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回望2016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16年是中国房地产政策变化最多、成交规模最大、地价房价创新高的一年,有太多瞬间和过往值得记录和纪念,也有太多戏剧性的情节适合在岁末年初这一节点上细味、回望。
一、市场篇
1.政策:180度转向
今年政策面可分成泾渭分明的两个时间段,在前三季度,大多数城市的政策导向仍是去库存、支持自住型购买需求,仅上海、合肥、南京等少数热点城市出现政策收紧,但对市场影响有限。中央继2015年“9.30”下调首付最低至2.5成之后,2016年1月进一步将不限购城市首付款比例下调至最低20%,其后多部委联合发文调整契税、营业税,以及5月全面实行“营改增”,交易税负较之前再降4.8%。紧随中央脚步,上半年有30多个省市先后出台刺激方案,主要方式有三类:其一,鼓励农民进城买房;其二,调减乃至暂停土地供应;其三,多数城市给予购房货币补贴。
但四季度却是急转直下,自“9・30”开启22城密集调控之后,以“四限”(限购、限贷、限价、限钱)为代表的调控政策不断在热点城市蔓延、升级。其中,限购、限贷出现频率最高,部分城市更是升级原先的限购、限贷政策。典型如南京、苏州二套房首付比例可达80%,上海、郑州等市也在年末进入了“认房又认贷”的严限贷款模式。
一年之中政策先松后紧,差异如此之大,也是历年罕见。
2.投资:全年增速回稳
自2013年8月房地产开发投资累积增速跌破20%开始,其后即一路下滑,2015年降至最低1%,2016年初在基数效应以及新开工面积增速加快、土地购置回暖带动下,房地产开发投资额艰难筑底回升,2016年4月增速达到7.2%,为2015年下半年以来最高。下半年,受全国土地供给持续收紧,部分热点城市供地政策变化等因素影响,投资增速进入平台波动期。截至到11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同比名义增长6.5%,预计12月也不会出现太大波动。
可以说2016年是房地产开发投资回到正常速度的一年,为GDP稳定6.5%的增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新开工面积方面,受此前基数较低影响,2016年增速由负转正,一季度累计同比增速攀升至21.4%的最高点,绝对量也在6月份创下年内高点,在短暂的高位盘整后随即逐月下滑。四季度以来,增速始终保持在10%以下,新开工面积增速冲高仅“昙花一现”。由此来看,在中央“去库存”大方针不变、热点城市预售证控价加严的背景之下,短期内新开工指标依然面临着较大的上行压力。
3.市场:成交量价共创新高
继2013年之后,中国房地产成交面积、成交金额再次双双创下新高。简单测算一下,全年商品房成交量价有望达到15亿平方米、12万亿元,与十年前的行业规模相比,成交面积达到了2.5倍,成交金额更是达到了6.3倍。
特别强调的是,15亿平方米应该是历史天量,继2013年达到13亿平方米之后,2016年再度出现如此大幅的提高,未来应该是很难打破了。当然金额方面仍有突破纪录的希望,随着产品价格的持续提升,成交金额依然有望突破2016年的12万亿元。
4.房价:快速攀升诱发政策调控
2016年初,部分热点城市房价率先上涨,春节之后,房价升温现象更是进一步蔓延。从70城房价数据来看,上半年不仅深圳、上海、南京、合肥等城市房价高涨,惠州、无锡也加入了房价快速上涨的行列,二季度房价涨幅均超过7%。三季度房价涨幅进一步加快,多达12座城市单季度房价涨幅超过10%,其中无锡更是达到17%高居首位。再加之9月份“深圳6平米88万天价房”,人民日报《失去奋斗 房产再多我们也将无家可归》等报导的传播,更是让有关房价的舆论矛盾进一步显露和激化,并最终引发了9月底开始的新一轮调控。
受政策调控限制,四季度以来热点城市房价增速确实明显放缓,不过在长沙、无锡等调控相对宽松的城市,房价依旧在快速攀升,11月房价较9月份涨幅达到了6%。
从全年房价涨幅来看,热点城市依旧领先。深圳依旧以51%的定基涨幅高居首位,合肥、南京、厦门等热点城市以49%的增速紧随其后(70城无厦门),排在前十的也大多为热点一二线城市,三线城市中,只有无锡以35%的增速排在第六。
5.土地:最重要的关键字――“地王”
2016年全国土地成交面积依旧同比回落,但成交金额却在不断上升。前11月,全国土地购置面积19045万平方米,同比下滑4.3%。与之相对的是,土地成交价款同比增速持续正增长,且三季度加速上扬,到11月末,土地成交价款累计达到7777.48亿元,已超过2015年全年金额,累计同比增速高达21.4%,创下自2014年以硇赂摺
2016年土地成交量指标的量升价涨,一方面是受成交结构影响,三四线城市在“去库存”方针下土地供给持续收窄、一二线高价土地成交占比上升所致,另一方面更重要的还是因为“地王年”的到来。
据最新统计,2016年全国共计成交336宗单价、总价“地王”,数量再创新高。自3月份以来,土地市场明显回暖,供需两旺、“地王”数量直线攀升,9月更是密集成交64宗单价、总价“地王”。10月各城市密集调控政策后,各地供地进入“空窗期”,部分热点城市如广州、厦门、合肥等也开始限地价、竞配建等土地调控,但依然没有改变逢拍必出“地王”的格局。2016年热点城市土地的价格涨幅已经远远超过了房价涨幅,面包比房价贵成为了热点城市的普遍现象。而地价的上涨又再一次促使房价攀升,形成了地价房价之间的联动。
而就十大总价与单价“地王”来看,榜首与门槛也有显著提升。深圳的两宗地块占据总价榜前两名,宝安区新会展中心地块以总价310亿元遥遥领先于其他“地王”,比2015年总价榜首多出197亿元,涨幅达174%,同时也是新的全国“地王”。今年排名第十位的总价“地王”的成交价格87亿元,相比去年TOP10门槛提升了23%。
2016年单价“地王”TOP10的榜首和门槛均较2015涨幅分别为25%和11%,这一涨幅虽不及总价,但由于去除了规模的差异,其增幅更是不容小觑。2016年TOP10单价“地王”集中在上海,达7宗之多,榜首中兴社区地块单价更是达到10万元/平方米,较2015年的上海单价“地王”高出一倍。此外,深圳、天津、路南京各有1宗入榜。
2016是中国房地产政策变化最多,成交规模最大,地价房价创新高的一年,应该会在行业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二、企业篇
1.销售:规模突飞猛进
2016年,房企的销售规模创新高,尤其是前三强房企,截止到11月底,恒大、万科销售额紧逼3500亿元,碧桂园则逼近3000亿元,全年恒大、万科有望突破4000亿元。此外,目前千亿房企已有10家,预计年底将扩容至12家。门槛方面,相比2015年,2016年TOP10、TOP20、TOP50及TOP100的金额门槛将全线提升,其中,TOP10门槛有望达到1200亿元。
12月31日下午,克而瑞将2016年年度房企销售排行榜,房企梯队及门槛情况也将一一揭晓,让我们拭目以待。
2.投资:量价加速提升
今年,房企加码城市进入及土地获取。销售业绩突出,资金相对宽松(2016年前9月资金比较宽裕),再加上规模增长的要求和市场的压力,使得房企在城市进入、土地招拍挂市场与收并购方面比往年表现的更加积极。
目前,30家典型房企新增土地储备有近3亿平方米,同比增长34%,总成交额12727亿元,同比增长51%,其中,碧桂园以7446万方新增土地储备领跑,拿地金额也是房企中最多的一家。
而在收并购上,作为“并购王”的融创延续以往策略,通过收购方式将988万方土地储备收入囊中,保利、中海则借力央企整合大势,分别获取中海、中信旗下项目。
3.战略:轻、重资产结合
轻资产与重资产的结合是房企战略一大方向。最近几年,轻资产获得房企广泛关注,通过品牌和管理的输出,不耗费资金成本,便从中获取收益。
目前,有不少房企涉足轻资产业务,典型如绿城、滨江,在行业内属于参与较早的品牌房企,主要集中于住宅项目的建设与运营,在商业领域,万达、大悦城也加入进来,以万达广场、大悦城的品牌力量,吸引投资方资金注入。
此外,还有很多房企扩容重资产领域,北京、上海存量资产交易这块今年十分红火,交易金额创新高,诸多房企都加大了持有资产这块的投入。
4.跨界:业务更加落地
2016年来看,房企依然强化房地产主业,在跨界方面越加集中,主要涉及金融、医疗及物业,典型如绿地计划搭建金融平台,在保险、证券、第三方支付、征信等牌照获取上取得突破,富力、远洋则纷纷涉足医疗领域,设立医疗机构,而前几年兴起的互联网合作模式,在2016年明显变少。
就房企动作而言,跨界方向更加落地,比如恒大卖掉粮油、乳制品及矿泉水等业务,关注金融领域。
2016年对房企来说是关键的转折点,也是所有房企重新制定战略的重要的一年,未来该何去何从是今天应该思考的。
三、城市篇
1.成交面积TOP10
从销售面积上来说,老牌的销量大户仍然占据TOP10当中主要位置,比如成都、武汉、重庆等,历年成交绝对量相对较高。值得注意的是,天津在2016年异军突起,挤掉重庆,占据第三的位置,而不以销售见长的杭州,也在销售面积排行榜上排在第八位。
另外,二线城市中南京、郑州、长沙等近一年市场表现出色的城市,分别在销售TOP10榜单中占据一席之地。而佛山是唯一上榜的三线城市,而且是上“双榜”的城市。
2.成交金额TOP10
一线城市在销售面积排行榜中难觅影踪,但在销售金额TOP10中,北、上、广、深齐齐上榜,排名第一、第二的上海、北京成交金额遥遥领先其他城市,上海2016年住宅销售金额超过5000亿元,称得上是全球第一大容量的房地产市场。杭州则替代深圳坐稳了第三的位置,证明杭州当前的市场还是相当不错。另外,深圳、广州分别位于金额榜的第七、第八,一线城市房价高的优势在这里就显现出来了,武汉、成都这种大体量的城市只能排在靠后的位置,而三线城市中仅佛山排在金额榜的第十位。
实际上,如果把一线城市及其周边城市圈加在一起来看的话,四个城市总成交金额均在5000亿级别。例如廊坊、燕郊等依靠北京市场的需求溢出,市场容量也过千亿,与北京加到一起就达到上海5000亿元的数量级,再如广州,加上佛山以及周边中山,整个市场也达到近5000亿元的规模,而深圳连同东莞、惠州等城市的成交金额也在4000亿左右。四个城市及周边(主要是由溢出的客户构成的市场)住宅成交金额约在2万亿左右,占到全国总量的20%左右,这个集中度是非常高的。
3.房价TOP10
深圳商品住宅价格仍然高居首位,北京、上海紧随其后,厦门由于总量相对较少,因此其房价也在二线城市中排名第一。而南京、苏州近一年的房价上升速度较快,分e排在第五、第六的位置。对比之下,反而显得杭州的房价并不是那么高,实际上近一年杭州市场主要处在回稳、回升的过程中,价格才刚刚到达上一轮高点。另外,广州、天津房价相对较低,整体较为平稳。
4.地价TOP10
从2016年各城市成交楼板价看,深圳依然一枝独秀,22940元/平方米的楼板价稳居榜单首位。总体来看,除第十名广州外,排名前9的城市楼板价均突破1万元/平方米,二线热点城市南京、苏州、厦门均有上榜,其中厦门由于土地稀缺,竞争激烈,楼板价仅次于深圳,与其房价一样,位居二线城市之首。另外,昆山是唯一一个进榜的三四线城市,其楼板价同比涨幅高达314%。
从目前城市情况来看,一线城市中北京、上海整体市场规模较大,深圳、广州规模类似,但房价上,深圳则遥遥领先。而诸多二线城市2016年也脱颖而出,全面启动,尤其是杭州、天津这些城市,成交量赶上、超过了一线城市,金额和北上广深相比也差距不大,甚至还领先于广州、深圳,房价也在经历一轮快速上升后,缩小了与一线城市的差距。
整体来看,在部分二线城市仍需去库存之下,二线城市的分化在2016年也更为明显,经济、产业、人口的集聚使得一些热点城市的房地产表现突出,而这种突出将会在未来的3-5年时间内逐步体现出来。
作者系易居(中国)企业集团C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