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林琦:在市场跌宕中成长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林琦:在市场跌宕中成长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正是在证券市场的萎缩与突进的起伏跌宕中,博时基金的信息化建设逐步成熟、完善,成为业务平稳发展的助推剂。

与侃侃而谈的博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市场部人士相比,林琦略显拘谨,有问必答但并不过多延伸。这位清华大学走出来的计算机硕士,尽管早在2000年就进入博时基金管理公司,多年历练,却难得地保留着一种学者式的严谨。从2006年开始,林琦历任博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信息技术部副总经理、总经理。不夸张地说,他是博时基金信息化建设的见证者和实践者。

博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经过10多年的发展,在2008年,被媒体评为中国最受尊敬基金公司。截至2008年9月30日,博时基金公司管理的资产总规模超过1500亿元,累计分红超过400亿元,在国内基金公司中名列前茅,是目前我国资产管理规模最大的基金公司之一。

此外,伴随资产管理规模的扩大,几何级攀升的交易量对原有的思维模式下的IT架构形成了冲击,但如何搭建国际先进水平的IT系统?这些现实而迫切的问题将博时基金公司的IT部门推到了风口浪尖。

IT助力差异化服务

“博时基金作为最早的几家基金管理公司之一,公司从成立之初就对IT建设非常重视。”林琦表示,博时基金的信息化建设有着良好的基础。应该说,由于国内的资产管理公司只有十年左右的历史,IT系统发展的起始阶段水平并不高。而当时整个行业的情况是,在众多基金公司里,IT部门的定位较为简单,他们是被动地适应业务需求,电脑系统在运行时不出错就算是完成任务了。从1998年开始,国内的基金公司陆续成立。当时行业内的公司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主要是选择合适的TA系统(开放式基金登记过户系统)。据了解,TA系统可支持股票型、债券型、混合型、货币市场型、LOF、ETF等多币种、多品种产品登记,支持分机构、分基金的分时清算,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账户体系,能够实现面向客户或销售渠道的差别销售。但这毕竟是标准产品,从信息化建设的角度来说,意味着各家基金公司呈现出同质化的状况。

真正引发信息化建设的变革,还是2007年的证券市场大繁荣。对于一直以“外包”形式把公司的IT建设分包出去的基金公司,开始感受到信息化与金融行业的关联度在上升。随着业务类型的增加,每个环节都要靠IT系统来支持,业务风险最后也会体现到IT层面。而博时作为整个行业里信息化建设走得较早的基金公司,开始了新的尝试。就博时的内部建设而言,业务不断丰富推动其改善IT系统。投资的工具越来越多,另外,新的投资品种,比如指数期货以及其它一些金融衍生品,会逐渐地纳入到投资范围里面来,这就对基金管理公司的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于是,博时开始尝试建立一套投资决策支持系统。为了建设这套系统,博时搭建了国内基金行业最早、内容最丰富的数据中心。这个数据中心整合了宏观、行业、上市公司、卖方、博时公司内部研究、投资持仓、基金会计等基础数据,可为价值投资和基本面分析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保障。另外,该系统涵盖了投资管理中研究分析、组合管理、绩效评估,合规和风险控制等所有业务环节。

2008年,博时还做了一个比较大的调整。市场体系原来是以区域为主的管理架构,如今变成了以业务线条为主。这意味着,原来是以块为主,现在是以条为主,整个销售分成零售和机构两条线,以更好地为两大类客户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在对业务线条的梳理中,原有的IT系统也面临着不能满足需求的挑战。占比例越来越大的机构业务,其个性化需求非常明显,这对基金公司的风险管理、合规控制,信息披露来说,提出了新的挑战。

业务变化的背后,都需要IT系统去支持,而且投资系统跟销售系统,跟后台服务系统对接,这些在以往来说,还没有一套成熟的模板可以参考。对博时来说,打通这些系统,意味着能更精细化及精准地提供服务。

提升IT核心竞争力

金融海啸引发了人们诸多反思。在感叹信息化建设差距的同时,也有人认为:过于复杂的、基于新技术的金融交易系统存在弊端,甚至有人将次债危机归咎于此。但这显然与事实不符。要想建立具有全球化投资视野和架构的资产管理公司,除了物色国际化人才,匹配相关资源之外,与这些目标相匹配的信息系统也是必要条件。让我们把镜头回放,就在2007年,突如其来的市场繁荣导致的金融行业系统瘫痪的场景,仍然历历在目,远非陈年旧事。

博时基金一直注重业务部门与技术部门一起坚持创新,将信息技术与业务发展相结合,在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应用方面一直保持同行业领先地位。比如,博时在基金行业内较早成功开发与应用完整的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在系统实施前。由于各个业务系统是各自独立的,销售人员无法获取客户的最新交易情况,管理人员对所辖范围内的客户情况也难以进行及时把握,并且由于信息的孤立,市场、销售和客户服务人员在客户信息方面无法及时共享,造成内部工作流程的脱节。

CRM系统实施后,在公司统一的客户数据中心基础上,建立了统一的客户视图,整合了客户沟通和服务渠道,各个相关业务部门在一个统一的业务平台上工作,并面对一致的客户信息,消除了各业务部门和系统的隔阂。

“我们设计的目标和理念就是一定要给人们最简单最方便的方式。”林琦说,在IT技术应用上,博时基金注重一定要让用户简单、方便地使用。例如,博时基金在行业里也是比较早推单点登录方式的,只要用户登录电脑,你进入所有的系统都不要再输入密码。

在推进公司统一沟通平台的过程中,博时基金也本着这样的目标寻找方法。“首先我们技术部内部先进行试用,信息技术部对产品的接受程度比较高,相对专业知识比较丰富。”林琦解释,IT部门的试用是前提和基础。在IT部门内部把这个产品使用不到一个月时间后,普遍应用成熟了,然后由技术人员制作一些培训用的PPT,再对公司的行政秘书进行培训。在博时基金,内部有个行政秘书的指示体系,是由各部门的秘书参加,这是一个比较专业的指示体系,由所有的部门秘书参加。首先由技术人员先教会部门秘书,然后通过部门秘书再作为技术推广人的角色把统一沟通平台推广到全公司。

多年的发展,博时基金已经具备了强大的IT基础实施。博时基金在深圳、北京分设了两个符合国家A类标准的计算机机房,互为备份保障信息安全;分别建立了双向卫星系统和地面专线进行报盘交易,保障交易的实时高效性和准确安全性。对主要业务系统设立双机热备份和异地的灾难备份系统,在突况下保证用户端的应用连续性。

应当说,IT系统已经成为博时基金核心竞争力的有效组成部分。在信息化建设中,博时基金还与国际知名公司合作,借鉴全球金融领域内的最佳实践以及IT战略规划经验,对业务架构、应用架构、数据架构、技术架构进行了全面的规划。在金融证券领域,由于业务的创新、风险与内部控制等方面,对IT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且由于每个环节都要靠IT来支持,所以,业务风险往往最终都会体现到1T层面上来。只有建设高效的IT平台,才能有效控制业务风险和支持业务创新。“我们IT建设的思路一直坚持自主开发,同时寻找外部国际上知名的一些合作伙伴,寻找目前国际上业界比较流行、比较领先的技术,来推动、支持我们的IT系统的建设。”林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