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普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 探讨普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治疗后TC、TG、LDL-C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普伐他汀;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是心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控制血脂水平,可以预防和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我院于2007年2月至2009年12月收治了120例原发性高脂血症,经普伐他汀治疗较果满意,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20例患者为我院2007年2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高脂血症病例,其中男65例,女55例,年龄42~75岁;合并高血压病Ⅰ、Ⅱ期45例,合并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17例。
1.2 入选标准 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经饮食宣传教育2~4周后,连续2次查血脂,选择其血清胆固醇(TC)≥5.69 mmol/L(220 mg/dl)和(或)三酰甘油(TG)≥2.26 mmol/L(200 mg/dl),但≤4.4 mmol/L(400 mg/dl),高密度脂蛋白(HDL-C)≤0.91 mmol/L(35 mg/dl),低密度脂蛋白(LDL-C)≥3.62 mmol/L(140 mg/dl),四项中任何二项达标者方可入选。
1.3 排除标准 半年内患有心肌梗塞、脑血管意外、严重创伤或作过重大手术者;有活动性肝炎或严重肾功能障碍者或无法解释的血清转氨酶升高;由药物(肝素、噻嗪类、甲状腺素、肾上腺皮质类固醇等)引起的高脂血症;正在服用其他调脂药物者;其他如肾病综合征、阻塞性肝胆疾患、甲状腺功能减退者。
1.3 用药方法 患者服用普伐他汀开始每次20 mg,每晚服用1次口服,连用4周;后改为10 mg,每晚服用1次,再连用4周;8周后观察疗效。注意饮食疗法和有氧运动疗法。继续服用不影响脂质代谢的药物和相关原发病的药物,如降压、抗心律失常、抗血小板、改善心肌缺血、降糖药物等。服用普伐他汀前后询问病史,记录心率、心律、血压、体质量,检查肝肾功能、血常规、尿常规、血糖及心电图,并观察胃肠反应如腹胀、便秘及过敏反应,比较前后差异。
1.4 血脂测定 取血前患者最后一餐禁止饮酒及高脂饮食,空腹(过夜)12 h后取静脉血,及时分离血清,由固定实验室用酶法测定TC、TG和HDL-C,按公试计算出LDL-C,即LDL-C=TC-HDL-C-TG/2.2,均以mmol/L为单位。
1.5 疗效评定标准 按卫生部1998年制定的《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确定。①显效:TC下降≥20%,TG下降≥40%,HDL-C上升≥0.26 mmol/L;②有效:TC下降10%~20%,TG下降20%~40%,HDL-C上升0.10~0.26 mmol/L;③无效:未达上述有效标准。
1.6 统计学方法 全部数据均以平均值±标准差(x±s)表示,组间、组内各数据用t检验,有效率以χ2检验进行统计处理,P
2 结果
2.1 血脂变化结果见表1。
2.3 副作用 120例患者中仅有5例服药后出现腹胀,改变服药方法后即缓解。服药8周后肝肾功能、造血系统、心电图、心律、心率、血压未见明显改变。
3 小结
一般认为高脂血症就是指胆固醇或者三酰甘油水平升高,或者两者都升高[1]。实际上高脂血症反映的是人体脂代谢的紊乱。高脂血症可以分二类,一类是原发性的,一类是继发性的。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存在基因的缺陷,也就是说这一类高脂血症与遗传有关[2]。还有一类高脂血症是继发性的,也就是继发于其他疾病,常见的有甲状腺机能减退或糖尿病等内分泌代谢疾病,或者严重的肝脏、肾脏疾病,如肾病综合征等。另外,有一些药物也会引起血脂升高,故患者已有高脂血症,同时又伴有高血压,在选择降压药时就应加以注意。
普伐他汀为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竞争性抑制剂,其通过可逆性抑制HMG-CoA还原酶活性使细胞内胆固醇的量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导致细胞表面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数的增加,从而加强了由受体介导的LDL-C的分解代谢和血液中LDL-C的清除;还可以通过抑制LDL-C前体极低密度脂蛋白在肝脏中的合成从而抑制LDL-C的生成[3]。他汀类药物还具有调控血管内皮功能与炎症反应,抑制血管平滑肌增殖和迁移,保持斑块稳定以及预防血栓形成等作用。本组120例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服药8周后,TC、TG、LDL-C均明显下降,HDL-C明显上升,用药后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提示普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疗效确切,值得应用。
参 考 文 献
[1] 朱燕,李长龄,王银叶.中国药学杂志,2004,30:656.
[2] 吴士尧.他汀类药物非降脂作用的再认识.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2003,30(1):5.
[3] 王文英.辛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2,1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