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农村籍大学生就业问题探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农村籍大学生就业问题探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个农村大学生的就业,既关系到农民家庭的切身乏。利益,也关系到农村学生将来的前途命运,更关系到农村政策引导。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问题,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财政部和等制定多项措施,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确保近年来农村籍大学生的高就业率。

一、农村籍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1、缺少家庭和社会的认同

在农村,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农村籍大学生受到来自家庭的期盼和压力。教育投资需要回报;家族门庭需要光耀;生存问题需要解决。同时,乡村社会以财富作为成功的唯一标志,各种世俗的流言都足以让那些想回到农村发展的大学生畏缩不前。

2、个人能力因素

农村籍大学生经过了多年的农村生活经历,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办学水平、师资力量与城市相比普遍较差。在这种教育环境下培养出来的农村大学生,一般都具有很强的应试能力,但是个人综合素质薄弱。在大学学习期间,面对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他们无法自如、平等地参与,对于策划、组织活动更是缺乏相应能力。在就业面试中往往自我表现力不强,自信心不足,不能够充分展示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担心对方不要自己等心理压力,使自己常表现出心里胆怯、紧张,难以恰当地把握和回答对方的提问,制约了自己的意愿的表达。

3、农村籍大学生在薪资的要求上心理期望更高

农村籍大学生心存着对未来生活的无限憧憬,对于薪资的期望值过高。追其原因不难发现,农村籍大学生从小学开始到大学,这一过程中接受了多年的教育,所以他们更有一种要迫切找到高薪资工作的愿望,以便在短时间内收回多年以来的学习生活费用以回报父母多年的教育投资。这便使他们比城市籍学生有着更多的生活压力和经济负担。而这些负担已经让他们不堪重负,甚至在薪资的期望上丧失理智。

二、大学生就业的渠道

大学毕业生的求职渠道主要包括:各种形式的招聘会;通过朋友和亲戚得到招聘信息;专业的求职网站;直接向用人单位申请等。农村籍大学生一般都通过招聘会或专业的求职网站求职,很少有通过社会关系而就业的。近年来,大学招聘会的成功率在下降,而毕业生所享有的社会资源却成为就业的重要保证。据调查,来自农民与农民工家庭的毕业生最主要的求职渠道是“参加大学组织的招聘会”,而来自国家与社会管理者、私营业主、企业经理人员、办事人员家庭的毕业生则是“通过亲友得到的招聘信息”。

三、解决目前农村籍大学就业问题的策略

1、加大支持力度和舆论宣传,建立健全新农村就业服务体系。

政府要高度认识农村籍大学生回乡建设的重要性,农村籍大学生回乡建设,不仅为福建新农村建设引进大量的人才,同时还可以实现人才分流,缓解社会压力。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的同时,要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通过报纸、广播、电视和互联网大力宣传、关心农村籍大学生回乡就业的问题。一方面宣传和提倡尊重人才、合理用人的人才观,使福建新农村建设形成重视人才、主动吸引并留住人才的观念;另一方面,宣传优秀的福建新农村就业和创业大学生典型,大力宣传政府对于回乡建设的各项优惠政策以及农村籍大学生回乡就业的优势,改变农村籍大学生自身及其家庭的陈旧观念。

2、从家庭角度来看,农村籍大学生的父母应给予子女更多的关怀、支持和鼓励,尽管他们缺乏城镇籍大学生的父母那样丰富的社会资本,提供不了城镇籍孩子那样雄厚的经济支持和物质帮助,但是他们可以给予自己孩子更多的精神关爱和必要的物质帮助。同时,农村籍大学生的父母应该端正人生观,清楚地认识到孩子已经长大成人,应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和自由去选择职业,而不应从个人的主观意志和期望出发越俎代庖,代替子女做就业选择,即使子女就业不理想,也不应责备或抱怨,应该多鼓励孩子不灰心不丧气,增强其就业的信心和勇气,使他们在求职过程中感受到温暖和鼓励,以促进他们顺利就业。

3、完善就业指导体系,重视职业生涯规划,开展全程就业指导,重视就业心理健康。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永远不可能完全协调,大学毕业生在就业中遭遇一时的困难在所难免,尤其是在当前大学扩招、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所以,作为承担教育者义务的一方,学校首先应该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从课程设计、课程学习到实验课,以实际就业为导向,剔除不必要的教学环节,而尽力避免学生就业与所学专业完全不对口的情况。

4、国家应制定相关政策。国家应鼓励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事业单位聘用家庭困难的应届毕业生,企业跨地区聘用的高校毕业生的同时取消落户限制,避免不平等待遇的发生。地方政府部门应加大对近几年来农村籍毕业大学生就业状况进行统计,鼓励已失业的高校毕业生去有条件的用人单位见习,给予一定报酬。同时,国家应认真落实好贫困家庭毕业生求职补贴政策,督促各地政府部门把补贴及时发放到每一位符合条件的农村户籍毕业生手中,缓解其求职经济压力。

四、结语

总之,只有政府、市场、高校共同协作,才能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就业的社会氛围。一方面必须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正确的舆论来引导大学生面向基层、面向实践,降低家庭与大学生超过现实情形的就业预期;另一方面,在毕业生就业市场化条件下,通过政府宏观调控,规范就业招聘行为,建立和完善公平就业制度,是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的有效途径。

作者:刘士琴 王华莹 周林锦 陈慧 张利民 单位:衡水学院数学与计算机学院 衡水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