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谈我国民族声乐在演唱风格上的美学体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谈我国民族声乐在演唱风格上的美学体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我国民族声乐唱法所体现出的审美情趣是我国声乐艺术经过几千年不断酝酿而成的,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艺术地位。包含着各族人民创造的、能体现了中华民族声乐艺术特点、欣赏习惯和审美意识的多种演唱形式和声乐艺术品种,创造了独特的演唱技法,从而形成了中国式的演唱形式与风格特点。无论是对演唱风格还是对情感表达,都存在着不同的美学追求。

关键词:声乐艺术;演唱风格;“韵味”

中图分类号:J60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05-0058-01

我国民族唱法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历史文化、心理思维、表现方法及审美情趣在我国声乐艺术中的集中反映,具有悠久的声乐艺术地位,包含着各族人民创造的、能体现了中华民族声乐艺术特点、欣赏习惯和审美意识的多种演唱形式和声乐艺术品种,创造了独特的演唱技法,从而形成了中国式的演唱形式与风格特点。近年来关于对民族唱法在演唱风格上的研究已逐渐成为我国音乐界关注的焦点,不但在逐渐丰富着民族声乐的艺术实践,而且也加强了民族唱法理论上的更深层次的探讨。中华民族声乐艺术在演唱风格上的审美把握和要求,如对不同区域、不同民族风格的审美要求、对“韵味”的美学追求以及对歌曲的风格特色和在个人情感体现上的美学追求等把民族声乐演唱艺术在审美上提出更高的要求。在融入中华民族之血液的同时,加强与外来文化的合理借鉴与结合形成了很具科学性的理论体系和艺术审美规范,并在民族传统美学思想和审美习惯的支配下,形成了独特的韵味与艺术风格并逐步完善了中国的民族声乐艺术理论。

一、不同民族、地域风格在声乐中的美学追求

民族唱法必须根植与民族风格的土壤中。民族风格是形成演唱特色的基础,是一切优美声乐作品的源泉。一个国家的音乐有自己的特点,一个民族、一个区域有自己特有的音乐表达方式,不同的区域其音乐风格也迥然不同。受民族和区域的影响,各族在各自的文化传统和历史条件下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审美评价标准,从而也构成了声乐艺术在演唱风格上审美差异。

如果对民族风格和区域风格给予分别论述,就能更直接地体现出他们各自存在的独具特色的审美标准。首先,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优秀民歌,但受各个民族的文化背景,生活环境和审美情趣的不同,音乐风格各具特色,表现手法也丰富多彩,构成了各自民族不同特色的音乐体系,蒙古族音乐辽阔、悠远,装饰音丰富,一波三折,既有草原的宁静,也有万马奔腾的气势;藏族民族音乐刚健、质朴、嘹亮,一派高原、蓝天、白云的壮丽;维吾尔族音乐欢快、活泼、跳跃性大,节奏感强,犹如解冻的江水奔涌不息。其次,从地域性风格来说,我国地域广阔,民族分布以杂居为主要特点,造成了在全国范围内的“大杂居、小聚的”局面,从而形成民族唱法浓郁的地域性风格,一般来说北方民族的旋律具有直率、豪迈、刚健、雄奇壮美的风格;南方民族的旋律具有感情细腻、浓艳柔弱、娇羞缠绵的情态,恰似江南水乡、小家碧玉。

通过对民族和区域风格两方面的论述,充分体现出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对不同区域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审美情趣把握的重要性。同时,也体现了加强区域和民族风格的美学追求,对民族声乐演唱特色的形成具有基础性地位。

二、民族声乐对“韵味”的美学追求

我国民族声乐艺术根植于中国的土壤,历代传承于中华民族声乐艺术之中,形成了民歌、戏曲、曲艺等声乐艺术形式,而我国民族唱法风格又融入上述的艺术形式之中,并吸收他们共同科学所在,形成了我国民族唱法具有时代性、科学性、和艺术性为一体的独特风格。“韵味”是中国的一个传统的美学概念,具有一种独特的美学特征,长期以来一直体现在民歌、戏曲、曲艺艺术等几种民间艺术的审美追求之中,经过一代又一代的追求与创造被保留下来,并作为一种美学理想对今天的民族声乐艺术产生着重大的影响。对“韵味”的追求主要表现出中国民族声乐的字韵、声韵和情韵的特点,以下从两方面对民族声乐中的“韵味”的美学特征进行论述。

(一)字韵――字的韵味

字韵,即咬字、吐字的韵味标准。由于语言是形成歌唱艺术风格的核心因素,所以对语言的吐字、咬字的“韵味美”的要求就更为重要。从而在语言艺术理论上提出了咬字、吐字的准确、清晰是中国声乐艺术中最起码的技术要求,也是吐字、咬字技术最基本的美学原则。在演唱和表演过程中,对语言文字的要求,追求对吐字、咬字上的字韵声腔的完美性。多强调由字韵变化所产生的优美的不同声韵音色讲究字头、字腹、字尾的变化过程,使吐字、咬字形成一个完美的发生过程,从而形成音色、音韵上的协调完美统一。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华民众欣赏到民族声乐艺术特有的音乐风格和韵味美。

(二)声韵――声音的韵味

声韵,即对声音的韵味要求。仅仅作到了字韵还不能达到在声韵美学品格上的晶莹剔透。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中,声韵在歌唱技巧与艺术表现上的美学体现是“字清声美,字正腔圆”的要求,只有真正表现出上述的声韵美,才能达到歌唱艺术所表现的“以声表情、声请并茂”的最高境界。 要表现出科学的演唱风格,使声腔圆润、优美、运用自如必须以掌握声韵在汉字上的特点为前提,无论从字情声美,还是从字正腔圆的美学要求来说,他们首先阐述的前提是“字”而后为“声”,字前声后。所以,发声技巧的训练要作到以字带声,只有这样才能字音清晰、声音圆润、连贯。对声腔的“韵味美”的追求,还有赖于润腔技法上的体现。如滑音、颤音、直音、波音等不同的装饰音,他们虽然在声腔中运用并不多,却起着独特的装饰作用。民族唱法十分强调声韵在歌唱艺术中的意义,正确把握“声韵美”之所在,才能体现出“韵味”的美学意义。人们在欣赏经过高度美化的发声时,才会为之喝彩,为精彩、动人的歌声及其表现所动情、感动。

以上所述只是从语言艺术上对字韵和声韵的分别阐述,两者在演唱风格韵味上具有不同的技能要求和美学体现。同时,两者也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中国民族声乐艺术“韵味”的美学要求,仅凭字韵、声韵某一独立部分是很难达到的,所以要求他们统为一体,相互融合、相互协调,才能实现悦耳深情、传神动情的韵味美。

三、对歌曲风格特色的美学追求

一首好的歌曲,它其中的风格特点需要我们仔细的品味,深入的领会,正确把握好他的内在韵味,注意到对装饰音的演唱与应用,装饰音在歌曲创作及演唱只是极具特色的,轻巧、灵活的演唱能让人体会到一种用文字和乐谱无法精确表示出来的微妙。再者,加强对节奏的掌握与运用,节奏的变化的特点,对歌曲风格形成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必须重视和学习节奏的特点和规律,才能更好的演唱。根据歌曲的需要,音色的调整也是其美学追求不容忽视的重要一环,不同的民族声乐作品,有不同的感彩的不同的表现内容,它需要我们仔细的把握声音色彩,使歌曲风格得以最好体现

四、对个人情感的美学追求

一首同样的作品,从不同的演唱者口中唱出来的效果是不可能相同的,抛开以上三方面的论述,单从演唱者对这首作品所投入的个人感情,就存在着差异。演唱者应对不同的风格、题材和类型,要想使歌曲得以完全的体现,必须充分发挥个人的丰富情感,以情带声,用内心潜在的情感意识去领会。不同的演唱风格必须以不同的情感去演唱,使自己的情感完全融入其中,把自己的情感与作品的内在表现融为一体,完全表现出个人情感,而又融入乐曲的演唱风格。从另一方面来说,情感的发挥需要经过演唱者的亲身体验,在生活中去逐渐丰富自己的情感直至升华到一定的高度,使升华的情感来表现乐曲。也就是说,演唱中投入的情感不仅是表演者平时的真挚的情感投入,而且更是超出个人在生活中得以升华的深邃的情感体验。此时的内在情感体验完全驾驭于乐曲之上,能够准确地表达歌曲的演唱风格,情感体验越深刻、越丰富,对乐曲内容及演唱风格的把握就越贴切,感染力就越强。所以,对个人情感的充分发挥是十分重要的,无情感的融入和发挥就不是现实中的艺术。从整体演唱风格来说,情感风格的发挥是艺术的最高境界,充分发挥个人的情感表现,才能产生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因此演唱者要创作出感人的艺术形象,就必须把握好歌唱时的个人情感表现。歌唱者要达到“以声带情、声情并茂”的艺术境界必须要用真实的、丰富的、深邃的艺术情感,去塑造自己的歌唱形象,从而形成丰富多彩的演唱风格。

以上对演唱风格的美学体现的分别论述,从整体上来说,他们是融为一体的。如在演唱不同的民族风格作品是,会时时注意到区域风格的特点,不同区域、民族的风格形态除了对字韵、声韵注意其风格的表现外,同时也离不开对歌曲风格特征的把握,看是否符合该民族的演唱风格,而且对个人情感风格的表现上也应该符合民族的审美要求和审美标准,只有使不同的演唱风格统为一体,才能使歌唱艺术得以完美体现,从而达到完美无暇的艺术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