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建筑师分会建筑理论与创作学组年会在呼和浩特召开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建筑师分会建筑理论与创作学组年会在呼和浩特召开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关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大时代课题,无论是从现实生活的直接感受,还是基于理性的深入思考:从对西方工业文明的反思,到人类社会未来走向的探索,无不对建筑创作产生深刻的影响。内蒙古拥有弥足珍贵的草原生态环境,最具生态特征的传统游牧生产方式,正日益受到城市化进程的强烈冲击。如何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营造具有良好生态特征的城市与建筑,不仅对保持内蒙古良好的生态与人居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更是当代中国建筑师需要认真思考与实践的普遍课题。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建筑理论创作学组决定在内蒙古召开2008年学术年会,旨在交流近年来国内外城市与建筑设计中生态主题的研究与创作经验,探索新时期生态文明中的城市与建筑设计原则,进一步唤起社会各阶层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2008年7月5日~7日,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建筑理论与创作学组在素有“青城”之称的内蒙古呼和浩特召开学术年会,以《生态文明与建筑创作》为题,围绕西部地区的设计动态进行了交流、探索和总结,以期更好地将节能和环保绿色生态理念结合到当地的自然环境中去。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理事长马国馨院士发来热情洋溢的贺信,贺信指出:“十七大报告首次把‘生态文明’这一理念写入党的行动纲领,生态文明观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并由此来延续人们的生存,建筑师的创作直接关系到城市化的进程,关系到社会的未来发展,相信年会上人们有见地的理性思考将会给人们以重要启示。”

来自全国各地的建筑理论与创作委员会委员及各著名建筑设计院和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200余人聚集一堂。呼和浩特市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院长李俊奎结合内蒙的地域特点、背景文化与城乡建设向大会致词。大会分别由主任委员布正伟、副主任委员王国泉、张俊杰、赵元超和资深委员李大夏主持。

多年投身于内蒙古建筑事业的李大夏总建筑师以《洋生态与土生态》为题,讲述了国内外诸多对待生态可持续发展技术的方法和手段,他认为中国建筑师在生态问题上显然尚未引起足够重视;另外,对低端生态技术了解不足,对高端生态技术盲目崇拜乃是生态设计的一个误区。更新原有观念、发掘符合当地的可适宜技术,在生态观念指导下探索并完善可实施技术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原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黄汉民以丰富的国内外地域建筑考察实例,对“土生态”给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作了精彩的描绘,使人们认识到,“生态设计”是当今继承传统建筑文化课题中极为核心的内容。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栗德祥教授在其主题报告《绿色建筑设计思考》中,理论与设计实践相结合,系统评介了国内生态绿色建筑设计的前沿探索成果。他强调,现有的高端的生态技术仍属于实验阶段尚不能推广使用,但是朝着生态方向的理性探索仍然给人们带来希望。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院院长文兵和青年建筑师曹晓听,徐磊、柴培根、景泉、崔海东等以群体发言的形式,总结了在西部欠发达地区的设计经验。呼和浩特当地建筑师刘铮、张鹏举、温捷强分别就“草原生态与人聚、人居”、“对应环境、和而不同”、“因地”等问题进行了表述。中国建筑西北设计院总建筑师赵元超以《源于土地的设计》为题,介绍了西北院近几年在西北地区的设计实践成果;广西建筑综合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蒋伯宁以《自然生态环境对建筑设计的影响》为题,探讨了广西地区的地域特性及其应对策略:华东建筑设计院创作所所长杨明结合上海世博会工程实践生动阐述了生态技术的应用和现实思考;中房集团建筑设计事务所刘文杰介绍鄂尔多斯城市设计与建筑形态雏形;重庆大学建筑城市规划学院褚冬竹研究了重庆地区的生态环境及其应对措施:云南省建筑设计院戴梅就云南当地的地域特征、贵阳市建筑勘察设计院魏浩波就贵州省竹海的原生态环境中的建筑设计方式;西安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张宁以《帝国的落日》为题阐述了传统意义上的生态理念。深圳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洪勤建筑师《生态文明的经济性》、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张彤《生态建筑创作实践》等都以缜密的理性分析引人深思;中建国际(上海)总建筑师江兵还在发言中回顾了建筑理论委员会多年来的活动。报告人以各自不同的视角,结合自身的创作实践,对生态观念的理解和认识进行了解释和印证。

这次学术年会为系统的理论研究和丰富的创作实践之间进行广泛而又有一定深度的交流,搭建了一个高水平的平台。学术报告持续了整整一天,晚上的报告完毕后大家意犹未尽,又在自由论坛上就报告中的热点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在讨论中强调,建筑师的主观能动性仍是项目实施中关键因素,生态观念非权宜策略,真正落到实处需要建筑师付出艰苦努力长期坚持,提高建筑师自身的素养是应对社会挑战的重要途径。建筑师分会建筑理论与创作学组前后举办了多次年会,形式生动多样,学术气氛活跃,为推动行业的理论和创作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会议后安排了极具内蒙古地方特色及传统文化的参观和考察,并深入内蒙古大草原直接感受蒙古族风土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