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反复发作临床疗效观察与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反复发作临床疗效观察与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反复发作临床疗效。方法 以我院收治的9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5例。给予对照组西医治疗,观察组则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者临床总有效率95.56%,对照组80%,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小于对照组,亦符合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可获取确切疗效,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慢性盆腔炎;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疗效

慢性盆腔炎属于妇科常见并发症,疾病诱因多与女性周围结缔组织、生殖器以及盆腔腹膜出现慢性炎症有密切关联。临床诊治,慢性盆腔炎具有病情反复发作的临床特点,因疾病具有顽固性,往往提高根除难度,对患者日常生活造成不同程度影响,降低生活质量。回顾性分析,临床上多采用抗生素应对慢性盆腔炎,但因病情反复发作,抗生素使用次数随之增加,提高患者耐药性,导致临床疗效不明显。我院本次研究旨在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以供各院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以我院收治的9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5例。患者年龄21~27岁,平均33.5岁。病程6个月~7年,平均(5±1.3)年。以上患者均于接受治疗前与我院医护人员进行沟通,旨在获悉患者是否有抗生素既往过敏史,且所有患者均于接受我院治疗前30d内不再使用抗生素,符合治疗前的准备要求。

1.2临床诊断标准次研究中,中医诊断参照《中医妇女学》相关规定可将临床诊断标准予以划分6类型,如下:肾虚血瘀型、肝郁脾虚型、湿热瘀滞型、寒湿凝滞型、气滞血瘀型与气虚血瘀型等。慢性盆腔炎反复发作经中医临床诊断,结果显示患者炎症属于湿热瘀滞型,从而排除妊娠、生殖道急性炎症。

西医诊断参照《妇产科学》相关规定总结临床症状,如下:患者下腹易出现坠胀感,且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感;腰骶部出现酸痛,常于家务劳作及性生活及月经前后感觉酸痛加剧;患者白带量增加,性状质黏,伴有臭味,尿液色泽泛黄,大便干燥,舌头发红且肥大,此外,患者周身易出现轻度发热。其次,妇科检查标准为:患者子宫多表现为后位,出现粘连现象,呈现固定不动、活动受限的状态,用手轻按腹部,患者感觉疼痛。通常,输卵管病变多发生于患者一侧或双侧,触及病变处感觉形似条索状,轻按可出现疼痛感。一旦患者盆腔结缔组织发生炎症时,子宫单侧或双侧叶状出现增大增厚。其次,输卵管卵巢囊肿大与输卵管积水常发生于子宫单侧或双侧,一经触及便可发现有大小不等包快存在,用手施加压力,患者感觉该部位疼痛。再者,患者行B超检查,结果显示子宫单侧或双侧出现炎性包快,且大小不等,盆腔存在积水。

1.3病情评分标准我院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将本次研究对象的病情评分如下:①子宫活动已受限,且经手部施加外力,患者感觉腹部疼痛,评为5分;②B超检查下,观察到输卵管出现条索状,手部予以施加压力,腹部出现疼痛感,评为5分;③患者子宫单侧或双侧出现片状增大增厚,经手部施加压力,患者腹部出现疼痛感,评为5分;④白带量增加,且周身伴有轻度发热者,评为1分;⑤视患者病程每增加12个月加0.5分。

病情分级标准如下:积分>15分为重度,积分处于10~15分以内为中度,积分处于5~9分以内为轻度。

1.4方法对照组:本组采用西医治疗,药物选择左氧氟沙星与加甲硝唑,剂量均为0.5g,经患者静脉行滴注。于经期为患者使用抗生素,连续使用1w,视为1疗程[1]。

观察组: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实施中医疗法,①给予患者口服中药。丹皮9g,川芎、桃仁与泽泻各10g,炒白术与当归各12g,赤芍与茯苓各15g,炒白芍18g等,以上中药及其剂量可视患者病情程度随之增减。例如腹部疼痛严峻者可将白芍剂量增加至30g,经加入剂量为500ml水中以慢火煎至200ml,饮用2次/d,为确保中药充分发挥效能,建议温服;②中药灌肠法。当归15g,紫花地丁、蒲公英、红藤、败酱草等各为30g,伴有组织增生者可追加三棱与莪木各6g;伴有腹痛者可追加赤芍与香附各10g。上述中药均于加500ml水煎至为100ml,后用于灌肠治疗。实施灌肠治疗前,告知患者需将大肠排空,利用导尿管将所煎好的中药送至患者直肠内,深度约为15cm,嘱咐患者平卧30min。灌肠1次/d,连续10d视为1疗程。于患者月经干净后3d内进行诊治,以防发生感染;③针灸疗法。患者采用仰卧位躺于床上,选择患者关元、气海以及子宫等处行针灸,后将已且成1cm长的艾条套于患者腹部关元、子宫处上的针柄上,每条间距以1寸为宜,间距间采用硬纸板隔开,避免艾条燃烧时热度过高烫伤患者皮肤[2]。于艾条下方燃烧后,视患者对温热感的接受能力为准,如若患者感觉温度过高,应立即添加一层薄硬纸板,等待艾条燃烧尽呈现白状方可拔出针。针灸疗法1次/d,连续10d视为1疗程。

1.5临床疗效判定标准我院于患者治疗期结束,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关于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标准为研究对象划分疗效等级。①基本痊愈:治疗后,患者下腹疼痛感与轻度发热等临床症状均已消失,B超检查下,结果显示子宫单侧或双侧恢复原状,炎性包快与黄色渗出物均已消失;②显效:临床症状绝大部分已消失,妇检结果显示阳性体征基本转阴,B超检查结果显示炎性包快已明星缩小,且腹腔积水减少了60%以上;③有效:患者下腹疼痛感与轻度发热等症状均显著缓解,B超检查结果显示子宫单侧或双侧炎性包快有所缩小,且腹腔积水减少30%以上。无效:患者下腹疼痛感与轻度发热症状均无缓解或有进一步恶化,B超检查结果显示炎性包快无缩小、腹腔积水量无变化。

1.6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采用SPSS版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χ2表示,行t检验,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高达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于停用药物90d开展入户随访,结果如下:观察组患者慢性盆腔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即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复发率较小。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临床诊治,慢性盆腔炎属于妇科常见并发症,该炎症具备顽固性特点,患者病情多表现为反复发作,久治难愈,如若治疗不到位与不及时,可影响患者日常生活与身心健康。针对慢性盆腔炎,西医临床上主要以抗生素为治疗手段,但因患者病情具有反复发作、顽固性较高等临床特点,随抗生素使用次数与剂量增加,患者耐药性随之提高,增加根除疾病的难度,且影响患者机体免疫力功能,甚至会产生副作用。我院以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作比较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反复发作的应用价值,其中,中医学以药物灌肠治疗为主,灌肠可令药物直达患者病灶所在之处,药物有效成分通过患者肠壁被充分吸收,易改善患者盆腔全局部或大部分血液循环,炎症获取有效缓解或基本消失[3]。我院观察者所运用的中药当中,红藤经进入患者肠经,旨在改善肠痛,活血散瘀;当归有效改善患者血液循环,有利于根除盆腔炎症,软化子宫单侧或双侧的包块;蒲公英属于中药较为普遍应用的药材之一;败酱草具备清热消毒的功效;赤芍则属于活血化瘀的中药材之一;其次,加之结合针灸治疗,患者获取显著镇痛,改善腹部疼痛症状,且发挥消炎功效。我院主要选取患者腹部以下及下肢的关键穴位进行针灸,旨在充分发挥针灸活血化瘀及消炎止痛的功效。再者,医师还选取了患者子宫与关元等部位进行针灸,将切为1cm长的艾条经燃烧后置于针柄上,使艾条温通力量传达至患者机体内,旨在温通经络、活血化瘀与消炎。

本次研究经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获取确切临床疗效,我院观察者患者于治疗后了,基本痊愈18例,显效15例,有效10例及无效2例,总有效率95.56%显著优于对照组中的基本痊愈16例,显效13例,有效7例及无效9例,总有效率80%。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次,于患者停用药物治疗90d内对两组进行入户随访,观察者有3例复发,复发率为6.67%,而对照组有10例复发,复发率为22.22%,组间差异显著,亦体现统计学意义,P<0.05[4]。

综上所述,我院经本次研究总结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具有临床疗效确切与复发率较低的应用特点,对比单纯使用西医治疗,其疗效更为令患者满意,有效提慢性盆腔炎反复发作的根除机率,疗效较优,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王丽杰.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100例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09,44(9):636.

[2]魏绍斌.盆腔炎反复发作的中医治疗探讨[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8,24(4):253.

[3]金中红.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206例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1,6(23):168-169.

[4]许琼瑜.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反复发作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0(30):1108-1109.编辑/哈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