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辩一辩:发放贫困补助,能否用议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辩一辩:发放贫困补助,能否用议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从案例1的结尾来看,吕老师是比较幸运的,这个案例有个完美的结局。但是这样的小范围的民主议事也是有风险的,如果骆军和美美没有轻易让出名额,或是陈忆最终坚持自己不需要补助,班主任就会陷入被动。

吕老师看似让学生自己解决了问题,但实际上加入了自己的主观意识。师生的对话,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其中诱导的成分,一旦家长追问,班主任很难面对,毕竟小孩子是未成年人,做出的决定有局限性,班主任做出诱导,会被某些家长抓住把柄。

对这个小范围议事,我只能说:吕老师很有掌控力,骆军和美美很单纯,陈忆很阳光,吕老师很幸运,因为没有被强硬的家长追究。

(江苏太仓市沙溪第一中学 陈 忠)

我认为真正的民主要落实到每个学生头上,小范围的民主不是民主,只要涉及钱财的事情一定要公开透明。

小范围的议事看似保护了学生的隐私,其实其他学生迟早也会知道,背地里的议论,更会让学生的隐私暴于人前。

案例1中,被老师叫到办公室的几个学生也可能会出自老师的施压说出违心的话。骆军和美美的家长提出了补助申请,那么他们一定会关心最后的结果,这个小范围议事,传入家长耳朵,家长会觉得老师让不懂事的孩子在老师的诱惑下让出了名额,会引发矛盾。所以,我赞同陆老师在“全班议”的做法。

(江苏太仓市沙溪第一中学 陈 玲)

我个人并不赞成在贫困补助上采用议事的方式解决。绝不是任何事都适合使用班级议事的。

曾经的我在老师眼中就是一个“贫困生”:家中姊妹众多,我是老大,爸爸在我中考前因意外去世,妈妈就是一农民,从来没有挣钱的经历。我在众多师长的眼中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贫困生。可是我们姊妹几个都不甘当“贫困生”,也根本不愿意得到救济。不管是小组议事,还是全班议事,讨论我的“家庭”,讨论我的“贫困”,我都没有办法接受,这是残忍的。现在犹记得,上师范的时候,在父亲一栏中,我没有因父亲已经去世就不填写,去世了他也是我的父亲,我要填到我的家庭栏中。我不希望别人可怜我们,同情我们。真的想帮助我们,就为我们指明一条适合我们走的路,一条真正能够改变我们的命运之路。

此外,国家给学校贫困生名额,初衷是为了真正地救济一些贫困生,若是一个班级中学生不够贫困,或者不愿写贫困申请,那么完全可以把这个名额留给贫困生多的班级。一个学校的贫困生名额用不完,完全可以把它留给别的贫困生多的学校。为什么一定要占有它呢?把这些名额留给真正需要的人不好吗?

班主任没有必要在班级民主评议会上公开贫困补助名额一事。如果用班级民主议事来讨论决定贫困补助资格,就得把所有写申请的学生情况如实地告知班级全体学生,那样不是让那些不想让别人知晓自己家庭情况的学生受到更大的伤害吗?每当难以确定人选或学生对其他申领者有异议时,我会召集班委小范围商讨,学生和家长并未因此有感到不公的情况和言论,不管是得到补助或没有得到补助的。

个人以为,参与议事的代表应该由以下几部分人组成:当事人(符合条件的贫困生)、学生代表、教师代表(含班主任)和家委会代表等。吕老师的做法保护了学生的自尊,但从表决主体上讲,不足之处是只有当事人参与,他们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我认为应该由贫困生本人或班主任介绍贫困生的基本家庭情况,由学生代表和教师代表(含班主任)行使表决权,家委会代表行使监督权。这样在一定人员范围内议事,既尊重了贫困生,又体现了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我赞成贫困补助在班级小范围内议事。全班议,申请补助学生的隐私和自尊就无法得到保护,这样即使家庭很困难的学生也很可能因为自尊不写申请,或者不敢把自己真实的情况说出来。

我的做法是找一个地方由议事小组坐下来针对每一位申请者闭门议事。在场的每一个人要保护申请同学的隐私,私自泄漏信息将追责。议事小组成员由班委成员、寝室长(较了解班里同学们的情况)、平时关心班级发展且不需申请助学金的同学(能保持中立)、在班上有一定威信的同学(受到同学们的信任)组成,全班推选时,注意人员比例。设立监督员(提高同学们的知情权),负责监督整个议事过程是否规范。

补助名额由议事小组成员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协商决定。议事结束后,每一位议事小组成员以及监督员都要在评选结果上签名,表示对结果负责。

小学生,因为年龄太小,不妨让家长代替小学生申请补助,由家长代表、班主任等教师代表组成一个议事小组来代替学生议事。

在学校补助工作中采用班级议事,班主任要设计一个科学的流程,保障班级议事远离“随意性”和“盲目性”。

首先,教师组织全班学生学习贫困补助的标准、要求,了解相关学生情况;然后,对符合情况的学生进行提名或自荐,并备案;接下来,老师可以私下跟接受提名的学生沟通,了解当事人的主观意愿;最后,再由教师组织全班学生对愿意接受提名的学生进行公开性的表决。

教师组织学生学习补助的标准时,可让学生认识到补助的内容和补助的意义,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补助议事,为学生能较为客观合理地提名或自荐打基础;而教师的私底下“密谋”还是为了了解、掌握和尊重学生的真实意愿,让学生能有一个比较宽松的心理环境来对待这件事,从而也从根本上保障了最后议事的顺利。这样――可保障流程,保证班级补助工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避免盲从和随意,应该说,这不失为一种在班级补助中进行全班议事的有效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