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舞蹈文化在我国的传播及发展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舞蹈文化在我国的传播及发展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舞蹈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它是以人体的表演为媒介的动态艺术,既有语言的功能,又不受语言的束缚,它可以升华人们的生活艺术形式,不断汇入时代精神与信的审美情趣。可以积淀民族文化,传承民族文化。本文将研究舞蹈的文化特征,探索中国舞蹈的文化传承和发展

关键词:舞蹈文化;传播;发展;研究

中图分类号:G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1-00-02

舞蹈作为一门表演艺术,传播是其重要的生存方式,也是其生命力的体现。舞蹈传播是通过表演向受众展示舞蹈艺术魅力的过程。目前,中国舞蹈艺术的传播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以传播为手段传承和舞蹈艺术的价值是非常必要的。舞蹈艺术的传播并不简单地将舞蹈动作展现给观众。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现代的舞蹈仍然散发着其独有的文化底蕴,承接着现代人的精神理念,反映人们的审美观念以及各个民族传统的文化形式。舞蹈以其特有的艺术魅力征服着人们。舞蹈的发展离不开文化底蕴,一个民族舞蹈的创作深深的被文化所影响着。

一、舞蹈与文化

舞蹈来源于生活,是从各民族人民的劳动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是现实生活的一个缩影,它始终跟随着人类的脚步,每一部舞蹈作品里都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底蕴。例如《秧歌》这种舞蹈,它是一种表现人们生产生活的舞蹈形式,它起源于人们的劳作,展现了人们在田间插秧耕耘的生活状态,并且应用敲锣打鼓来表达农民庆祝春耕或秋收的欢乐心情,具有浓厚的地方文化色彩,展现了农民朴素健康的积极精神,表达了农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每个时期的秧歌都有不一样的文化在里面。在革命时期,它就成了一种有斗争精神的秧歌,在当时它表现出了另一种农民生活,反映了当时工农兵斗争的现象,具有一定的社会教育意义。在解放时期,秧歌跟随着人民走遍全国,在当时也象征着解放和胜利。秧歌在人民革命建设事业中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直到今天,它在人们心中也是欢庆喜悦的象征。

舞蹈艺术其实已经升华为一种生活、甚至生命的艺术,舞蹈成为了人们的一种交流方式,是人们向外界传递质朴的生活和感知世界的一种手段,它表现了各民族人民生活的丰富多彩和千姿百态,透过舞蹈鲜明的风格特征也可以直接的观察到人们的文化物质和民族精神。

舞蹈是一种属于人民大众的艺术,因此舞蹈具有它独特的群众性。舞蹈的创作者要想创作出一个好的舞蹈,就需要用人民大众的心理特点去感知生活,并且感知当时期社会的文化背景,并用艺术的眼光去细细品味世界,把生活中发现的事和物进行富有意义的构思,并创造出生动的艺术形象,从而使舞蹈作品散发强大生命力。

二、舞蹈文化的传播

民族在社会实践和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观念形态和行为方式,而且为不同社会形态、不同时期社会成员所共有,是人类认知客观世界、主观世界以及人类自身社会实践的一切文明成果。在我国,传统文化所反映的,是各个历史时期中华文化对于社会的生产、生活和人们意识、道德等精神方面的密切关联度,它不仅揭示了传统文化与社会发展进程关系、与社会整体的关系,而且涉及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和领域。

传统也不是一个凝固的概念,在传衍中它会发生变异,会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传统文化在传承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增添新的内容、新的典范,而且需要对异质文化的吸收和融合。传统文化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一种综合。对不同质的文化传统的吸收和融合,可以使固有传统因注入新的血液而勃发生机,并变得更健康、更有免疫力。如唐代的乐舞文化,气象博大、心胸开阔、仪态轻松,就和大胆吸收西域乐舞文化、旧传统中融入了异质的新成分有直接关系。其实这一过程就是传统更新的过程。这一过程一般是缓慢的、渐进的、不知不觉的,因此也可以看作是一种文化的濡化过程。这种濡化过程一般不会引发剧烈的冲突,也不破坏既存的文化秩序。但这需要充当异质吸收的文化主体强大、有自信力和包容精神。只有后来者不断为既存的传统增添新的内容和新的典范,传统才更充实、更有价值,才有可能不着痕迹地融入现在,成为活着的传统。 舞蹈院校的舞蹈教育在秉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也不断地赋予新的时代内容,也就是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优秀的舞蹈人才和舞蹈作品不断涌现。一部好的舞蹈作品的创作,一定是从内心到动作的浑然天成、和谐统一。它是既立足本族传统,继承了传统文化,又富有现代人的情感,将外在的舞蹈技法与内在的情感表达巧妙融合,而展现的超然艺术境界,给人以美的享受。如朝鲜族舞蹈作品《扇骨》以它特色的朝鲜族舞蹈语汇和深刻的民族底蕴赢得了众多专家和观众的喜爱与肯定。《扇骨》作品本身便体现了一种随着时代审美变迁而有的新体会,在提炼出朝鲜民族具有典型特征的舞蹈语汇的同时融入了编导个人的性格与情感,这样一部作品满足了观众的一份期待――通过舞者身体中流露的沧桑与坚韧,透出朝鲜民族特有的骨气与尊严,表现艺人不随遇而安、不急功近利的人生况味。朝鲜族女子舞蹈一般传统展现的风格优雅而深沉,韵律细腻而含蓄。而《扇骨》的编导张晓梅带给我们的却是一位一身傲骨,透着坚韧、刚烈,一位痴迷执着于舞蹈的朝鲜族女子。用一种全新的方式让观众来解读一位朝鲜女子的人生与情感,给人一种“熟悉的陌生”感。

舞蹈艺术是一个情感、观念、信仰、文化交织的精神集合体,多种形态但又具有整合而一的民族性和价值取向。中国传统文化即是这种民族性以及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在舞蹈艺术中以今人的视角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实现传统的新生是一个民族层面上的典型精神产物。这不只是单一舞种的文化传承,而是通过舞蹈这种客观的文化现象沿袭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稳固民族之本,扎深中华民族文化之根。

三、舞蹈文化的发展

1、现代舞蹈元素的增添

近年来,舞蹈艺术出现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越来越多的舞蹈编导倾向于把现代舞蹈与民族民间舞蹈相融合,从而使得民族民间舞蹈呈现出与传统舞蹈样式截然不同的风格特征,这种新的舞蹈样式往往以热烈的表现形式为主,通常能引起较高的关注度。例如著名的舞蹈作品《欢腾》在演绎时,舞者在基于藏族传统舞蹈之上,将现代的构图、造型、音乐等重要元素融合在其中,令人耳目一新。纵然对于这种所谓的“颠覆”传统的作品还存在着许多争议,但我们可以看见在其他艺术门类中,这种现象也不少,如近年来出现的“女子十二乐坊”的音乐创作也获得了不同凡响的效果。因此,我们应当承认,在市场化经济和东西文化交融的当代,出现这种情况是情理之中、不可避免的,无论以任何形式阻止其发展以及观众接受与否,它都将按照既定的轨迹沿着自己的方向发展,并呈现出强劲的势头。

2、立足传统根基,发扬民族个性

无论现代化以及市场经济对民族民间舞蹈的走向有着如何程度的影响,我国民族民间舞蹈都将立足于民族根基,这一点是不可动摇的。俄国19世纪的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曾经指出,文学在任何意义上都是民族精神的果实,他在这里指出了文学对于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其实对于任何艺术都是如此,只有民族的才是具有个性的和强大生命力的,只有民族文化的不竭发展,才能在发展中突出个性,从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此,对待传统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前景,我们也要立足做到:首先要尊重和保护本民族的文化精神的遗产,使之始终保持民族本色;另外,在保持本民族特色的基础上,要不断根据现实需要增添新的元素,为其注入新鲜的血液;最后,还要使新时代的舞蹈艺术继承和发扬传统的美学观念。做到以上三点,我国的民族民间舞蹈艺术才能把握住民族的灵魂,才能在作品中显示出民族特色。当然,民族性是不断发展的,只有紧跟时代步伐和把握民族的“魂”,才能有充足和广大的发展空间。著名的舞蹈艺术家杨丽萍编导的作品《云南印象》,既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原生态的美,也让我们震撼于民族个性的鲜明。

3、舞蹈内容的原生态意味和文化气息

我国民族民间舞蹈发展的另一趋势就是追求与传统文化的契合,以及在舞蹈中始终遵循一种原生态美的意味。这类舞蹈在编排上往往不拘泥于固有的舞蹈动作及形式,而是力求寻找民族的深层文化内涵,从文化角度进行构思,注重通过舞蹈形式来传递文化内涵,这种舞蹈的思想性较强,因而更易打动观众,引发深思,让观众在舞蹈欣赏中感受深层的文化底蕴,从而把传统文化的魅力散发得淋漓尽致。这类作品不同于一味走创新道路的舞蹈样式,对于这类舞蹈反对的声音较少,从业界到观众都是比较推崇和喜爱的。这类舞蹈作品力求不断寻找文化的根基,在与文化心灵契合的基础上展开创作,用舞蹈诠释文化的内涵,让观众有较强的心灵归属感和认同感。因此,把传统文化作为舞蹈内容的支撑,让传统文化渗透进舞蹈表演中,是未来舞蹈发展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马盛德.当前我国传统民间舞蹈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思考[J].艺术评论,2010(01).

[2]张志萍.感悟民族民间舞蹈的继承创新与发展[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6(01).

[3]官圆媛.谈民间音乐与民间舞蹈的民俗文化根基[J].辽宁高职学报2008(9).

[4]孙晓燕.浅谈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背景[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8(2).

[5]陈林宜.民间舞蹈与民俗文化[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

[6]梁萌.民族舞蹈与民族文化[J].飞天,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