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品德与社会》历史题材教学的问题与对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7A-0033-02
对于儿童来说,历史是进行品德教育最生动的教材之一。因为,历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异常注重把人类积累的思想、智慧、阅历、经验等传授给下一代,使儿童在感悟历史真实、倾听历史声音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历史,理解人生的意义,完善心智,确定正确的生活方式。《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中小学品德课程要包含历史内容的教学。然而,在品德课堂中如何让历史题材教学触动学生的心灵,实现历史与学生的对话?教师们遇到了诸多困难,也在尝试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探寻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与策略。
目标定位——是历史知识的传授还是思想品德的教育?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过:“有效的学习始于准确地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品德课中的历史题材应该怎么上?历史题材的教学内容究竟应该侧重历史知识的传授、呈现,还是思想品德、情感行为的感悟、体验?这是众多一线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遭遇的教学目标定位的尴尬。
如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的《圆明园的诉说》一课,A教师是这样制定教学目标的:(1)对比圆明园的过去和现在,了解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历史事实,近代以来世界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以及相关的不平等条约,感受祖国的灿烂文化和帝国主义列强带给中国人民的巨大伤痛。(2)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立志为国家富强做出自己的努力。
很显然,A教师的教学目标侧重对历史知识的了解与掌握,而轻视通过学史、懂史来反省自身,建构个人完善的道德体系。这样设定教学目标,必然使教师的后续教学设计陷入“重点解读历史信息,传输历史知识,顺带激发爱国主义情感”的误区里,导致学生的课堂关注点集中在知识点的掌握与积累上,爱国主义情感的激发与道德行为的体验势必会被海量的历史知识传授淡化、削弱,当然也就难以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可见,教学目标定位是否准确、得当,是上好品德课程中历史题材课型的关键。
破解策略:准确定位教学目标,牢牢把握教学核心
“德育课中的历史教学不同于单纯的学科历史教学,它有自己的特殊规律。根据回归生活的课程理念,德育课中的历史教学不是对象化的历史学习,而是历史与人的对话。历史是有生命的历史,学生应该能够在现实中找到历史的感觉。”在品德课程中设置历史题材教学,其最终目的是发挥历史题材特有的道德教育价值,让儿童通过对历史的感悟和体验,通过参与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只有牢牢把握了《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总目标,在教学实践中才不会偏离方向,驶错航道。
同样以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的《圆明园的诉说》一课为例,B教师在认真解读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这样制定该课的教学目标:(1)对比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圆明园的毁灭过程,知道近代以来世界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屈辱和危害,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2)激发对文化遗产毁灭及流失的惋惜之情,对侵略者的愤慨之情,对腐败清政府的痛惜之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3)初步培养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的能力。
通过比较,我们不难发现B教师制定教学目标的最大亮点在于:在牢牢立足历史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激发学生的情感——对中华民族伟大文化遗产被毁灭及流失的痛惜之情,对野蛮的战争和侵略者的愤慨之情,对腐败无能的晚清政府的痛惜之情,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B教师的教学目标针对不同的对象,情感目标定得更为细化,有助于教学者在设计时为了达成教学目标,对教学的历史内容进行有效取舍,使教学资料的运用更为简洁精炼。准确得当的目标定位,成功帮助B教师走好了教学设计最为关键的第一步。
教学设计——是就史论史还是史实结合?
古往今来,历史一直被当作道德教育的重要手段,正所谓“以史为鉴”、“借古讽今”等即是如此。但是,历史的过去性特点又决定了人们只能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间接的判断和思考,而无法进行直接的观察和实践。学生学习历史是今人看前人,在这当中不可避免学习者个人主观理解的片面性。遥远又陌生的历史,在学生的心目中,与自身的生活实际毫无瓜葛,而那些真实、生动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又被日益泛滥的戏说、野史、宫廷戏、穿越剧冲击得体无完肤、非驴非马。在很多学生的眼里,严肃的历史已经演变为一部部闹剧。在这样的现实状况下,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活化历史,让真实、严肃的历史信息变得丰满生动、亲和易懂,赋予历史题材向现实生活转变的第二次生命,就显得尤为重要。
破解策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活化历史文本信息
儿童的生活经验是进行品德教学的基础,也是在品德教学中让历史事件向现实回归的跳板。只有当别人的故事转变为自己的体验,过去的历史移植到当下的现实时,教育才能深入人心,学生才能从历史中领悟到深刻的人生,此时的历史教学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道德情感体验。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汉字的创造与发展》一课时,设计了一个自主探究活动,让学生分组用结绳、刻木、画图等三种形式来记事,以探知汉字是如何起源和古人是如何在生活中创造汉字的。亲身的体验让教材中死板、僵化的历史信息变得活了起来,新奇有趣的实践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深刻地理解了我们的先人是如何在生活中富于智慧地将汉字创造出来的。
又如,在学习首师大版四年级下册《中华老字号》这一主题时,教师在课前首先利用主题班会,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搜集我们身边有哪些中华老字号,及其起源、历史和发展现状。学生在参观、走访了身边的百年老字号后,在活生生的现实情境中了解了何谓“百年老字号”,为什么这些老字号的产品、品牌能够经久不衰、绵延发展数百年。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增强了对家乡文化的了解和对家乡的自豪感,又明白了要诚信做事、诚信做人的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