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依安县饮水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依安县饮水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分析了依安县饮水安全工程的现状及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问题;对策;黑龙江依安

中图分类号 TU99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08-0213-02

依安县位于黑龙江省西部,小兴安岭西南麓,松嫩平原北缘,属齐齐哈尔市辖县,位于齐齐哈尔东北部。地貌形态为低、高平原,全境南北长70 km,东西宽55 km,总面积3 685 km2。地势东北高、西南低,海拔高程145~200 m。全县共设5个镇、10个乡,总人口49.25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0.23万人。依安县多数居民为了满足生活用水需求,挖土井取水。牲畜和大棚用水靠地表水解决。一遇干旱季节小井水位下降、枯竭。无水质处理设施,水的质量难以得到保障,直接威胁居民的身心健康,群发疾病时有发生。水源问题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制约了该区的经济发展,与新农村建设和以人为本的和谐理念极不相适应。截至2014年年末,全县已有474个自然屯20.32万人吃上了自来水,自来水普及率达到50%,全县尚有228个自然屯8.29万人需要解决饮水不安全问题,有34.95万人869个村屯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需要更新改造。

1 依安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消毒设施安装使用不规范,供水水质合格率低

黑龙江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未安装消毒设施的现象非常普遍。据卫生计生部门统计,该县农村饮水工程99.9%为地下水,未经处理饮用的达58.6%。2014年对全县实施水质监测,水质合格率低于国家要求。

1.2 建后管理机制不健全,管护工作薄弱

目前主要实行的3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模式中,个人承包管理所占比例较大。由于个人承包模式在水质净化与检测、工程维修等方面普遍存在专业知识匮乏和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难以实现工程的可持续运行[1]。

1.3 水价和水费计收机制不合理,乡级维修养护基金缺乏

集体管理和乡镇政府的水厂大多采用固定收取水费的方式,收费低于成本水价,存在供水户“吃大锅饭”的现象。另外,受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增多的影响,部分工程实际供水量低于设计供水量,水费收入难以维持工程正常运行[2-3]。

2 解决饮水安全问题的对策

分析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就是领导重视程度不够,没有认识到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是一项长期的政治任务,重建轻管思想严重,在贯彻执行上级部署要求上打折扣。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关乎广大农村群众切身利益,是重要的民生工作,也是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城乡服务均等化的难点和重点。因此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及建议。

2.1 要强化水质保障,确保供水安全

保障农村饮水安全,水源可靠和水质达标是关键。各地要坚持工程建设和水源保护“两同时”制度,依法规范水源保护区或保护范围划定工作,做到“建一处工程,保护一处水源”。新建水源必须按要求进行水质检测,要做到一眼井一个检测报告,根据检测报告科学确定水处理工艺。要进一步强化水质净化处理,规范消毒设施的安装、使用和运行管理,进一步提高水质合格率。

2.2 加强建设管理,确保工程质量

要全面落实《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办法》,千吨万人规模以上工程要严格执行“四制”。依法规范组建项目法人,全面落实项目法人主体责任。择优选择设计、施工和监理队伍,创新监理方式和建管模式,严格招标投标和监理管理,规范参建各方行为;小型工程推行以乡为单元组建统一的项目建设管理单位,负责工程建设。要全面推行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开工前、竣工验收前、违纪违规查处情况的“三公示”制度以及用水户全过程参与工作机制。按照《黑龙江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质量技术要求》(黑水发〔2014〕362号)严格控制工程质量。要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加强建设项目全过程质量管理,严把招标采购关、设备进场关、质量抽检关、施工工序关和竣工验收关,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一处、成一处、发挥效益一处。

2.3 完善管护机制,促进长效运行

要建立以乡为单元的工程管理服务机构,对所有工程都要逐个明晰产权主体和管护主体,逐个落实管护责任和经费渠道。要合理确定水价,逐步推行“两部制”或“阶梯制”水价,规范并加强水费计收[4]。要以财政补贴、水费提留等方式加快建立县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维修养护基金,确保工程建得成、管得住、用得好、长期发挥效益[5]。

2.4 建后管理体制改革

根据该县小型农村水利工程的存在形式、服务形式和小型水利工程自身存在的意义及任务,结合具体情况,拟对该县小型农村水利工程进行承包、租赁、使用权或经营管理权拍卖,用水合作组织管理、委托管理等多项改革。通过承包、租赁、使用权或经营管理权拍卖、用水合作组织管理、委托管理等多种管理方式,调动投资者和经营者参与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积极性,逐步建立起产权明晰化、投入多元化、服务社会化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的管理体制和良性运行机制,解决目前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维护和经营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6-8]。

3 参考文献

[1]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所.SL310-2004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2] 依安县水务局.依安县2010―2013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人口调查复核的报告[R].出版单位不详,2009.

[3] 李代鑫,杨广欣.我国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及对策[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6(5):4-7.

[4] 吴长春.农村饮水安全的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2006(5):214-215.

[5] 刘建强,金丽,韩同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模式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6(2):79-80.

[6] 李晶,岳恒,王建平,等.农村饮水安全现状分析及解决对策[J].中国水利,2006(11):26-29.

[7] 翟浩辉.切实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工作[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5(1):1-6.

[8] 戴向前,刘昌明,李丽娟.我国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探讨与对策[J].2007(9):907-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