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请多一份智慧的选择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请多一份智慧的选择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乌鸦喝水》是一篇老课文,在校内青年教师的同题教研课上,几位老师在教学中各有特色,展现了每个人对教学的理解。但在比较中,笔者也发现一些教学策略的选择,还需要多一份智慧才行。下面,笔者撷取其中几处教学片断进行对比,谈一谈自己的思考。

对比一:教学“乌鸦看见旁边有许多小石子,终于想出办法来了”。一位老师抓住后半句中“想出办法来了”,让学生说一说,如果你是小乌鸦,你会想到哪些办法呢?学生一下子打开了思维的闸门:有把水瓶推倒的,有找来大石头把水瓶砸破的,有找来竹管当吸管的,还有用爪子拎起水瓶往下摔的……教室里热闹无比,然后老师问乌鸦想出的是什么好办法呢?便接着学习课文下面的内容。而另一位老师的做法是先让学生圈出“终于”,提问学生,你觉得这个词语能去掉么?让学生说一说由这个词语体现乌鸦想出办法多么不容易,接着再由终于还说明乌鸦一直在坚持想办法,它的身上体现了遇到困难不后退的精神,这也正是我们要学习乌鸦的地方。最后让学生读一读这句话,读出自己的理解。

反思:语文课堂要重视学生的思维训练,但前提应在围绕课文主旨的前提下进行。第一位老师的课堂从表面看是非常热闹的,但与《乌鸦喝水》这篇课文所要告诉学生乌鸦是怎样的一只鸟,从乌鸦身上能学到些什么毫无关系,而且杂乱的思考,转移了课堂学习的主线,学生看似都在动脑,其实并没有什么现实的价值。其次,语文课需要抠词抠句,品词析句。漫无目标的想象,浪费的是对课文本身语句的学习体悟时间,忽视的是对词句背后蕴含的情意的挖掘。第二位老师的做法并不繁杂,但成功在于紧抓词句,上出语文课的特点,也很好地帮助学生对乌鸦精神的学习,不枝不蔓,简单却高效。两种策略,效果迥异。

对比二:教学“它叼起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放到瓶子里”。一位老师采用的方法是拿出一个水瓶和一包石子,让学生到讲台上开始模仿起乌鸦,用两根手指当嘴巴,往瓶子里放石子。随着学生慢慢的放入石子,瓶子里的水也一点一点的升起,帮助学生弄懂了乌鸦是如何喝到水的。另一位老师采用的方法还是回到词语本身,首先让学生思考“一颗一颗”能不能换成“一颗颗”,从而体会一是瓶口的小,读书学会上下文联系,二是乌鸦的辛苦和不放弃。换词比较帮助学生深入体悟文本。接着,老师让学生用手臂模仿水瓶中的水,随着“一颗一颗”石子,水瓶中的水位会有什么变化?引导学生用动作一点一点的上升来加以体会,也为接下来“渐渐”的理解进行铺垫。

反思:这句话的学习,虽然是低年级的学生,笔者以为还是能一读就懂。课堂现场实验确实可以增加学习的兴趣,还有学习的直观性。可是真的让学生在课堂里做起实验来,可能还是弊大于利。全班只是一个学生在操作,其他学生只是做观众,这无形让班级绝大多数学生成了看客。另外做实验的时间完全将文本丢弃在一边,引发的最大疑惑就是有没有种了科学的田,荒了语文的地呢?语文课堂的学科本质又该怎样彰显?这些都值得我们思考。同样与第二位老师的教学对比,我们会发现这位老师就非常注意对语文本身的学习,无论是比较,还是动作演示,都是针对具体文字的理解品味,贴近一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课堂同样富有情趣。不同的选择,也展现出老师不一样的教学理念,是关于语文,还是语文本身?不言自喻。

对比三:课文学习的最后,都有布置作业的环节。一位老师是让学生续编:第二次,这只乌鸦又口渴了,这次它发现了什么,又是怎么做的呢?第二位老师是让学生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并且说一说自己从小乌鸦身上学到了什么。

反思:续写故事是童话教学经常采用的作业形式。但用在这篇课文的学习上,一是忽略了低年级还停留在写话的层面上,一则完整的故事应该有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所以,这项作业的布置明显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二是老师有没有充分思考,学生该怎样续写这则故事呢?是继续将课文抄写一次,但这不是续写,还是另外产生新的奇思妙想?这已明显不符合学情和学段目标。对比第二位老师只是要求学生回家把这个故事讲一讲,并说一说自己学习到的收获,笔者以为,这已足矣。简简单单,而又促进学生的积累,促进学生对文本主旨的内化,还把家庭引入学生的学习中来,可谓恰到好处,一举数得。

通过以上对比,笔者只是借此说明,课堂教学有很多种策略,我们需要结合学情,结合年段特点,结合文本内容,特别是结合语文课堂学习的本质特征,多一份智慧的选择,需要我们三思而后行。智慧的选择,源自我们的不断学习,积极实践,还有一份为学生的语文成长负责的强烈使命。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文萃小学)

责编/张 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