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照花前后镜 花面交相映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照花前后镜 花面交相映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朱仙镇年画作为木版年画的母体,其造型与色彩具有原生态的设计风格,其粗犷的造型风格和艳丽对比的紫色系色彩设计,对现代设计颇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朱仙镇年画;造型设计;色彩设计

中图分类号 J52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9-3729(2008)04-0010-04

中国年画的发展母体是木版年画,而木版年画的母体则是朱仙镇年画。它上承散流民间的各种准年画传统,下启各地年画的城镇集成,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完善的程式准则和独特的印刷技术。清末民初,经济发展的南移北上导致朱仙镇年画衰亡,无法与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潍县杨家埠和四川绵竹的年画抗衡,但其程式构造却因停滞而保留了原生态风貌。

年画题材的作品形式,滥觞于远古,定型于汉代,成势于唐宋,鼎盛于明清。唐宋时期是朱仙镇最繁盛的时期,其年画发展也随同经济发展在此时到达顶峰。方圆25平方公里的小镇,3000商号中就有300多家年画作坊。朱仙镇地处汴梁西南,年画风格集中体现了中原千年文化的朴质和自宋朝蓬勃而起的生活之气。

评价朱仙镇年画,是完全可以把造型与色彩合二为一的,这与其独特的造型和色彩表现有关。可以说,朱仙镇年画的造型与色彩几乎没有分裂之处,达到了“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的地步。这种完全融合的造型与色彩设计,是由传统的审美样式和传统技法共同决定的。

一、朱仙镇年画造型设计特征

河南汉代时候的画像石就比四川等地的画像石艺术特征简率写意。朱仙镇年画避开了唐宋绘画的精工写真,传承了这种简率粗犷的审美风格,又在不断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征。

1.造型夸张,不合常规

以朱仙镇年画和四川绵竹年画门神《马上鞭》为例,两者同是描绘唐代秦琼的门神形象,但朱仙镇年画造型夸张,形成头大身小的变形比例,而绵竹年画造型比例则为常态,毫无夸张之处。

朱仙镇年画更多地保留了民间活泼的艺术本色,年画来去均在民间,故构图造型力求与大众趣味融合。朱仙镇年画画诀中谓:“门神要得好,头大身子小”“门神画,人头大,骑小马,人分仨”。也就是说,在朱仙镇年画中,造型比例不合常规,甚至有点随心所欲。在门神夸张的人物比例中,其头部的比例为全身的1/3,这样的造型手法,使得原本狞厉、神秘、护肩、包肚的神将形象,夸张为头大身小的稚拙可爱形象。朱仙镇年画画诀里有“门神要有神,眼睛大一轮”之说。从图1可以看出,朱仙镇门神的脸部细节,如眼睛,的确是比绵竹年画夸张增大了许多。这种造型的夸张手法来自民间朴素的审美观念:“门神看门,眼大有神”,“神在二目,情在面容”。

这种造型夸张的手法在年画中的运用,使原本肃穆狞厉的年画形象融入民间的诙谐轻松。这是民间艺术的一大特点,常常体现在民间泥塑、布艺中,但在年画中,只有朱仙镇保留了这种形式。究其原因,是其他各类年画发轫时间稍晚,大多鼎盛于文人画甜熟风气盛行时期,彼时又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年画要迎合新兴起的城市小市民阶层的“小雅”口味,于是柔和艳俗的年画风格便开始盛行,而朱仙镇年画这种稚拙粗犷的夸张造型风格却逐渐停顿,但这却使现在的我们得以看到这种原生态的年画造型。

2.善用借形,强化寓意

借形,顾名思义,就是几个形象相互穿插、分割、重组,广义上属于夸张的一种手法。借形在民间艺术中的广泛应用,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间艺术特征,并已脱离了单纯的造型夸张而自立门户。借形在中国传统艺术的各个门类中都有其踪影,如建筑中的“借景”,书法中的“借字”等。

在其他年画中,仅仅保留了字体的借形,如我们常见的年画《日进斗金》。而造型借形,唯有在朱仙镇年画造型设计中随处可见,成为其造型设计的一大特色。如年画《和气致祥》。其造型寓意就是福禄寿三仙和谐共处,年画艺人匠心独运,在圆形适合纹样中采取三头一身六手的夸张形式,巧妙利用借形手法,在整体的构图中有所变化,并强化了年画寓意。这种活泼独特的艺术造型处理,使我们想起毕加索的立体派画作,如《梦》《戴帽的女人》等。这种借形的造型形式,在现代绘画、设计中,其形式功能是强大而多变的。可以说,在现代设计中,借形、借字是需要熟练掌握的一种有效的图形设计法则。朱仙镇年画造型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有益直观的实例。

3.构图饱满,造型式构成

现代设计给完美的构图设定了很多标准,如均衡、重复、格律、自由体等。朱仙镇年画在民间朴素的审美中,有效地解决了这些标准提出的问题,并强化了这些准则。朱仙镇年画构图最大的特征之一是饱满,在本文所列举的朱仙镇年画中俱可见之。其造型充斥着整幅画面,还加以吉祥符号和店铺字号,如万字结、蝙蝠、店铺字号天成、曹家等,空白处较少。这种充斥中还辅以“上空下实”的对称安排,《紫头魁星》下部繁密的衣饰纹样与上部灵便的头饰对称,达到饱满有看头的构图形式,这同民间审美趣味有关。年画对于民间来说,是主要的精神生活内容之一,农民认为“画里有戏,百看不腻”。饱满、形式多样的造型构图,符合农民追求满足感的审美情趣。

饱满构图与夸张造型二位一体,形成颇具特征的造型式构图。仍以《紫头魁星》为例:其夸张的造型本身,也是其整幅画面的构成形式;其造型中的纹样处理,夸张对称的头饰、衣饰,同时也是均衡饱满的构图本身。这种造型式构图是要有符合其特征的手法来表现的,这体现于朱仙镇年画的线条与节奏中。

4.线条粗重,节奏明显

对于造型的构图形式,在设计上可通过两种表现手法来达到,一是以色块形成造型和构图,二是以线条形成。朱仙镇年画选择了后者。这种选择不是无意识的,而是带有浓重的中原传统文化色彩。远在汉代,河南画像石的简率写意,就是以线条为主来概括人物轮廓的。中国绘画形象大多是以线为主,线是中国艺术的灵魂所在。

朱仙镇年画中的线不仅是造型所用,也是构图所用,更是色彩中重要的一项。夸张粗犷的造型风格,其用线也是粗黑方折的,这样更能增强造型构图的表现力。其线条经过造型手法的删减与夸张后,舍弃自然的繁琐细节,保留具夸张美的特征性部分,达到最大限度的概括。画诀中的“膀线要粗”,就是要求决定人物大动态的外轮廓线要粗。对于年画中颜色和轮廓线关系的处理,朱仙镇年画采用了与其他年画效果不同的“以墨压色”。这样,用线就肯定要讲究粗厚方折,以体现力度,使人从中体会到这种轮廓线不仅是造型的外观,更是画面的构成,亦是色彩配系中的重要一种,这就有别于其他年画种类中线只有定位轮廓的单一功能的表现手法。这种活泼的艺术处理方式,在现代西方野兽派的卢奥绘画中可见其效。

朱仙镇年画在印刷过程中,主版只有墨色一种,但却分两步来印制,第一次是粗黑的外轮廓, 俗称“黑批”,而后是刻画须发手足的稍微细致的黑线,俗称“二黑”。这种粗细相间的线条,形成了造型式构图中的节奏感,使形象更加活泼。

朱仙镇年画造型中的“夸张,借形,饱满,造型构成,粗黑方折的线条”,对于设计造型是完善有效的程式法则,对现代设计的启发是广泛而深远的。

二、朱仙镇年画色彩设计特征

朱仙镇年画的色彩搭配,符合粗犷稚拙的造型特色,与造型线条风格融合无间,更与别类年画色彩面相大不相同。绵竹的淡雅、桃花坞的艳雅、杨柳青的晕染、杨家埠的清俗,都或多或少地可窥文人画的晕染逼真。即便是色彩艳丽强烈的高密年画,也未敢大面积地应用纯正对比色。只有朱仙镇年画,保留了年画中最为粗犷有力的色彩搭配,却又巧妙地使诸多纯色强烈揉于和谐之中。这种色彩设计法则,对室内色彩设计、平面色彩设计都提供了完美的研究范例。朱仙镇年画色彩最基础的特征是:暖调为主,色相饱和,黑色压形,鲜艳浓郁。其具体设计法则有两大特征。

1.紫色为主,橙色标识,对比大胆,小心搭配

杨家埠年画中流传一句画诀:紫是骨头绿是筋。言外之意就是紫色起支撑作用,但不宜过多,农谚中有“红配紫,臭似屎”的说法。紫色深度仅次于黑,紫色与黄色对比会起到华美醒目的作用,但大面积使用的确会发恶。如紫色与大红搭配会发闷。但朱仙镇年画却不受此束缚,甚至有“紫占一,绿占二,黄三红四不能颠”的画诀。如《紫头魁星》大面积地使用紫色,搭配黄橙红黑,视觉效果华美丰满。它是如何化解的呢?原来,朱仙镇艺人在大面积的紫与窄面积的红之间隔一道绿或黄,而黄红搭配就会增添欢。但黄色也不能太多,多则会发淡发傻,特别在黑线密稠之处,更显得发灰发脏。可以压上红线使之暖,压上绿色使之冷。此外,朱仙镇年画还形成一个眼部用色程式。就是在头大身小的造型夸张中,又夸大眉眼的比例,眼角上翘,在上眼睑部必印一弯金银色,有时简化为橙色,显得生动传神,容颜古秀,符合中原地区土质风貌。这种循环自如、生动自然的色彩搭配,显得画面爽朗明媚、粗犷有力,成为朱仙镇用色的显性特征之一。

2.以墨压色,灰调相间,中药材质,质色两彰

朱仙镇年画套色不多,最常用的就是五种套色:黑、紫、黄、红、绿。另有装饰眼部的金银色,简化为橙色,也有少量的二红、石青等。

在最初的“黑批”印制步骤中,可见朱仙镇年画色彩中最基础的是松烟黑色。墨色是朱仙镇年画中的造型线条颜色,同时也是朱仙镇年画色彩搭配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表现形式有两种:一是墨压色,以粗线方折的清晰造型线形成深度轮廓色块,画诀中“印黑要印显,颜色不出边”就是指的以墨压色的特征。二是以黑色线构成繁密纹样,形成灰调,成为粗重造型与浓郁色块之间的过渡。此外,有时还要在眼珠、帽子、髭须处加印黑色,使之更加浓重。然后便开始“托黄”,并逐一印制其他颜色。

据现在的朱仙镇艺人说,黑为松烟,紫为葵皮,黄为槐花,红为广丹,绿为铜锈。这些颜色都能在中药铺里见到。这样得来的颜色,比现在的化学颜色,要显得深沉古拙、水色通透。从取材到质地都显示着民间独特的智慧。黑、紫、黄、红、绿这一套色系,明显属于上古土质色系,在周代就以紫色为尊,红火黄明,黑色为尚,辅以麦绿。这种土质色系并不单纯从《周易》五行上获得寓意,更多的是中原崇尚土地食粮的传统体现。所以,朱仙镇年画中的套色,与其说是重于五行鬼神,不如说是重于生活气息、重于中原黄土和口中食粮。从大的文化传承来看,中原偏北的地区,其文化传统早已脱离了商代的鬼神崇拜,在周代就步入礼仪土富之邦,而鬼神文化,更倾向于南楚浪漫的文化传统,由是,南方的年画造型色调总是比北方的更浪漫、更柔和、更雅致。

朱仙镇年画造型来自中原传统,自汉代画像石始,中原工艺就常在装饰上采用剪影手法,取其大略,强调轮廓清晰。朱仙镇年画根源于此,制作方法也符合和促进着这种审美准则:除了木版印刷技术外还使用一种独特的镂版印刷,镂空漏色,质感斑驳粗简,色彩间离,墨色概括。颜色和质地相得益彰地融合在印刷工艺之中。常用的雕版水色套印是:先以墨线过稿;次以细墨线成须发手足,形成灰调层次;最后是采用透明水色套印,色彩不到边线,颜色通透而纯度明媚,形成了独特的墨线压色的效果。有的地方甚至故意留出黑色纹线,冲淡大面积对比色的冲突感,形成端庄浓郁的活泼色调。这两种印制手法,都在色彩上微微显示出木版纹理,这样,有些过于浓郁纯净的色彩便由于肌理的丝丝斑驳,形成很强的质感力度,这是冲淡对比色冲突的有效方式,更形成深厚的金石味道,凸显手工的独特美感,形成独特的朱仙镇色彩质感风格。在现代公共装饰设计、室内平面设计以及各类平面设计中,这种质色两彰、对比色搭配深色的手法,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应用范围。

朱仙镇与绵竹的门神形象对比,体现出朱仙镇年画的艺术特征:以墨压色,线条方折,头大身小,色彩浓重,对比强烈;绵竹则以色压墨,线条圆润,比例常态,色调淡雅,取调和谐。这是两种不同的审美传统在造型和色彩上的民间再现。

朱仙镇作为年画母体,作为一个保留更多原生态元素的年画种类,可供研究的方面很多,这里只是就其造型和色彩做一个粗浅的探讨,希望可使更多的设计同行从中体味出现代设计所需的成熟设计法则,使我们的设计在继承中不断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