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药配方颗粒在儿科使用的利弊分析与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药配方颗粒在儿科使用的利弊分析与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中药配方颗粒;优势;不足;改进思想

中图分类号:R286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3)02-0081-02

中药复方是祖国中医药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使用中药饮片配方,在临床应用中可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体质强弱、年龄大小等因素,辨证施治,对药物进行灵活加减,使中药复方汤剂产生最佳的疗效。现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国际市场的需求、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加快,汤剂的改革势在必行。以符合炮制规范的传统中药饮片为原料,经过提取、分离、浓缩、干燥、制粒、包装等生产工艺,加工制成新型配方(中药配方颗粒)逐渐发展壮大起来,它既能保留原药材的性味、归经、功能、主治,又能在不改变中医传统处方习惯的前提下,做到辨证施治、随证加减,符合中医用药特色。同时它也是中成药的重要原料,其制剂理论和方法,无不体现着古老中医的精深智慧。通过本院多年的临床应用,中药配方颗粒显示了以下优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1中药配方颗粒的应用优势

11与汤药相比,质量可控,疗效稳定根据《药品管理法》的有关规定,为推进中药饮片实施批准文号管理,规范中药配方颗粒的试点研究,中药配方颗粒从2001年12月1日起纳入中药饮片管理范畴,实行批准文号管理。投入使用的配方颗粒具有明确的批准文号、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其原材料是经过严格质量控制的中药饮片,制剂的标准一致,疗效确切、稳定。与原料药相比采用铝箔包装,封闭严密,避免了虫蛀、霉变、变色、泛油等变质现象。

12制备过程标准统一,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传统的中药处方中有叶、花、花蕾、全草、根、果实、种子、动物、矿物等不同质地的药材,煎煮有先煎、后下、包煎等要求,而且加水量、浸泡和煎煮时间、温度、煎出液等较难控制。单味中药配方颗粒剂生产是经过工艺优选的,故可避免这些缺陷;对川乌、草乌、附子等有毒中药,可利用先进的设备,针对药材制定出规范的温度、时间、压力等工艺参数,生产出低毒、安全、高效的配方颗粒,这是传统煎煮方法无法达到的。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提出:“凡服用汤药,虽品物专精,修治如法,而煎药者鲁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清代医家徐大椿云“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不效,全在乎此。夫烹饪禽鱼羊豕,失其调度,尚能损人,况药专以之治病而可不讲乎?”可见古人早已经意识到煎煮方法的重要性,传统中药汤剂煎煮需要一定的中药知识,不易把握煎药时间和火候,从而影响汤剂质量,最终影响治疗效果[1]。

13药量易于控制,较适宜儿童用药与成人相比儿童患者大多数存在服药困难的情况,若煎煮后药液量过大,患儿很难饮完,以致药物浓度达不到治疗量,降低了临床疗效。配方颗粒的服用方法是将一剂药中的各味配方颗粒全部拆开,倒入容器中,根据药粉量加温开水200~300 mL,还可以针对患儿的实际情况对加水量自行调节,且药物溶解迅速、充分,能更好达到治疗目的,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14使用方便中药配方颗粒采用复合铝箔包装,体积小、装量准确,便于运输、贮藏、调剂、携带和服用。每袋颗粒剂标有相当于原料药材的量,临床运用仍按照中医理论辨证论治,灵活组方,按量换算,单方、复方均可。因为包装材料为复合铝箔,不易吸潮,避免了中药贮藏不当带来的一系列质量问题,减少了污染,方便保管。由于其体积小,本院中药配方颗粒调配中心仅占地4 m2左右,却可容纳近400味中药配方颗粒的配制运营,可3~4人同时调配操作。调配人员操作简单,劳动强度降低,减少了分剂误差,更好的保证了处方疗效。

服用时患者只需将药剂剪封、混匀,用温开水溶解即可,不需要太多的中药煎煮知识,节约了中药浸泡时间,也不需要先煎、后下、包煎等专业性工作,避免了煎煮方法不当的弊端,方便了患者服药。例如一些危重患儿病情常常在很短时间发生急剧变化,若延误最佳的治疗时机,会给患者带来身心上的痛苦。若使用中药配方颗粒,既缩短了救治时间,又极大地满足了患者随时随地快速用药的需求,为应对可能出现的危急重症做好准备[2]。在某些医院,还利用中药配方颗粒溶入生理盐水中,溶解后为患儿灌肠治疗小儿发热,能迅速降低患儿体温,避免因高热所引起的一系列疾病及严重的并发症[3]。

15加快了中药与世界接轨的步伐中药配方颗粒在制备过程中采用现代先进科学技术,各项数据资料均有据可查,使中药真正做到安全、有效、方便、可控,且服用、携带、储藏均十分方便,满足国外及出国人员和海外华人患者治病的需求,因此,配方颗粒的推广使用有利于中药走向国际化。

2配方颗粒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中药配方颗粒的产生是我国中医药发展的一次飞跃,是几千年来中药领域的一次重大变革,是我国传统中药走向世界的必然趋势。当然要改革就必然遇到困难,配方颗粒在应用中还存在一些尚须进一步探索解决的问题。

21与传统中药汤剂疗效是否一致有待进一步研究现今困扰中药配方颗粒临床应用的是其临床疗效问题。叶蕾等[4]对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饮片外洗治疗扁平疣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发现,采用中药饮片外洗治疗平疣有效率 870%,明显高于对照组采用中药配方颗粒外洗治疗扁平疣有效率 750%。也有报道[5]中药配方颗粒在药效方面与传统汤剂没有差异,甚至在某些方面还要优于传统汤剂。但是没有系统的临床实验数据作支撑。很多医生对中药配方颗粒的使用仍持怀疑态度。毕竟“群药共煎”是中医药的一大特色,单味中药成份提取后的简单混合不一定等同于中药复方临床疗效。因为合煎时药物成分间会发生相互作用,有的发生增溶助溶作用,提高了某些有效成分的溶出率;有的发生拮抗作用,降低某些有害成分的溶出率;有的会生成一些新成分或令某些成分发生转化,从而达到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增强疗效、缓和药性之目的,充分发挥中医方剂中各药物的配伍作用。

22包装规格单一中药配方颗粒的规格是指每袋颗粒含量相当于中药饮片的克数。本院使用的是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中药配方颗粒,每种颗粒的包装仅有1种规格,且包装规格偏大,多为6 g,10 g,15 g,据了解国内其他厂家也多为这3种规格,有的药用量宜小,对于年龄小、体重轻的儿童1剂只能服用1/2或1/3包,甚至更少,剩下的就只能扔掉或加入另一剂药中服用,扔掉会造成浪费,留下的话易吸潮变质,不易保管。缺乏适合儿童的剂量规格,不符合儿科临床的实际情况。

23药液浓度高,药味重当“配方颗粒”药味较多、药量大时,药液就很稠厚,药味苦,口味重,使得口感难以接受。儿童服用时比较痛苦。而本院面对的全是儿童患者,且本院中医科配方颗粒已基本上取代了传统中药的使用,因此,解决配方颗粒口感问题成为本院乃至全国同行的当务之急。

3改进设想

在中医药发展过程中,有争论不是坏事,在面对这样那样的争论和质疑,我们不应回避,而应该正确的看待和认识这些实际问题[6],以积极地心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针对配方颗粒应用存在的种种不足,在此提出了一些新的想法。

31对于药效问题可以选取一些常用的经方、古方、经验方,首先进行基础性研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毛细管电泳法等,对药效成分的含量进行对比研究,针对药效成分不明确的配方可采用多成分图谱进行相似性研究。其次,进行药效学对比研究,包括药理,毒理和临床对比研究。应用数学软件进行评价,结果能够证明配方颗粒与传统汤剂之间疗效无差异的话,再结合患者需求,可以进一步推出一些疗效确切的配方供患者使用。

32对于规格问题希望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尽快制订中药配方颗粒的规格标准,分为儿童装和成人装两种,改变国内中药配方颗粒规格单一、不符合儿科临床用药的局面。

33对于口感问题希望找到一种能够改善口感,又不会影响药效的新辅料,用以制成不同颜色和不同口味,配合配方颗粒一起使用的“颗粒伴侣”。使用时将其与配方颗粒混匀,一起冲服,可使本来浓烈苦涩的药汤,变得甜美可口,让儿童服药由惧怕变成喜爱。这一探索如果成功无疑会给医院带来很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结语

中药配方颗粒符合中医辨证论治的要求,可以随意组方,加减配伍,既保持了中医辨证论治之长,又具有中成药使用方便之美。在它的制备过程中,每味中药都有质量标准可控,且不添加糖、防腐剂及其他赋型剂,保持了传统中药饮片的原汁原味[7~8]。此外,其体积小、重量轻、应用方便,顺应了医院中药房管理的现代化。但是,目前配方颗粒的推广使用仍然受到很大的阻碍,由于缺乏系统的临床实验数据作支撑,不论是患者、医生还是中药配方颗粒的研制者,都不能完全肯定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汤剂两者之间作用的等效性。从当前研究的情况来看,选用的方剂较少,应用的范围不广,临床观察的数据不多,其结果尚不能总结中药配方颗粒应用的基本规律。

我国中药配方颗粒剂研究和应用工作开展才十多年,起步较晚,现在还处于摸索阶段。虽然还有诸多不足,但是它满足了现代人临床用药的需求,适应了正在变化的生活方式和生产特点。只要我们树立为临床服务、为患者服务的观点,中药配方颗粒将会是临床用药的趋势,发展前景非常广阔。政府部门、医院、中医药界人士应给予政策、科技和实践等方面的支持,如能在有效成分、药效学、临床疗效等方面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就能提高国际上对中药科学性的认识程度,有利于中药工业化、产业化,加快与国际市场的接轨。

参考文献:

[1]张晓东,唐进法,李学林不同煎煮时间牡丹皮汤中丹皮酚和芍药苷含量变化分析[J].中医研究,2009,22(6):18~20

[2]席永杰,石岩中药灌肠疗法治疗小儿泄泻的现状及思考[J].中医研究,2009,22(11):57~58

[3]李玮消积颗粒灌肠治疗小儿风热挟滞型外感发热72例[J].中医研究,2007,20(2):39~40

[4]叶蕾,张春霞,叶会洲,等中药免煎颗粒与传统饮片外洗治疗扁平疣的比较分析[J].海峡药学,2009,21(8):153~154

[5]杨安平,韩英光,温期麟,等中药免煎颗粒与中药饮片中有效成分含量对比研究[J].中药材,2006,29(8):857~859

[6]李林中药配方颗粒临床应用问题探讨[J].光明中医,2010,25(5):587~589

[7]高世荣免煎中药颗粒的优缺点浅析[J].中医临床医学,2010,(4):35

[8]诸明娜免煎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饮片的比较[J].湖北中医杂志,200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