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试论课堂释疑艺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试论课堂释疑艺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课堂释疑艺术以其在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素质方面发挥突出作用而占有重要地位。课堂释疑艺术具有启发性、多样性、机敏性的特性。追求课堂释疑艺术应围绕课堂释疑目标,及时地依据教学情况充分调动学生释疑的主动性,启发学生独立地思考,从而解决学生认识与课文内容的矛盾。

语文教学;教学艺术;释疑;特性

在语文教学的诸多艺术中,课堂释疑艺术以其在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素质方面发挥突出作用而占有重要地位。什么是课堂释疑艺术呢?笔者认为课堂释疑艺术应具有三个特性。

一、启发性

课堂释疑艺术的启发性是指教师在学生有疑问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他们生动活泼独立地思考,融会贯通地分析疑难、解决疑难,这样释疑就具启发性。

我国历代教育家都很重视教学的启发性问题。孔子曾倡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艺术。《学记》中又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指出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启发,而不是强迫、代替。这些宝贵的思想,在课堂释疑艺术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支玉恒老师教《飞夺泸定桥》一文时,有这样一个富有启发性释疑片断:

师:谁能讲一下“浩浩荡荡”?

生:“浩浩荡荡”就是气势浩大。形容人数多,气势浩大。

师:今天老师们来听课,人数很多,气势也挺大。“浩浩荡荡”地坐了满屋子的老师。行不行?

生:不行。

师:为什么不行?这不是人数多,气势很大吗?你的错出在哪儿自己纠正吧!

生:“浩浩荡荡”还得是行动着的。

师:自由市场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浩浩荡荡”。行不行?

生:不行。

师:错误出在哪儿了?

生:还得是行走着的。

师:自由市场上的人也没有躺下呀!(笑声)

生:还得是向同一目标去的。

师:对,有方向性。大家行动一致向一个方向,这才叫“浩浩荡荡”呢。长江之水,“浩浩荡荡”流向东海。这回可没有“人”了啊,行不行?

生:行。因为长江是向东海流去的,是有一定目标的。

师:对,有一定目标,规模大。

师:其实这个词原来就是形容水势浩大的,后来把它借用来形容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呀,行走的队伍呀,等等。

支老师对学生的理解偏差不是直接给予指正,而是通过举例把学生的错误放大,启发学生主动积极地思考,引导学生一步步地纠正自己的错误,从而正确、全面、深入地理解了词语的意思。这显示了支老师高超的课堂释疑艺术。

课堂释疑艺术启发性的主要要求是:(一)充分调动学生释疑的主动性。主动性是释疑的内动力。没有这内动力,释疑就难以进行。学生释疑的主动性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学生的好奇心,兴趣、爱好、求知欲等。教师应利用其中的有得因素,克服不得因素,以培养学生释疑的主动性。首先应让学生明确“学须有疑,小疑小进,大疑大进”的道理,增强释疑的目的性。其次,教师在课堂释疑过程中得用课文中丰富多彩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获得巨大而持久的动力。(二)启发学生独立地思考。释疑是一个不断分析矛盾,解决矛盾的过程。教师要根据疑难的特点、学生的实际,循循善诱,激发他们的思考,打开他们的思路,活跃课堂释疑气氛,通过他们的独立思考、集体议论、相互补充,然后水到渠成地导出结论。所以在启发学生思考过程中,要有耐心,给学生以充分时间;抓住疑难的关键,不能“瞎子穿针眼”,启而不发;当学生思维受阻时,教师可进一步启发、 引导。

二、多样性

教师在课堂释疑过程中,根据疑难特点,学生的认识、心理因素,现有的教学条件,精心选择并优化组合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多层次、多角度地解疑,这样的释疑手段就具多样性。

教师在课堂释疑时,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有得于激发学生的释疑兴趣,使之产生想释疑、愿探索的欲望,这欲望一旦唤起,便易做到认真、积极地思考,渐至于对疑难的领悟。多种教学手段能变无声的课文内容为活生生的形象,使学生闻其声,见其形,临其境,动其情,高效、深刻地解疑。如《月光曲》一文中,乐曲《月光曲》的具体内容是由穷兄妹俩的联想体现的,学生难以理解。请看笔者的诱导过程:

1. 出示课件――大海、月亮以及月亮逐渐升高,海面上不时变化的情景。请学生根据看到的课件并结合课文内容说说月亮在不同位置时,海面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充分发言后,教师让他们读课文,看文中是怎么具体描述的。

2. 请学生闭目欣赏乐曲《月光曲》曲调的快慢高低并思考与课文内容有什么联系。讨论时,学生说得异常激烈。之后,再要求学着《月光曲》快慢节奏,高低曲调,朗读那段课文。

3. 师又出示课件,放出悠扬且激越的乐曲《月光曲》,让学生面临课件,在乐曲声中,齐声有感情地朗读那段课文。

教学中笔者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看、听、想、说、读,调动他们的视觉、听觉和其他感官立体感知文中那一幕幕生动的形象,从而快速、全面、准确、透彻地理解了乐曲《月光曲》的内容。

课堂释疑艺术多样性的主要要求是:(一)为课堂释疑目标服务。教学目标是教学的根本。所以,多样化的释疑手段的运用,终归为实现释疑目标服务。如果离开了释疑目标,再多的释疑手段也只能是花架子。所以,教师在采用释疑手段前一定要深思熟虑,预见各种释疑手段所产生的效果,做到精心选择并优化组合各种教学手段,形成和谐的释疑整体。(二)要切合实际。实际教学常应根据教学条件、学生实际而进行。多样化的释疑手段的运用,也常受到教学条件、学生实际的制约。如果学校没有录音机或幻灯机什么的,你就没法让学生听录音,看幻灯图片。因此,我们应因地制宜地采用多样化的释疑手段。

三、机敏性

教师在课堂释疑过程中,面对意料之外的现象,凭着自身的才能和教学机智而作出果断的措施,从而顺利地达到释疑目的,产生完美的效果,这措施就具有机 敏性。

记得曾有一位教师的一节评优课,整体教学设计很科学,有独创,但就是因为有两处释疑时,学生未能按教师的意图回答,教师没有机智地加以引导,而是自行代答,给评课者留下美中不足之感。又有一位教师,在准备用课件突破疑难时,突然停电了。正当台下的听课者为他捏一把汗时,只见他凭着自己一手娴熟的画技,迅速地在黑板上勾画了一幅图代替课件,更深刻地提示了释疑的关键,显示了这位教师选择释疑手段的机敏。

释疑艺术的机敏性的主要要求是:(一)处理要及时。教师在释疑时,遇到学生思维错向,或出现突发事件不能按计划释疑的情况,要善于随机应变,及时地采取有效措施以达到预期的目的。否则,时过境迁,就会造成“勤苦而难成”,师生都空费力气而收效甚微,甚至毫无成效。(二)加强内功。许多教师不能自如地“驾驭课堂”,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掌握一套过硬的语文基本功。孔子认为,作为一个教师首要条件是具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因此,教师应当坚持教学相长的原则,在教的过程中继续学习,包括向自己的教育对象学生学习,不断提高思想业务水平,不断改进语文教学,这样才能在课堂释疑中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做到“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创造出更丰富更完美的释疑艺术。

综上所述,概而言之,所谓课堂释疑艺术,是指以感悟语言文字为主线,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宗旨,以师生融洽的感情为纽带,以充分发挥师生的潜力为动力,解决学生认识与课文内容矛盾的富于启发性、多样性、机敏性的教学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