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管状骨骨骺骨折的X线诊断(附8例误诊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管状骨骨骺骨折的X线诊断(附8例误诊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657000云南昭通市中医院

摘 要 目的:回顾性分析儿童管状骨骨骺骨折的发生机制、特点和分型,提高诊断率,指导临床治疗,避免畸形。方法:收集自2008年以来接诊的120例儿童闭合性损伤致骨骺骨折患儿,用S-H分型方法分型和归类。结果:Ⅰ型为10%,Ⅱ型为48%,Ⅲ型为6%,Ⅳ型为30%,Ⅴ型为1%。误诊8例(6%)。结论:管状骨骨骺骨折为儿童外伤所特有的损伤,发生率高,若诊治不当,易导致患儿畸形及生长障碍,尤其是严重的关节功能障碍。

关键词 管状骨 骨骺 骨折 X线 误诊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1.02.127

管状骨骨骺骨折,尤其关节附近的骨骺骨折为儿童所特有,与儿童骨骺骺软骨的生物力学特性有关。

资料与方法

一般材料:本组患儿年龄为2~16岁,平均9岁。伤后感疼痛、肿胀、肢体畸形、关节功能活动受限就诊。

设备及方法:MIS直接数字系统,立位或卧位投照。200MA;50~55KV;40~80毫秒;投照距离110cm;肩、肘、腕、膝、踝正侧位投照;手、足正斜位投照。必要时摄双侧对比或应力位平片。

结 果

本组患儿全部为闭合性损伤,多见不同程度骨骺损伤。其中,发生于肱骨上端9例,肱骨下端32例,桡骨下端60例,股骨下端1例,胫骨上端1例,胫腓骨下端15例,手指2例。依据S-H分型:Ⅰ型10例(8%),以肱骨远端、桡骨远端多见,可见骨骺分离、移位、部分见成角;Ⅱ型88例(73%),可发生于任何管状骨端骨骺,可见骨骺分离、移位、成角,多伴有长骨干骺端三角形折骨片;Ⅲ型3例,约2.5%,多可见部分骨骺分离、移位;Ⅳ型36例(30%),可见干骺端及骨骺折骨片部分可有明显分离移位;Ⅴ型1例。误、漏诊8例。

讨 论

骨骺骨折是指骨骺愈合前因外伤所致的骨折。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暴力和疲劳性损伤,均可导致骨折的发生。约占儿童骨折的6%~30%。上肢多于下肢,远端多于近端。好发部位:桡骨远端、指骨、胫骨远端、趾骨、肱骨远端、尺骨远端、桡骨近端、肱骨近端、跖骨、胫骨远端。以肘、腕关节最多见。在发育过程中,骺生长板既承受压应力、张应力,也承受一定的剪应力和扭曲应力。其承受力的限度取决于该组织吸收能量的能力、弹性模量、疲劳强度、结构密度等【sup】[1]【/sup】。骨骺骨折的发生与儿童骨骺骺软骨的生物力学特点有关。骨骺由生长带、软骨成熟带和软骨变异带构成。生长带具有一定的弹性,因压应力的作用而发生压缩性骨折较少见;软骨变异带、成熟带的肥大细胞胶原纤维数量少,胶原排列不规则,未形成规范的骨哈弗系统,结构上软弱,强度仅及附近关节韧带和关节囊的20%~50%,抗剪应力、张应力能力差【sup】[2]【/sup】。作用于关节部位的暴力在不足以造成肌腱韧带断裂前,已超过骺生长板的抗折强度而易发生骨折。

对于影响到骨骺、干骺端或所有这些结构具有定位价值并普遍适用的分型标准是S-H分型。Ⅰ型为骨骺与干骺端完全分离,整个骺板的所有层都断裂,约占儿童骨折的5%,主要由剪力和拉力造成,<6岁的外伤患儿多见,如无明显位移或成角,极易漏诊;Ⅱ型为部分骺板断裂,干骺端的主要部分与骺板分离,最常见,常因剪力或拉力造成,预后较好;Ⅲ型为骨折延伸到干骺端,并波及关节面,可以部分与干骺端分离。常见分离的骨骺明显的移位现象,常由剪力造成;Ⅳ型为骨折线穿过干骺端,骺板和骨骺的骨折多数也穿过关节软骨;Ⅴ型为骺板的压缩性损伤,一般不伴骨损伤,最初多无异常表现,常误诊或漏诊,如不能及时诊断,常造成生长障碍或成角畸形。1981年Ogden将软骨膜创伤伴生长板栓系(周边桥)、骺(软骨或骨软骨骨折、)、干骺端骨折、骨膜撕脱性损伤等骺及周围组织的损伤(Ⅵ-Ⅸ)作S-H分型的补充。

误诊原因分析:儿童管状骨端的骨折,应考虑骨骺损伤的可能。X线检查是首选的检查方法。绝大多数可依据骨骺移位(伴或不伴干骺端碎骨片)、骺板增宽及临时钙化带模糊或消失等表现确定,尤其对Ⅱ型及Ⅳ型骨骺骨折,可为临床治疗、预后判断提供客观的影像学诊断依据。骺软骨在X线投照中不显影,无移位和(或)2次骨化中心未骨化前的骨骺骨折不能显示,极易漏诊。本组误诊或漏诊的8例均无明显错位、成角或重叠畸形,伤后1~2周复查有骨膜修复才得以诊断。

对策:诊断骨骺骨折时应对骨骺发育的时间早晚及顺序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对于区分骨块影是骺或碎骨片尤其重要。还应仔细观察骨化中心与干骺端的对位关系以及与关节上下相应的对位关系。如发生于肱骨下端者应注意肱骨干骺端与骨骺的成角改变;桡骨下端骨折应注意掌倾角的变化。注意区分是发生于关节囊内还是发生于关节囊外的骨折。对患侧有明确外伤史局部骨质扭曲和(或)软组织明显肿胀的外伤部位,并伴有严重功能障碍,应想到骨骺骨折发生的的可能;平片上又没有明显的骨折证据时,加摄健侧以作对比,必要时可让患者负重约1~2kg沙袋于应力位投照,仔细观察骨骺与干骺端的对位情况,以增加检出率。一些间接征象如脂肪线的模糊与移位、骨膜与股内膜反应、关节积液、关节囊内脂-血界面、双皮质线、干骺角不规则等征象,可作骨骺骨折诊断的重要线索【sup】[3]【/sup】。

随着DR与CR的广泛应用,利用有效的灰度调节,部分无明显移位的骨骺骨折的诊断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1 屈辉.儿童骺软骨骨折的影像学诊断.中华医学影像网,2007,12,30.

2 荣国威,王成武.《骨折》.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268.

3 美,ADAM GREENSPAN,著.《骨放射学》.第1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72.

4 吴恩惠,主编.医学影像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96-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