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科技型企业国际竞争力理论综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科技型企业国际竞争力理论综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21世纪是知识经济大爆炸的时代,更是科技竞争的时代。科技型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积极主动地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选择合适的发展战略,不断探索、积累、运用和发展自己的国际竞争力。根据现有数据资料,结合经济学经典理论,逐步分析科技型企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依据,为实践找到理论支持。

关键词:科技型企业;国际竞争力;理论综述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2-0113-02

1 引言

科技型企业是指依法设立的由科技人员为组织主体、从事高新技术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生产和服务的经济实体。企业国际竞争力指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比竞争对手获得更多利润的独特差异。

国际竞争力不仅是科技型企业在本行业、本领域获得明显竞争优势的保证,而且是其在国际市场抢占先机的有利保障,更是开辟新领域、建立新的利润增长点、寻求不断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将从比较优势理论、需求偏好相似理论、技术差距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市场结构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逐一展开分析,探讨科技型企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支持。

2 科技型企业国际竞争力理论综述

2.1 比较优势理论

在亚当•斯密(Adam Smith)绝对优势学说的基础上,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创立了比较优势学说。根据李嘉图的理论,即使一个国家在所有制造业中比其他国家更加高效,它也能够通过专注于其最擅长领域并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交往而获取利益。20世纪30年代,赫克歇尔-俄林(Heckscher-Ohlin)提出要素禀赋学说进一步扩展了比较优势学说,通常被学者称为传统比较优势理论。俄林认为,商品价格差异源于商品生产成本比率差异,商品生产成本比率差异源于生产要素价格比率差异,生产要素价格比率差异源于各国生产要素禀赋比率差异。根据供求定理,供给量较多的要素价格相对便宜,供给量较少的价格相对昂贵。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学说经过萨缪尔森(Paul A.Samuelson)等人的完善,取代了大卫•李嘉图的模型,成为比较优势理论的现代形式,被学者称为现代比较优势理论。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和贸易格局发生了重大改变,特别是以保罗•克鲁格曼(Paul R.Krugman)为代表的新贸易理论和以杨小凯为代表的新兴古典学派的内生比较优势理论的提出,对传统比较优势学说发起了新的挑战。克鲁格曼引入规模经济来分析比较优势,发展了一个基于自由进入和平均成本定价的垄断竞争模型,将产品多样性的数目视为由规模报酬和市场规模之间的相互作用内生所决定。杨小凯从专业化和分工的角度拓展了对内生比较优势的分析。他们认为,内生比较优势会随着分工水平的提高而提高。他们在一个交易成本和分工演进相互作用的理论框架中分析内生比较优势,这就将专业化和分工置于分析的核心。

比较优势理论尽管一直指导着各国和各地区之间对外贸易的发展,成为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石,但是它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和不足。首先,它建立在一系列严格的假设基础之上,如自由贸易、完全竞争等。其次,局限于传统的有限的生产要素,不适应现阶段新型生产要素地位逐渐上升的趋势,如知识、技术、管理等,这很有可能导致忽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陷入“比较优势陷阱”。再次,没有考虑政府、国际生产关系和国际政治环境的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最后,无法解释二战后发达国家相互间的贸易量迅速增长,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比重迅猛下降这一现象。

2.2 需求偏好相似理论

需求偏好相似理论是瑞典经济学家斯戴芬•伯伦斯坦•林德(Staffan B.Linder)于1961年在其论文《论贸易和转变》提出的。该理论用国家之间需求结构的相似来解释工业制成品发展,第一次从需求角度对国际贸易的原因进行分析,着重说明了为何国际贸易相当大的部分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需求偏好相似理论有两个重要观点:

一是产品出口的可能性取决于它的国内需求。只有在国内已经存在大规模需求的产品,才会成为具有最大相对优势的产品。企业在长期地致力于满足国内需求的过程中,规模日益扩大,成本降低,产品就会具备国际竞争力。

二是两个国家的需求结构越相似,两国之间的贸易量越大。假设两国需求结构完全一致,一国所有可供进出口的物品也就等同于另一国可供进出口的物品。

该理论是从宏观的角度分析了国际竞争力的来源,阐明了一国的国际竞争力来源于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但是,把国际竞争力的来源单纯归因于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够全面的,而且该理论对于微观企业国际竞争力提升没有加以深入分析。

2.3 技术差距理论

技术差距理论是把技术作为独立于劳动和资本的第三种生产要素来探讨技术差距或技术变动对国际贸易影响的理论。由于技术变动包含了时间因素,技术差距理论被看成是对赫克歇尔-俄林理论的动态扩展。

技术差距理论由美国学者M.V波斯纳(Michael V.Posner)于1961年在《国际贸易与技术变化》一文中首次提出国际贸易的技术差距模型。该理论认为,技术实际上是一种生产要素,实际的科技水准一直在提高,但在各个国家的发展水平不一样,这种技术上的差距可以使技术领先的国家具有技术上的比较优势,从而出口技术密集型产品。

技术差距理论的部分研究成果对科技型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提供了借鉴思路。

(1)跳出将技术差距与对外贸易直接相连的传统观念,在国际技术差距基础上,加强区际技术差距的研究,建立基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区域技术合作和区际技术扩散为主的内需型创新体系显得尤为紧迫。

(2)构建以技术差距为基础的开放型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是形成适宜技术差距的重要技术支持,加强指标体系测度结果对经济和技术发展的导向功能。

该理论对于微观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具有指导意义,它说明企业要想维系自身的国际竞争优势,必须获取领先于竞争对手的技术优势。然而,技术只是企业国际竞争中持久竞争优势的一个方面,企业持续的国际竞争力应该是包括技术、品牌、诚信、管理等一系列优势的整合。

2.4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雷蒙德•弗农(Raymond Vernon)1966年在其《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一文中首次提出。

弗农认为:产品生命是指在市场上的营销生命,产品和人的生命一样,要经历形成、成长、成熟、衰退这样的周期。就产品而言,要经历一个开发、引进、成长、成熟、衰退的阶段。而这个周期在不同技术水平的国家里,发生的时间和过程不一样,期间存在一个较大的差距和时差。正是这一时差,表现为不同国家在技术上的差距,它反映了同一产品在不同国家市场上的竞争地位的差异,从而决定了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变化。

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中,销售量、利润、购买者、市场竞争等都有不同的特征,这些特征可用表1概括。

表1 产品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特征

导入期成长期

成熟期

前期后期衰退期

销售量低快速增大继续增长有降低趋势下降

利润微小或负大高峰逐渐下降低或负

购买者爱好新奇者较多大众大众后随者

竞争甚微兴起增加甚多减少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从一个侧面引发了国际资本的跨国流动。改革开放以来,外来产品的引入,带来国际技术的转移。在我国企业利用外资的合作经营过程中,外方主要是从产品生命周期角度考虑转移何种技术。按照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品进入成熟期后,产品的规模效益已经实现,利润率开始下降,为了延长产品的盈利时间,进入我国的外资企业选择了转移生产场地的做法。我国企业若想在同国外跨国公司合作的过程中趋利避害,在考虑合作资金、所占股份及品牌使用的同时,应该重视对引进产品生命周期的考察。

从对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分析我们可看出,该理论对首次扩展到国外的企业、对于与最终产品相关的跨国企业经营活动是适应的。因此,应用生命周期理论从一个侧面来指导我国企业开展跨国经营活动是可行的。尽管我国不是发达国家,我们除了引进先进技术、吸收转移技术之外,我国企业同样有许多国际领先的技术和产品,同样可以按照产品生命周期发展的规律,有其在其它国家的成长期与成熟期。这些国家可以是发展中国家也可以是发达国家,我国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的最终目的是将我国企业创办到任何一个适合其发展的国家,而不是永远处于发达国家产品生命周期波长的后续阶段。

2.5 市场结构理论

市场结构通常指对市场内竞争程度及价格形成等产生战略性影响的市场组织的特征。20世纪70年代末,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1989)借用DS模型分析法第一次系统地将产业组织理论和市场结构理论应用到国际贸易问题的分析中。他打破了传统贸易理论中完全竞争和规模收益不变的假设,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收益递增的前提下分析了国际贸易的起因和利益来源,解释了传统理论无法回答的诸如产业内贸易、技术创新与垄断利润等新的贸易现象,探讨了税收和补贴政策对国际贸易和产出的影响,并首次创建了战略性贸易政策模型。他认为,规模报酬递增也是国际贸易的基础,当某一产品的生产发生规模报酬递增时,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单位产品成本递减而取得成本优势,因此导致专业化生产并出口这一产品。同时,由于产业内产品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囊括一个行业的全部产品。但是,由于规模并不一定是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真正障碍,该理论对于国际竞争力来源的分析依然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2.6 竞争优势理论

竞争优势的概念及其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间,在其著作《竞争战略》、《竞争优势》和《国家竞争优势》中首次提出并系统阐述的。

波特认为,一个国家的产业能否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取决于该国的国家竞争优势,而国家竞争优势又是由四组因素决定的,它们是:(1)要素条件,包括初级生产要素(一般的人力资源和天然资源)和被创造出来的生产要素(包括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和基础设施);(2)需求条件,包括国内需求的结构、市场大小和成长速度、需求国际化的程度等各个方面;(3)相关产业和支持性产业的表现,包括纵向的支持(企业的上游产业在设备、零部件等方面的支持)和横向的支持(相似的企业生产合作、信息共享等方面的支持);(4)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和竞争对手,包括企业的经营理念、经营目标、员工的工作动机、同行业中竞争对手的状况等方面。这四组因素的每一组都可单独发生作用,但又同时对其他因素产生影响。四组因素结合成一个体系,共同决定国家竞争优势,这就是国家钻石模型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国家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钻石模型)

资料来源: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2002.1:119

科技型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就是一个不断获得国际化的竞争优势的动态过程。这个动态过程包含了每一个国际化阶段企业在做出战略决策的时候,自身所拥有或者需求的竞争优势。而这种竞争优势往往具有地区局限性,究竟采取怎样的战略有利于竞争优势的获取、保持、转移和演化是企业战略研究的核心问题。

3 结语

本文建立在经典理论和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分析法探求科技型企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支持,尤其是对本土企业具有实用性和时效性的理论,分析挖掘得出较为深入的可为科技型企业提供指导性作用的理论,为今后的研究找到理论和实践的契合点。

参考文献

[1]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J].经济和自由图书馆.

[2]王世军.比较优势理论的学术渊源和评述[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