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职历史教学实施创新教育的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职历史教学实施创新教育的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引言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系统正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实施创新教育正是实现转轨的关键。关于创新含义,许多专家学者都曾作过精辟的论述。传统的“应试教育”有许多弊端,其中最主要的是在统一的考试内容、形式下,按照统一的标准评判学生,这种做法非但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相反,在很大程度上把学生与生俱来的个性和潜质扼杀殆尽。要想从“应试教育”的误区中突围出来,就必须寻找其薄弱处,而这个薄弱处正是长期被忽视和冷落的创新教育。只有从这里突围,才能进入素质教育的广阔天地。从这个意义上讲,创新教育既是冲出“应试教育”怪圈的突破口,又是转向素质教育的切入点。

二、历史教学的三大目标

历史本是丰富多采的,历史学科能够培养青年学生的人文精神,铸造他们对人类终极命运积极思考的品格。历史学科应该舍小者就大道。鉴于此,笔者认为历史教学应以三大目标的实现作为走出困境的契机。

目标一:历史课要让学生受到春风沐浴般的人格熏陶

实践证明,非智力因素对人生至关重要,随着成人学员年龄的不断降低,不少学生还处在发育成长中,或理不顺与同学、家长、老师、亲朋好友的关系而郁结于胸,导致苦恼、迷茫,甚至有出走、精神失常、自杀的严重现象;或独生子女的优越,使他们自私、依赖、脆弱,缺乏进取、竞争;或稍有成功,即目空一切,妄自尊大。针对这种情况,可把生动的历史事实作为预防针,注射进学生机体内,帮他们提高免疫力。总之,历史中蕴含着教会学生做人办事的丰富内容,只要有意识挖掘,即能大放光彩,从而使青年学生带着自信,从容地投身社会各个行业的建设中。

目标二:重视能力培养,尤其是评判是非能力和创造性能力

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两个途径来培养这种能力:一是在教学过程中,不把历史教材中的原因、观点、结论、历史影响、经验教训等,作为一成不变的知识让学生去背,而是让它们“活”起来。允许学生就教材所述,发表不同见解,这种见解可能是完善的,也可能是不完善的;可能是全面的,也可能是片面的,关键是教师要给予正确引导。正所谓见仁见智,怎能强求一律呢?历史教学要放开,要鼓励他们大胆发言,谈自己的认识,这样培养出来的青年学生才有头脑,才不至于人云亦云,才不会是无用的书呆子。

目标三:让历史课听起来是一种精神享受,既有趣,又不显得肤浅

这既符合受教育者的形象思维习惯,又适应他们有较强逻辑思维能力的特征,可尝试用通俗的语言、以设身处地的情景来讲述,引起他们的心理共鸣。如讲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可以创设这样一个特定的情景――王某人东挪西借才凑够资金,开了一家小型机器面粉厂。因为经营管理有方,生意兴隆,收入还算可观。这就引发了红眼病:当地官府有权,今天让他降低价格,明天叫他捐款修路。他心中窝气,就到官府去讲理,想讨个“说法”,结果以“哄闹官署,不安本份”的罪名给轰了出来,并课以千元罚金。没多久,机器出了毛病,因为是进口的英国货,中国人修不了,只好去求洋人,洋人又趁机索要修理费若干。一个同是经营面粉的法国资本家听说该厂效益不错,就设法挤兑他。面对官府与洋人,硬拼无异以卵击石,他不得不忍气吞声,两面讨好,心中不满,脸上还得堆着笑,小心应酬,否则,面粉厂没有了,弄不好连命也会搭进去。

三、在高职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

1.更新教育观念

更新教育观念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前提在历史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首先,教师要明白,在电脑已可代替人脑储存大量信息的时代,历史教学应该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而绝不是大量史实的记忆,要努力纠正历史教学理解上的片面性和残缺性,明确历史教学不仅要传授基本的历史知识,还应教会学生掌握、认识历史知识的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考察社会、认识社会以及用历史智慧解决问题的能力。彻底改变那种普遍存在的教师上课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的陈旧观念。

其次,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应该认识到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生个人个性充分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学生本人,学生只有自己亲自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并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增强自我意识,促使自身个性充分发展,真正实现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目的。

2.提高教师素质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

提高教师素质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古人云:“教人者自教”。毫无疑问,提高教师素质是历史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首先,教师应具备渊博而精深的知识,才能形成知识综合、知识迁移的能力。如在讲述中国先秦史的过程中,为使学生形成整个世界就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的观念,笔者提到当非洲的埃及开始进入文明社会的时候,我国正处于父系氏族公社时期,那时已经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并逐渐产生了阶级,古老的历史文明已崭露头角;当希腊、罗马城邦国家繁荣的时候,我国恰巧也处于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的文化昌盛时代,地中海和中国逐渐成为世界两大文明的中心;讲东汉时,不忘提及与之同时代的罗马;讲隋唐盛世,不忘提及西方的阿拉伯帝国和欧洲黑暗的中世纪等。这样,让学生在比较中认识中西方文化,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联想、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

其次,在当今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教师应及时为自己“充电”和“补氧”。有关资料显示,上世纪80年代以来,每年全世界发表的科学论文大约500万篇,平均每天发表包含新知识的论文已达1.4万篇;登记的发明专利每年超过30万件,平均每天有900件专利问世;每年出版新书有50万种,每一分钟就有一种新书出版。由此可见,知识量急聚增加的直接后果就是知识老化和更新速度的加快。此时,作为教师,如果不及时更新知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将大打折扣。因此,教师应适应时代的需要,及时更新知识结构。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环节,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氛围,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自由创造才能。历史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务必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实行民主、开放的教学,让学生少一些约束,多一些学习的自和自由度,以此激发学生“对于对象的诚挚的兴趣和追求真理的愿望”(爱因斯坦)。

实践证明,课堂讨论是诱发学生求知主动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自身潜能的有效途径。要选好课堂讨论的专题,既要选择对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和事件,以便使学生对重点章节加深印象,又要选择有争议的人物和事件,以便使学生易于展开讨论,也容易找到参考资料。

3.实施教学方法的组合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保证

在教学过程中,为实现教学目标,每一位教师都会采取一定的教学方法,但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有一定的使用范围,都有其优点和缺点,正如一些学者所说:“没有一种模式(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所有类型的学习,或是为适用于所有的教学风格而设计的。”因此,依靠单一的教学方法是难以实现所有的教学目标的,这必然要求教学方法的有机组合。同时,由于众多的教学方法之间往往存在互补性,所以,各具互补性的教学方法之间的配合使用,往往能弥补单一教学方法的不足,使各种教学方法相辅相成,取得较好的效果。鉴于此,笔者在教学中大胆尝试,针对教学内容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不但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和思路,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四、结束语

当然,实施创新教育的方法和途径还有很多。但笔者经过尝试认识到,要在历史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强化自身素质,营造和谐氛围,并依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灵活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这样做,不仅能启发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帮助学生养成对问题、对新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对问题主动思考的质疑态度和批评精神,使学生既能独立思考又能科学地思考,从而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作者单位:宝鸡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