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剑川县白族调相关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剑川县白族调相关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剑川白族调不仅是白族人民的歌唱艺术形式,而且也是剑川白族人民生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剑川县白族调的来源、创作背景、艺术特点、社会功能以及发展状况的分析,总结出白族调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发展趋势以及今后发展中的再创作问题进行探究。

关键词:剑川白族调;价值意义;现状与发展

一、剑川白族调的来源

(一)生产、生活的结晶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生产劳动始终扮演着主线,始终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变革,不断地推动着历史的前行。音乐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白族调也同样如此它源于白族人民的生产生活,贯穿于白族人民的衣、食、住、行是白族人民日常生活的集中体现。

(二)源于心声

剑川白族调是一种语言的艺术和情感的艺术,通过歌唱的形式实现语言的交流以及情感的表达。在白族调的对唱中实现了情感的抒发、感情的交流。通过数代白族儿女的演唱、传承,如今留下的调子不仅成为了不同时代白族人民心灵世界的真实写照,而且也是无数白族儿女思想感情的真实流露。

(三)发祥地

主要起源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而在大理州又主要分布在大理、洱源、剑川、鹤庆等县,其中又以剑川的白族调最具有代表性,从而剑川又有了“白曲之乡 ”的美誉成为白族调的重要发祥地。在剑川县白族调又主要分布于石龙、羊岑、东山等地,从而这些乡镇的白族调也最为流行久负盛名。

二、剑川白族调的艺术特色

(一)创作特点

1、题材广泛, 内容丰富

有劳动为题材的(插秧,播种,开荒)如秧鸡调,插秧曲等;夫妻生活的如《鸿雁带书》;此外还有送别的《出门调》;男女爱情为主题的如《风吹十里桂花香》《男是青松女是杉》等;描述礼仪道德的《劝赌调》《母鸡抱鸭》等等。

2、同曲不同词

白族调歌名大多数以该歌曲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来定歌名,通过歌名我们就可以大概的了解这首歌曲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同时白族调主要通过不断地改编歌词来增加其曲目,使其得到不断的丰富,也就是说白族调主要是以同曲不同词来增加其曲目。

3、即兴创作

白族调主要是白族人民在生产生活中进行创作的,出现在田间地头,而不是像专业歌曲一样进行专业化的要求。劳累的时候哼两声,生气的时候骂几句,高兴地时候说说笑笑再与固定的白族曲调一合,新的白族调曲目也就从此诞生。

4、歌词结构特征

剑川白族调讲究唱词格律采用传统的山花体诗歌格律“三七一五”即三个七字句和一个五字句构成一节歌词。而且短歌一般分为上下两阕, 上阕的第一句有时是三个字的韵头起韵。有时在白族调的演唱中还会出现唱词的变体但大多数的格式基本不变。

(二)独特的伴奏乐器

伴奏主要以龙头三弦为主,但有些白族调也采用唢呐、月琴为伴奏乐器,在剑川白族人的生活中有着弦子无品的说法。也就是说用三弦为演唱者伴奏时每个弹奏者所弹的旋律都会有差异,只要能应和演唱就行,从中我们就可以深切的体会到伴奏旋律的多样性。但所弹的旋律都以民族调式中的五声羽调式为主,非常具有民族特色,同时也可以说得上是白族民间音乐的典型象征。

(三)演唱形式的多样化

独唱:曲目大多都具有伦理道德的色彩如李福元演唱的《剑川海东调》它以独唱的形式进行,而且以唢呐为伴奏乐器,音域宽阔,具有绵长嘹亮的特点,主要讲述劝学上进的思想,不断地催人奋进教育着广大的白家子弟,具有很强的教育性。

对唱:主要讲述男女之间的爱情故事,剑川县有着“歌王”“歌后”之称的姜宗德、李宝妹所唱的《风吹十里桂花香》《男是青松女是杉》《相遇半山坡》等,都是通过对唱的形式来完成爱情故事的讲述。

合唱:白族调合唱的曲子一般较少而且为齐唱的形式没有多声部的音乐织体,一般用于迎宾和宴请时演唱。合唱的形式大多出现在调子的最后一句,或是以一领众和的形式出现。

三、剑川白族调存在的功能和意义

(一)文化传承功能

通过先人遗留下来的白族调,后人可以了解到前人的思想意识、历史、等等,例如在传承遗留下来的《泥鳅调》中人们就可以深切的看到我国抗日战争时期的社会历史,人民不敢走出家门,东躲,过着背井离乡的生活,在这首调子中形象的把在战争中受苦的人民比作水草下的鱼,有苦难说过着心惊胆战的生活。不仅是战争时期我国劳动人民的真实写照,而且也是我国战争时期革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一种特殊的历史文化记忆方式。

(二)思想感情的表达

白族调如同傣族的葫芦丝音乐,它不仅是人们思想感情表达的媒介,而且也是白族青年男女爱情表达的桥梁,同时也是白族男女牵线的红娘,所以在传统的白族人生活中有着“不会唱调子找不到媳妇”的说法,所以每年的八月份位于剑川的白族人民都会举行浓重的石宝山歌会,因此大理白族自治州各个地区的白族同胞都会聚集于此引吭高歌,从而通过歌声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三)生活娱乐的功能

在以前的白族人民生活中白族调几乎是白族人民的家常便饭,屋内屋外、田间地头都随时可以听到,通过演唱的形式来传达幽默风趣的故事,实现长距离的交流,最终达到身心的放松。不仅如此听众在聆听别人演唱的过程中也得到了教育和痛苦的解脱,从而让白族调的演唱成为了一种娱乐性的活动。

四、剑川白族调发展状况

(一)有利条件

物质生活的提高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文化艺术的繁荣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为剑川白族调的传承保护给予坚强的后盾;文化教育程度的提高:有利于白族调相关文献的翻译,极大地促进了白族调在全国以致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有利于人们对白族文化的了解。音乐人才的培养则加快了以白族调为代表的民间音乐的收集传承和保护以及二度创作,促进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有利于民族大融合,有利于国内外的音乐文化交流;“申遗”:剑川白族调如今已经通过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请,不仅得到更多人的关注而且得到了政府部门的有效保护和政策支持;传承人的培养:当下通过白族调传承人的培养使剑川白族调得到了有效的传承,剑川当地白语教育和白族调培训班的出现更是加快了白族调的传承与保护。

(二)不利因素

白语的局限性:白语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局限性使白族调只能以一种口头传承的形式遗留下来,所以在传承的过程中大批优秀的作品出现被遗失的情况或出现了变异的情况,有些作品失去了它原有的精华从而使原有的作品无法有效完整的保留下来,很不利于传统白族调的保留;流行音乐的兴起:使许多的白族年轻人忽视了本民族的音乐,盲目的热恋于流行音乐,从而导致了如今会唱白族调的年轻人愈来愈少,白族调的传承情况很不乐观;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剑川县属于偏远山区经济相对落后,人们为了提高生活水平努力地发展经济忽视了本民族民间音乐的保护。田间地头已经几乎听不到白族调的声响,不仅如此白族调的各种功能也在不断地减弱,不断地出现商业化,从田间地头走上了商业化舞台,很不利于白族调原有精华的保留。

五、创新思路

(一)音乐本体的创作

横向旋律走向的不断发展,剑川白族调旋律乐段简短单一。通过和声功能的进行使其不断扩充、发展和完善,从而成为具有很高艺术性的音乐作品。

纵向和旋的使用和多声部织体的编排:剑川白族调为单声部音乐,缺乏层次感和立体音乐色彩,通过多声部的创作可以使白族调由独唱、对唱、齐唱过渡到重唱与多声部合唱,单一的龙头三弦伴奏发展到多种乐器的共同伴奏。在完善音乐作品的同时也不断丰富其演绎形式。

(二)白族调音乐进入校园课堂

在以后白族调的发展历程中,应加强它的宣传教育力度,最好是把白族音乐文化教育加入到白族子弟的中小学教育课程中,从而更好的促进白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发展。如今在剑川县沙溪镇地区的大部分小学已经将白族调音乐融入到学校园区,使白族调音乐得到了有效的传承与推广。

(三)白族调多种语言的演绎尝试

剑川白族调为白语传唱,主要流行于白族地区,不利于白族调在全国范围内,以致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虽然神奇但很不利于人们的了解。所以在今后白族调的发展历程中应加强汉语版乃至英文版的演译,从而更好的有利于人们对白族音乐文化的了解,更好的有利于白族调在大范围、大区域内的流行。

白族调不仅是一种音乐艺术,而且也是人们表达情感、传承文化、生活娱乐、反应历史的重要手段和媒介,白族调在如今的发展过程中既有有利的条件又有不利的条件,所以我们在以后的白族民间音乐保护中,应该趋利避害为白族调的传承、保护建立良好的社会环境,让白族调在历史潮流中经久不衰。

参考文献:

[1]杨映原.白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民族音乐―2010年1期.

[2]杨秀,赵全胜.大理白族原生态民歌[J].民族音乐2007年3期.

[3]丁慧.云南白族大本曲的音乐特征[J].非物质文化研究2009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