4}。魏下海对1979—2006年的福建省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估算,发现福建省全要素生产率在80年代高位波动,90年代则是微增趋势,1999年后对经济增长贡献趋弱{5}。国内学者的研究大部分关注的是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方面,到目前为止,还不曾有人对全要素生产率低下成因进行探索。本文利用索洛残差法,估算出我国和福建省1996—2010年间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增长率,随后实证探索福建经济发展中全要素生产率低下的形成原因,总结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不足,为制定更有针对性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经济结构的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二、全要素生产率模型建立

索洛残差法是估算出总量生产函数后,采用产出增长率扣除各投入要素增长率后的残差来测算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在规模收益不变和希克斯中性技术假设下{5},全要素生产率通常采用两要素(1)式估算:

三、数据处理及计算结果

本文采用中国和福建省的《统计年鉴》和《科技统计年鉴》等公开出版物的1996-2010年数据为样本。各项数据以1996年为不变价格,真实的产出Yt以每年GDP的减缩指数(又称平减指数,GDP 缩减指数=现价GDP/不变价GDP)对每年实际GDP进行调整,这可以剔除价格变动影响因素,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GDP走向;劳动投入Lt可从从业人数统计数据得出。但资本存量Kt是直接或间接构成生产能力的资本总存量,传统的方法是用永续盘存法测算:

Kt=It/Pt+(1-δt)Kt-1 (5)

其中,It为t年的当期价格计价的实际固定资产投资额,Pt 是t年的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δt为折旧率。根据我国国情,本文采用文献{6}的综合折旧率5%。关于基期资本存量K0的确定,很多学者采用估算得出,但是由于估算方法不一致,估算的结果差异很大,如何枫以1953年为基期估算我国当年的资本存量为GDP的3.487倍;胡鞍钢则以1978年为基期,推算出当年资本存量是GDP的1.5倍等;王金营(2001),张军扩(1991)和蒋晶晶(2011)等学者则采用美国学者珀金斯(1989)的假定:基期资本存量为当年GDP的3倍,本文也采用这一假定。Kt为t年的实际资本存量,Kt-1为t-1年的实际资本存量,假定基年资本存量K0为当年实际GDP的3倍{6}。

首先,利用(5)式计算第t年的实际资本存量Kt,然后利用样本数据对(3)式进行回归分析,可测算出全要素生产率A及其增长率ΔA/A,见表1,其变化趋势如图1和图2。

图1显示,与我国的平均水平相比较,福建的全要素生产率只在1999—2005及2010年共8年比我国的平均水平稍高,其余样本年份都是在等于或低于我国平均水平下运行的。1996—2010年,福建省的全要素生产率经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96—2003年的上升阶段,全要素生产率从1996年的0.858上升到2003年的最高峰值1.081;第二阶段则是下降阶段,2004 —2007年,全要素生产率步入缓慢下降阶段,2007年后,则出现急剧的下滑,全要素生产率从2007年的1.039几乎是垂直地下降到2010年的0.911。

图2的福建GDP增长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比较可以发现,福建的全要素生产率并不能够与GDP同步增长,从2001年开始福建GDP增长率基本上是稳步增加,直至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才开始下降,2009—2010年又开始上升。但全要素生产率不仅不能够与GDP同步改善,其增长率从2002年开始却是稳步下降,只在2008—2009年有所上升,2009年后又开始下降!这说明福建GDP的增长并不是由于生产率提高取得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很弱,GDP的增长也不是必然能够带动全要素生产率同步增长。

四、福建省全要素生产率低下的成因探索

全要素生产率是用来衡量生产效率的指标,它有三个来源:一是技术进步;二是效率的改善;三是规模效应{7}。因此,福建省全要素生产率低下的形成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是由以下三个因素引致的:

(一)科技投入总量和相对量偏低导致技术进步缓慢

首先,福建省的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投入总量和相对量偏低。科技投入包括投资总量和相对量,前者可以用福建省科技经费投入总量表明,后者可以用人均科技经费或科技经费占GDP比重等来衡量。一般地,采用相对量更有意义。我们知道,R&D经费及其占GDP的比重是国际上公认的反映科技投入规模和水平的重要指标,它可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投入强度以及科技创新能力。近几年,我国R&D经费投入的增速都在20%以上,体现了我国政府努力推动自主研发和自主创新。但是,福建省的R&D经费投入比重明显偏低,1996—2010年,福建省R&D经费投入占GDP比重年平均只有0.65%,几乎是全国R&D经费投入占GDP比重年平均1.13%的一半,与发达国家的平均2%~3%相比差距更是巨大,具体数据见表2。

另一方面,1996—2010年,福建省的人均R&D经费年支出146.6元,人均科技经费年支出280.4元,也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79.9元和344.8元(见表3)。

其次,福建省的科技人才投入总量和相对量也偏低。虽然在2009—2010年福建省每万人中拥有的R&D人员和科技活动人员比全国平均水平略微多些(见表4),但是,在1996—2010年的整个样本期间,福建省的每万人中有R&D人员年平均为9.2人,有科技活动人员年平均为23.7人,两者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0.1人和29.4人。

显然,与发达国家相比,甚至与我国的平均水平相比,福建省的科技投入总量和相对量长期都偏低,这严重影响科技人才队伍的培养和科技信息平台的建设,影响科技中介机构的设立,也影响科技风险资金的投资等,进而必然影响资金的投资效益,最终影响技术创新、技术进步,导致生产率低下。长此以往,必将使福建省的科技发展根基不够坚实,原始的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

(二)R&D投入转化率低导致生产效率难以改善

美国学者Branstetter.L认为技术知识存量是以往研究开发所产生的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它可以用以下类似生产函数的形式表示{8}:

(6)式中,A表示技术知识存量,Rt表示t年的R&D投入,Jt 为t年的技术引进。则技术知识存量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是:

其中,B是技术知识存量转化为全要素生产率的能力。β和1-β分别表示技术知识存量生产过程中R&D投入与技术引进额Jt的密集系数。它们的大小反映R&D投入与技术引进受重视程度。h是生产技术知识存量时的规模报酬,h>1表明规模报酬递增,h

把1996—2010年福建的全要素生产率、R&D投入与技术引进额Jt(由于福建没有单独统计技术引进额,故以技术合同成交额代替)的数据代入(7)式,通过高斯—牛顿迭代法,用泰勒级数展开式近似地代替非线性回归模型,经多次迭代,使回归系数不断逼近非线性回归模型的最佳回归系数,可以估计得到使原模型的残差平方和最小的参数收敛值如下:

(8)式中,系数β=0.23和1-β=0.77,它们分别是技术知识存量生产过程中R&D经费投入与技术引进额Jt的密集系数,说明相对于研发的R&D经费投入,福建省更加重视技术引进,毕竟技术的引进可以直接用于生产,直接产生效益,而研发投入何时产生效益以及产生多大效益都是一个未知数。而h=1.12说明当前福建省R&D投入与技术引进对技术知识存量具有规模经济特性,进一步加大R&D投入与技术引进可以发挥规模经济效应,更加快速地提高福建省的全要素生产率。B=0.067则表明福建省的技术知识存量转化为全要素生产率的效果差,转化率只有6.7%。说明福建省有很大部分的科技成果处于闲置状态,没有能够转化为生产力,为GDP带来增长。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笔者以为主要是由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1)科技成果与市场脱节,不能满足实际市场需求;(2)缺乏技术市场中介和经纪人才,科技成果推广应用难以进行;(3)缺乏技术市场交易平台,造成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科技成果需方不能知道;(4)没有建立合理的科技成果评估标准和利益分配机制,供需双方在成果的价值和利益分配上分歧过大,使成果转化时间漫长甚至失败;(5)缺乏风险投资基金,使企业不敢或者无资金投资于新的科技产品等。

显然,正是因为R&D投入转化率低致使福建省更注重技术引进,轻视科技投入,最终使生产效率难以改善。

(三)企业规模偏小无法获得规模效应

规模效应又称规模经济效应,它指适度的规模所产生的最佳经济效益。由于企业在生产规模适度扩大后,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和经营管理费用就会下降,这就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实力,提高了生产率,增加了经济效益。近几年,虽然福建省的企业规模逐年在不断发展壮大,但是,如果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较,福建省的企业规模明显偏小。以《统计年鉴》中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例,2010年,福建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单位总资产只有全国平均的63.8%,单位固定资产净值、单位总产值、单位利润和单位缴交的税金也都分别只有全国平均的59.4%、73.8%、77.9%和57.7%。但在单位从业人员指标上福建省平均每个企业比全国平均多吸收3.4人,这却恰恰说明了福建省劳动生产率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0年,福建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个从业人员创造的总产值和利润分别是53.19万元和4.33万元,而全国平均每个从业人员创造的总产值和利润则分别是73.19万元和5.56万元,显然福建省的劳动生产率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七成多。

五、结语

本文首先利用索洛残差法测算了中国和福建的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增长率,结果发现福建的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增长率在很多年份里都是在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下运行的,2004年至今,福建的全要素生产率更是步入快速下降通道。接着探索了福建全要素生产率低下的成因,发现造成当前全要素生产率低的主要原因有:(1)长期以来福建省科技投入总量和相对量偏低导致技术进步缓慢;(2)技术知识存量转化为全要素生产率的转化率只有6.4%,福建省重引进,轻投入,最终使生产效率难以改善;(3)通过比较研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单位总产值等指标,发现福建企业与全国的平均规模有很大差距,显示了福建企业规模偏小无法获得规模经济效应,致使劳动生产率低下。

根据以上分析,笔者以为,福建省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保持经济可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就一定要努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可从将以下三点作为着力点:

第一,加大科技投入的总量和相对量。科技投入是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物质基础,是技术进步和生产率提高的根本保证。通过立法规定每年的财政科技支出占GDP一定比重,通过政策、税收等优惠吸引企业、个人以及各种社会组织的科技投入,形成全社会、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格局。把培养和引进科技人才作为基础性的战略任务,通过出台一系列人才优惠政策和措施,打造人才高地。

第二,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建立和完善科技成果产业化服务体系,设立专门的科技成果转化和服务机构,搭建技术市场交易平台,培养市场中介,培训一批高素质的技术经纪人队伍,完善风险投资机制,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使科技成果更多更快地转化为生产力,达到最佳的转化率。

第三,编制福建省总体规划时,要充分考虑产业规划,打造区域相关项目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形成规模经济效应。大力组建企业集团,做大做强一批龙头企业,使企业生产经营大型化和国际化。引导促进企业间联营联合,深化产业分工,降低研发、设计、采购、生产和销售等各环节的协作成本,建立纵向分工、横向协作的新型产业链体系,提高企业的专业化水平和技术档次,形成多层次多模式的规模经济效应。

注释:

{1}World Bank.China 2020:Development challenges in the new century[M].Washington D C:The World Bank,1997.

{2}张军,施少华.中国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变动:1952-1998[J].世界经济文汇,2003(2).17-24

{3}王兵,吴延瑞,颜鹏飞.中国区域环境效率与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增长[J].经济研究,2010(5):95-109

{4}王永康,叶先宝.福建省全要素生产率计算与分析1952-2005年[J].华东经济管理,2007(4).4-7

{5}魏下海.福建经济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及经济增长源泉分析1979-2006[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48-54

{6}蒋晶晶,冯邦彦.广东省要素投入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分析[J].广东商学院学报,2011(1).76-82

{7}陈春花.中国企业的下一个机会[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8}Branstetter.L,Sakakibara.M Japanese Research Consortia:A Microeconometric Analysis of Industrial Policy[J].Journal of Indian Economics,1998,(46):207-233.

{9}金雪军,欧朝敏,李杨.全要素生产率、技术引进与R&D投入[J].科学学研究,2006(10)702-705

(作者简介:黄浩,集美大学财经学院投资系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统计方法与应用 福建厦门 361021)

(责编: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