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本科院校导师制发展探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本科院校导师制发展探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本科生导师制作为高校一种新的教学管理模式,有其独特的优势,但在具体实施中又遇到各种问题,本文分析了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实际可行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 普通本科院校 本科生导师制 对策

提起导师制大家并不陌生,但是如果在“导师制”前面加上一个“本科生”,很多人就不熟悉了。究其原因是因为本科生导师制不如研究生、博士生导师制一样,给社会带来了明显的效应。那是不是在普通本科院校就没必要实施导师制?还是本科生导师制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难题呢?普通本科院校导师制应该何去何从呢?

高等院校本科生导师制由英国牛津和剑桥首先实行,后为其他学校效仿。我国导师制的历史渊源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塾制。在孔子的教育实践中,就有导师制的因素,当时孔子收受门徒,实行个别指导,因材施教,其成就巨大,影响深远,为万世师表。近年来的本科生导师制随着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学分制全面引入而开始在一批高校中尝试。实践表明在本科院校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是非常有必要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从学生方面来说

大学和高中不论在学习方式还是生活方式上都是截然不同的,很多学生从高中跨入大学之初,感到很茫然,不知道该如何开始自己的新生活,有的一味地应付考试过关;有的沉浸于大学的自由、散漫;有的贪多求大,学习目标不切实际。他们找不到合适的学习方法,也不知道该如何安排自己的业余实践,从高中生活到大学生活的适应过渡时间有一年甚至两年之久。而导师的出现,往往能缩短这种不适应和自我摸索的时间。导师会告诉他们大学的意义、大学的目的、大学的生活方式、大学资源的利用等具体情况,使他们对大学有一个完整的、清晰的认识,从而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建立适合自己的、自主的学习和发展计划。在大二、大三选课、分专业之时,导师又告诉他们不同专业的特点、发展方向等,使他们在对自己准确定位的同时,可以选择合适的课程和专业方向。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导师还可以指导他们的科研、考研等具体问题,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同时,在大三、大四辅导员慢慢退出他们生活的时候,导师却可以通过自己的人格魅力和专业知识感染他们,进而和他们加强思想交流。在大四毕业之际,导师又可以对他们进行毕业设计指导和就业指导等。

2.从教师方面来说

导师制实施是发挥教师教书育人作用,实现教学相长,优化师资的有效形式,也是整合教学、科研与学生管理的切入点。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因导师要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等各方面进行指导,这使得导师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对学生的教育与管理,与学生的交往也较频繁。教师作为指导者,肯定希望自己的学生是优秀的、出众的。这就要求老师自身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人格魅力,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在专业方面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才能通过个人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所以,面对学生的问题,老师必定会深化自身的专业知识,加强自身的人格修养。这样,一方面促进教师的自我培养和再教育,教师在自觉或不自觉的情况下,自身素质得到了提高,知识体系得到了更新与充实,其实质就是教学相长和师资队伍的自我优化。另一方面,也实现了育人的目标,整合了教学科研与学生管理工作。

本科生导师制有着如此重要的意义,为什么它的发展却不尽如人意呢?我们又该采取何种对策推进它的发展呢?

1.生师比过大

近几年,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大,在校师生比严重拉大。以河南某高校为例,在校教职工1000多人,专职教师只有900人,而学生18000人,师生比近1∶20。该校从设立导师制起,几乎动用了所有能用的教师资源,尽管如此,导师资源仍很缺乏。有的导师要同时带两个班级,而一个班级的学生有的达35名左右,这就为导师与学生的交流带来了“数量”问题。另外,因为现在高校教师本身有科研要求。“又要上课,又要搞科研突击写论文,同时还要当导师,实在没精力,没时间带那么多人,只能做‘形象工程’。”一位教师曾这样说。

此种情况可适当放宽导师的选聘资格。为了保证导师制的质量,很多人建议严把导师资格关,认为教学经验丰富的,职称比较高的中、老教师才有资格当导师,我却不这么认为。本科生导师毕竟不同于研究生、博士生导师,它的主要职责是引导学生正确学习,对专业产生兴趣,并进行必要的思想辅导,这对于有研究生、博士生学历的青年教师来说,同样可以通过培训等而胜任,而且青年教师的精力旺盛,求知欲强,接受新事物的速度也快,责任心较强。所以,适当地选用部分青年教师担当导师是可行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生师比过大的问题。

2.职责不明确

导师制在大学本科教育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扮演一种什么样的角色?它与研究生导师制是否一样?它和辅导员之间又是何种关系?这些在理论上并无明确定位,在实践上也缺乏明确的规范。这就形成了这样一种情况:当一名教师被分派担任导师的时候,对于应该做什么,以及怎样去做是不甚明确的。由于职责的模糊性,当学生遇到问题时,可能去找辅导员或任课老师,而很少去找导师,或者更糟糕的情况是,这几方相互推诿,使得学生的问题没办法顺利解决,从而打击了学生对大学生活的积极性。

针对此问题,要明确本科生导师与研究生导师是不一样的,本科生导师与辅导员之间是一种搭接、互补关系。传统的研究生导师侧重于指导学生研究的方向,而本科生导师的职责之一是指导学生如何学习,如何对专业产生兴趣。同时,由于辅导员对专业知识领域的陌生加上青春期的大学生对单纯的说教有逆反心理,所以在大二、大三的时候,辅导员会渐渐淡出他们的生活,这时,导师的另一个职责就会非常明显地表现出来:通过自己的人格魅力、渊博的知识和平时与学生的沟通等途径对学生进行思想辅导,及时解决他们的心理和思想问题。

3.制度不完善

本科生导师制,是一项新生事物,目前,很多学校并未对其运作模式、激励约束机制等作出详细的规定,有的有部分规章制度,但也只是个摆设,并未实际执行。这样当一轮导师工作结束后,他到底做得怎么样,取得了多大效果,也没有什么评判标准。每个导师只是各行其是,做得好或不好均无妨,无奖惩,导师工作只是奉献无报酬。缺乏激励机制,大大挫伤了老师工作的积极性,从而影响导师的工作质量与成效。

解决此问题可建立导师工作质量评估体系和激励政策。评估体系由三部分组成:学生、导师自身、院系。学生通过网上评价,评价结果直接在学校的教务系统上显示出来,个人和院系无权也无法干涉;导师自身评价,可以通过建立“导师手册”来实现。“导师手册”上主要记录导师为学生做的工作(包括工作时间、地点、内容等),并要有学生的签名、确认,每学期结束时,上交“导师手册”,看内容是否填写完整;院系的评价可以通过院系成立的“督导小组”的不定时检查来给出评价。最后将三方的评价结果给予适当的权重而得出最终结果。激励政策主要是将导师工作计入工作量,并根据评价结果乘以适当的系数,实行有酬劳动,这样有利于调动导师工作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利于导师制建设,从而利于高校创新教育的发展。

在我国高校中,本科生导师制是新生事物,目前还处在尝试阶段,有待进一步总结、完善。我们相信,在高校、各有关部门和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这种新型的高校教学管理体制会使教师与学生的交流越来越多,也必将提高教师各方面的素质和学生的全面发展,使本科生导师制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