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剑川海门口遗址综合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剑川海门口遗址综合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本文通过对剑川门口遗址三次发掘的遗存进行梳理,运用考古地层学、类型学的方法比较,并得出科学的检测结果,对剑川海门口遗址进行遗存、分期、年代等方面的综合研究

【关键词】海门口 地层 木桩柱 铜器 分期 年代

【中图分类号】K8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5-0006-04

一 前言

剑川县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大理白族自治州的北部,横断山脉中段。县城所在地金华镇海拔2190米,南距大理约126公里。

海门口遗址位于剑川盆地南部甸南镇海门口村西岸北约1公里处的剑湖出水口南部,总面积约100000多平方米,剑湖水由海门口流出后,流入黑潓江,后流入澜沧江。

遗址曾于1957年和1978年两次发掘。第一、二次考古发掘工作,已使该遗址的价值凸显出来,但也留下许多遗憾。第一次清理出土的文物没有明显的地层共出关系,出土物混乱。第二次发掘工作,发掘地靠水边,坑内渗水严重,多数时间是在水下作业(当时无抽水机)。1978年的发掘工作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只是后人简单地写了一个发掘清理报告。①

2000年云南省博物馆、省考古研究所召开的“云南青铜文化与中华文明的关系研讨会”,与会的专家学者都达成了一个共识,要解决这个“重大课题”离不开海门口遗址,并在研讨会上呼吁有关考古部门联合进行海门口遗址第三次考古发掘工作。

国家文物局于2007年12月批准对海门口遗址进行第三次考古发掘,项目由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负责,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文化部门组成联合考古队,于2008年1月8日起正式开始发掘,至5月25日发掘工作结束,完成发掘面积1395平方米。②

海门口遗址2008年第三次发掘面积大,出土遗迹、遗物丰富,地层清晰可靠,是一处从新石器时代晚期直至青铜时代的大型水滨木构干栏式建筑遗址。出土的铜器和铸范,以确切的地层关系证明该遗址为云贵高原最早的青铜时代遗址,滇西地区是云贵高原青铜文化和青铜冶铸技术的重要起源地之一。本次发掘被国家文物局评为中国“2008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二 遗址范围

查清遗址范围,工作难度较大,但这是研究海门口遗址最基础的工作。第二次发掘(1978年)期间,发掘者做了这个工作,从布方地向北1公里范围内共布探方12个,此次工作者的情况,没有留下任何资料。第三次发掘在河东岸边布了DTTG1探方,至深度310厘米处发现黑色淤土,不见遗物出土。从各方面判断,古河道的可能性较大,南部区为1978年发掘点,其南部60米区间均有木桩分布。北边的AT2115、AT2121内均有桩分布,其南北间距达到350米;东部到海尾河河道中部,西部探方AT0303在环海公路东部,AT0303地层和其他探方一样,范围内有木桩分布,东西距离达到约120米。公路以西部分,2009年7月,陕西龙腾勘探有限公司对遗址环海公路以西范围进行勘探,发现有木桩、遗迹分布,勘探面积约85000平方米,确定有文化堆积区域达50000平方米。③

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计算,有木桩分布的范围为:西至环海公路以西,南北长350~400米,面积约为20000~25000平方米。海门口遗址的分布范围是:东至海尾河,南至海河公路交会处以北50米,北至烟站育苗圃北端,西至公路以西约150米,总面积为100000多平方米。

三 遗址地层堆积

遗址地层能否清晰划分,关乎今后研究工作的成败。发掘者考虑其地层堆积的完整性,将第一批探方布在A区靠海位置。掌握解决渗水的方法、措施,才能划分出各地层堆积,第三次发掘的地层清晰可靠。

第1层为褐色耕土层;第2层为红褐色土层;第3层为灰砂灰土层;第4层为褐色泥土层;第5层为灰白色土层;第6层为褐色土层;第7层为青灰色土层;第8层为灰褐色土层;第9层为黄灰色土;第10层为黄褐色土。层下为青灰色泥土,即生土层。④

1958年清理的地层,文化层(第3层)只有8~10厘米,第1、2层厚160厘米,可以看出它的地层划分不细致,划大地层,出土的早晚器物混杂。⑤ 1978年发掘地层划分为四层:第1层为堆积土;第2层是原耕土层;第3层是灰砂灰土层,厚15~30厘米,含陶片、石器、铜器、铁器等;第4层是灰泥堆积层,厚60~70厘米。⑥ 可以知道,第二次发掘的第1、2、3层基本和第三次发掘层位相一致;第4层厚60~70厘米,只分为一层,原因可能是水位较高,无法进一步细分;它的第4层可能包含了第三次发掘的第4~10层,包含物也如此。目前,第一、二次发掘出土遗存,其所属年代已可以区分。

四 木桩柱的性质和层位关系

第一、二次发掘清理均出土了大量的木桩柱和横木,有的桩柱上还有榫口保存。第二次发掘还出现了一件铜斧砍在横木上的迹象。据此现象分析,第一、二次发掘均将这些木桩柱判断为“干栏式”房址桩柱,只是对房子的构件有不同意见。第一次发掘认为房址一半在水中,一半在陆地,⑦ 第二次发掘认为这些房址是在水中,但都没有一座可以编号的房址。对于房址的大小、形状及其他方面认识均不清楚,没有有力的证据加以说明。

第三次发掘,共清理木桩柱约4000根,长的2米多,短的只有10~20厘米,粗的有38厘米,最细的约有5厘米。从木桩的加工及外形加以区分,可分为四种。第一种:直径稍小的圆形木桩;第二种:剖成几丫后进行加工的,其断面呈三角形或长方形;第三种:将圆木外加工(砍削)成多边形的;第四种:直径较大的圆木,周围加工(砍削)光滑或凿有榫口。以上四种木桩底部均砍削加工成尖状,以便木桩下打时顺利一些。⑧

发掘者在清理过程中,仔细在这些密集的桩柱间的空地上刮找,没有发现踩踏面和活动面,在地层中只发现一些有木骨痕的红烧土块,出土一些木构件(带榫口的),如门销、门转轴。还发现一些长方形的木梁架,保存情况较好。发现房址F1、F2,桩柱排列规律,转角处呈直角,形状呈长方形。据此,我们可以判断房子是“干栏式”,形状呈长方形,上部的挡墙可能是木骨泥墙,房子的顶部还不能准确判断。遗址区在那个时代地表应为沼泽,从第10、9、8层中可发现大量的未腐烂的草类及根系,“干栏式”的房子能起到防潮的作用。

木桩柱的层位关系在发掘过程中是比较难判断的,很多木桩在第4层下就露出,少量的在第3层下就可以看到;横木在第7、6、5三层中较多。仅仅靠层位关系还不能把握木桩的早晚关系,在工作中结合叠压和打破关系的判断,可以大致将上述四类木桩的早晚关系进行判断。第一种为早期木桩,其对应的地层为第9、8层下露出;第二种木桩延续时间较长,为中期及偏后一些,与之对应的层位大致为第7、6层;第三、四种木桩为晚期,特别是第四种木桩是遗址上最晚的木桩,它们对应的地层是第5、4层。

五 出土铜器

第一次发掘出土铜器14件⑨,第二次发掘出土铜器12件⑩,其中1件还砍在一木桩上,第三次发掘出土铜器18件11。第一、二次的26件铜器出土地层不清,第三次的18件铜器出土地层均较明确。三次出土的器类有斧、钺、锛、凿、镯、刀、鱼钩、残块等。徐学书《关于滇文化和滇西青铜文化年代的再探讨》12一文认为,剑川海门口的年代为“西汉吕后至武帝前期”,也就是西汉早期。李晓岑、韩汝玢《云南剑川县海门口遗址出土铜器的技术分析及其年代》13根据海门口铜器的金相分析,认为“存在铸造、热锻、热锻后冷加工等多种方法,说明当时金属制作技术是比较进步的”。因而把“剑川海门口遗址出土铜器的年代,推定在春秋晚期”。以上两种意见是在第一、二次清理发掘没有地层关系或地层被扰乱情况下得出的,尤其是铜器,没有科学的地层依据,很难作出科学判断。

北京大学吴小红教授和崔剑锋博士检验了第一、二次发掘的10件青铜器的合金组成和金相组织,发现所有的器物内部都含锡,按照含量大于2%为锡青铜计,共有6件锡青铜,其中3件含量大于10%,一件铜锥的含锡量高达19%。这样看来,这时期的青铜器中含有的锡应该是属于人为加入的,此时已经掌握了锡的加入可以改善铜的性能。另外,金相检验发现青铜器中有四件青铜是热加工(通常是热锻打)的,其中有两件含锡量大于10%,这样含锡量的青铜器最适合热加工,因此也说明当时人们掌握了锡青铜的一些加工特性。由此可以肯定的说明剑川海门口遗址已进入了青铜时代。这些锡青铜的金相组织表面其内部所含杂质较少,这一点说明当时人们使用氧化矿金相冶炼。但是铜镯样品含有2%的砷,可能是使用铜砷共生矿或者含砷的氧化铜矿炼铜的结果,说明当时先民掌握的冶炼技术相对原始,这也是其处于早期青铜时代的特征。14 吴小红教授和崔剑锋博士对遗址出土的9件铜器进行了铅同位素研究,7件是普通铅,2件是高放射性成因铅。海门口遗址普通铅的矿料来源都应该是本地。15

六 各期特征及分期

遗址的第10、9、8层,不出铜器。陶器以夹砂黑灰陶为主,其次是夹砂灰陶,还有泥质磨光黑陶,多数器物口沿都经磨光。纹饰以刻划纹为主,还有戳印及磨光,纹饰有三角、波折、方格、“《”形、水波、乳钉等。陶器的火候较高,器型有三型(A、B、C)侈口罐、两型(A、B)侈口短颈罐、侈口卷沿罐、带耳罐、钵、圈足器、纺轮等,器型相对较小,陶器均为手制。三层中还出土不少石器,主要有斧、刀、凿、锥、二型(A、B)镞等。作物有稻、麦等。房址一座,为长方形“杆栏式”。三层中的出土物差别不大,为一组地层组。

遗址的第7、6层,第6层出有铜器。陶器以夹砂灰陶为主,黑灰陶次之,其次是红褐和灰褐陶,少量泥质陶,部分器物口沿和器表还经磨光;纹饰较少,有戳印点线和乳钉,出现用红彩绘制的彩绘陶,陶器火候也较高,器型有两型(A、B)侈口罐、侈口短颈罐、侈口卷沿罐、两型(A、B)长颈罐、四型(A、B、C、D)双耳罐、敛口罐、钵、盆、匜、纺轮等,有的器型较大,陶器均为手制。出土的石器较多,有斧、二型(A、B)锛、刀、二型(A、B)凿、镞、锥、研磨器、有孔器等,铜器有凿、镯、锥、铜块。作物有稻、麦、粟等。房址一座,为长方形“杆栏式”。两层的出土物差别不大,为一组地层组。

遗址的第5、4层,出有铜器。陶器以夹砂灰陶为主,红褐和灰褐陶增多,其次是黑灰陶,出现少量红衣陶,纹饰有乳钉纹,陶器火候变低,器型有两型(A、B)侈口罐、侈口短颈罐、长颈罐、两型(A、B)双耳罐、带流罐、缸、纺轮、两型(A、B)钵、匜、网坠等,陶器均为手制。出土石器较多,有斧、二型(A、B)锛、刀、凿、锥、二型(A、B)镞、范等;铜器有锥、凿、刀、镯、镞等;骨器有镯、镞、锥等。作物有稻、麦、粟等。粗大木桩柱较多。两层的出土物差别也不大,为一组地层组。

遗址的第3层,出有铁器。陶器火候较好,均为轮制器,器型有宽沿釜、三型(A、B、C)盆、侈口卷沿罐、直口罐、管状网坠、瓦片等。可将其定为一组地层组。16

由此,遗址地层从上至下可分为四个地层组。

第四地层组与第三地层组之间陶器的陶色、纹饰和器型都发生了较大变化,第三组地层开始出现铜器。两地层组较明显为不同时期的堆积,将第四地层组定为海门口遗址一期。第三组地层与第二组地层间,陶器器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红褐和灰褐陶数量猛增,还出现了红衣陶,将第三组地层定为海门口遗址二期。第二地层组和第一地层组间变化显著,第一地层组的陶器均为轮制,已进入铁器时代;将第二地层组定为海门口遗址三期,第一地层组定为海门口遗址晚期。

表1 剑川海门口遗址分期对应表

分期 地层组 对应层位

第一期 第四组地层 10、9、8

第二期 第三组地层 7、6

第三期 第二组地层 5、4

晚期 第一组地层 3

“干栏式”的建筑和陶器、石器、农业都具有十分独特的风格,同意将这一考古学文化命名为“海门口文化”。

七 遗址年代

海门口遗址1957年出土的木桩做出的碳十四测定数据为距今3115年±90年,17 1978年第二探方内出土木桩碳十四测定数据为距今2595年±75年。18 距今2595±75年的数据,作为海门口遗址早期阶段晚的年代数据是可以成立的。第三次发掘的年代测定数据见表2:

表2 剑川海门口遗址C14年代测定数据表1920

实验室编号 样品 样品原编号 C14年代(BP) 数据来源

BA081094 植物种子 2008JHDT1304(5) 3000±35 北京大学第四纪年代测定试验室

BA081095 植物根茎 2008JHAT2121(5) 2200±35 同上

BA081096 炭化麦 2008JHAT2002(6) 2435±35 同上

BA081097 炭化植物 2008JHDT1005(6) 3020±35 同上

BA081098 植物纤维 2008JHDT1304(6) 3075±35 同上

BA081099 炭化稻 2008JHAT2003(6) 2930±35 同上

BA081100 炭化粟 2008JHAT2003(6) 2940±35 同上

BA081101 炭化粟 2008JHDT2003(7) 3550±40 同上

BA081102 植物根茎 2008JHAT2505(7) 3205±35 同上

BA081103 炭样 2008JHDT1205(8) 3605±40 同上

BA081104 炭样 2008JHDT1005(9) 3345±35 同上

BA081105 木棍 2008JHDT1004(9) 4210±35 同上

BA081106 植物根茎 2008JHDT1003(10) 4485±35 同上

注:以上相关数据由北京大学考古实验室提供。

年代依据第一次、第二次发掘的C14年代数据和与周边遗址、器物进行对比和综合研究,得出海门口遗址三期的年代范围。第一期的年代大致是距今5000~3900年,属新石器时代;第二期的年代大致是距今3800~3200年,属云南青铜时代早期;第三期的年代大致是距今3100~2500年,属云南青铜时代中期。21

依据第三次发掘标本测定的以上两组数据作进一步分析,发掘者通过对遗址地层的清晰划分和测年样品的科学采集,使得出的结论令人信服。遗址的C14年代测定数据已超过30个,用一年生作物做的第二组数据,经过树木年轮校正后更为接近真实。年代从距今3800~2400年,跨度达1400年;遗址在距今3000~2600年期间,无文化堆积,地层存在缺失。细化后,一期的年代为距今4000~3800年,为云南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二期的年代为距今3700~3200年,为青铜时代早期;三期的年代为距今2600~2400年,为青铜时代中晚期;遗址的晚期堆积年代为宋、元、明时期。一期和二期之间发展较为紧密,有连续性;二、三期之间有约400年的缺环,发展有间断。虽然有间断,但遗址的文化发展是一脉相承的。

八 与周边文化关系

海门口遗址一期出土了少量点线纹组合纹饰陶片是周边地区典型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云南)纹饰陶片,如永平新光遗址22、大理银梭岛遗址一期23、宾川白羊村24、永仁磨盘地25、元谋大墩子遗址26 均出这一类纹饰陶片;陶器上装饰的刻划组合纹饰和楚雄永仁菜园子27、兰坪马鞍山遗址28出土陶器上的刻划组合纹饰极其相似,菜园子房址的形状和构建也同海门口的较相似;出土的两面划槽成孔的石刀和昌都卡若遗址29 出土的一致,两面划槽成孔的石刀在剑川县以南地区至今还未发现。海门口遗址二期的陶系发生变化,以灰陶为主,双耳、彩绘双耳器最具代表性,这与甘青地区青铜时代的齐家、辛店文化303132 中常见的双耳陶罐形制相近;麦、粟等种植农业可能也和甘青地区有关,表明这一时期海门口文化与西北地区的齐家、辛店等文化有关系。遗址三期出土陶器和鳌凤山墓地33 的有相似之处;纺轮、陶片制网坠、陶支座和银梭岛遗址34 四期出土的相似,海门口遗址三期,受到了来自南方银梭岛文化的影响。

以海门口遗址为代表的考古学文化,主要分布在剑川和相邻地区,东界可达楚雄永仁。

九 小结

本文通过对海门口遗址多方面的研究,获得以下初步认识:(1)基本掌握了海门口遗址的核心区规模和分布范围。(2)海门口遗址考古学文化的框架已基本构建。(3)“海门口文化”的性质清楚,其来源也基本清晰,主要受到了西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青铜时代早期文化的影响。(4)木桩柱的发展变化和期别变化是相对应的。(5)稻、麦、粟等多种作物种植农业,是“海门口文化”的一个重要因素。(6)海门口遗址第三次发掘出土的铜器和铸铜石范,以确切的地层关系证明了该遗址为云贵高原最早的青铜时代遗址,滇西地区是云贵高原青铜文化和青铜冶铸技术的重要起源地之一。

在得出上述认识的同时,尚有一些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1)4000余根木桩柱和横木,每一根的功能、层位、年代或期别的判断,难度极大。今后对这些木桩柱的保护,也将面临挑战。做好这些工作,将有利于“海门口聚落”遗址研究的进一步开展。(2)虽然初步勾勒出了海门口遗址的分布范围,但因发掘区域较小,对遗址功能区展开研究,尚缺乏系统资料。

注 释

①⑥⑩肖明华.云南剑川海门口青铜时代早期遗址[J].考古,19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