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初次见面,请多多关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个人在事业上的成功,85%取决于与人交往的能力,只有15%取决于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来自加拿大的汉森・斯密斯先生,在中国经商多年,对跨文化交往感触颇多。在一次商展上,他结识了中国的A先生。之后双方通过电子邮件不断沟通,渐渐认为双方在生意上合作的可能性很大,于是约定了正式会晤时间。就汉森而言,这次会晤只是初步接触,对于生意不会产生任何影响,但汉森还是非常重视,事前做了充分准备。到了会晤的时间,A先生竟迟到了近一个小时,并对汉森解释说“我迟到了,是因为刚才在会晤一位重要的商业客户。”不但如此,会晤中A先生频频接听手机和查看从不间断地的短信,似乎每个一电话和短信都那么重要。
双方会晤结束后, A先生对于会晤很满意,认为自己一定给汉森留下了深刻印象。试想,自己是如此敬业、业务如此繁忙,又有众多生意和重要客户,汉森能不愿意与我做合作吗?而汉森对会晤的印象却恰恰相反,A先生不能有效地安排自己的时间,也没有处理事务优先顺序的能力;并且不尊重别人和别人的时间,缺乏做人基本的礼貌。汉森认为,这样的人不值得合作,从此再没有和A先生联系。
看似一次简单的初次会晤,却体现出中西双方对于礼貌如此不同的认识。哈佛大学、卡内基基金会和斯坦福大学曾经分别进行了一项调查研究,得出的结论相同:一个人在事业上的成功,85%取决于与人交往的能力,而只有15%取决于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中西方与人交往的技能中,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因为正面积极的第一印象,能为双方进一步交往打下良好的基础,而负面消极的第一印象,则需要花费很长时间和代价去改变。
在初次与人接触中,礼仪和礼貌在判断对方时,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正如大家所知,中西方文化中,即有相同和相近的礼仪礼貌,又有截然不同的礼仪礼貌。那么在中西方交往中,从礼仪礼貌的角度上,如何给对方留下正面积极的第一印象呢?
笑一定要“露齿”
使用英文表达“你好、很高兴见到你”的方式很多,如“How are you (doing) ?Nice to meet you.”等。第一次与外宾见面时,当对方问候我们“你好”时,礼貌的回答是“我很好(I am fine.)、好极了(Great!)”,这是对方所希望听到的回答。我们完全没有必要第一次见面,就迫不及待地告诉对方“我感觉不好,因为我外公正在医院做手术,而我家里的水管子又漏了”,因为外宾既不是我们的医生、也不是我们的水管工。
伴以热情问候的同时,如果我们能绽放出灿烂的笑容,对方无疑会感到我们的真诚友好和礼貌。我们有不少中国人,愿意用喜怒不行于色的表情,来表示自己与他人交往时,认真和严肃的态度。但是,对于北美人士而言,面无表情地与人交流,却是结束一次无聊谈话的方法之一,而且是比较无理的一种方法。在北美人看来,一个人过于严肃、不懂得幽默,有时是刻板无能和不自信的表示。除非万不得已,谁又总愿意和一张哭丧的脸打交道呢?另外在美国和加拿大,可能是因为看牙医的费用实在太贵了,而且不在一般医疗保险范围之内,需要自己掏腰包。美国人大概认为:既然花了很多钱在自己牙齿上,一定要想办法让别人都看到才行,因此他们“笑一定要露齿”。
习惯主动的自我介绍
在与外宾的交往中,学会和习惯主动的自我介绍非常重要。很多中国人在对外交往中,不习惯于主动自我介绍,认为需要等到对方问到自己时再讲话,这样才是礼貌的体现。但对于北美人来说,你不主动介绍自己,往往会让他误认为,你没有交往的意向,或者你没有与人交往的基本能力。交往的结果,则会如你当初的设想相反:你认为自己文质彬彬而且有礼貌,而外宾却误以为你对于与他们交往根本没有兴趣!如果你没有交往的意向,对方决不会“强迫”你讲话;没有交往的能力,自然不会给对方留下什么好印象。所以初次见面,你可以大大方方地向外宾介绍你自己:“Hello, I am He Zhen from Cross Culture Company”。
保持目光接触
在对外交往中,我们发现有不少华人,讲话时低头或者盯着其它方向看,就是不看着对方。我能理解,根据中华文化,一些中国人认为直视对方是不礼貌的表示;也有的人是因为正在想英语句型、语法和发音。但是在外宾看来,说话时不看着对方,要么是对于谈话没兴趣、要么是躲躲闪闪在说谎。等到某些人苦思冥想出来适当的英语句型和语法时,个人休养差一些的外宾,恐怕早已经气得走掉了。所以,交流时一定要保持与对方的目光接触。
握手力度表明自信力度
握手一定要坚定有力,即a firm handshake。如果仅仅是软软的一握,我们华人可能认为礼貌而友好,但是北美人却称之为“死鱼”,认为该人缺乏自信心或者没有与人交往的兴趣。因此,和北美人士握手一定要坚定有力,就好像对方刚刚决定赠送给你100万美元,而你正握住他的手表示感谢一样;或者握手的力度,如同你在公共汽车上抓到了一个小偷的手,他的手伸进了你的腰包!
适当的话题
很多话题在中西方交往中,被认为是不合适的话题,包括张家长、李家短的闲言碎语,或者问询对方年龄、收入、体重(没错,无论对方多么肥胖,也没有向你我报告体重的义务!)、等话题,被绝大多数西方人士视为个人隐私,交流中一般不易涉及,除非对方主动谈论。
除了避免不适当的话题外,我们还应该多向对方正面介绍自己和自己的组织,例如,已取得的业绩和优势等。长时间地沉默不语,北美的很多人士甚至会误以为,是因为我们对于和他们交流感到枯燥乏味。所以初次见面,既要避免不适当的话题,同时,又要主动地谈论积极的话题,向对方介绍自己的强项。你不但需要礼貌地关照对方,也需要关照自己,这样才能给方留下积极的第一印象,便于日后的进一步交往。
正确的身体语言
身体语言传达我们内心中真正的想法。实践中,很多来自北美的外国人,抱怨一些中国人口是心非,很多时候其实并不是因为这些中国人不诚实,而是因为对于身体语言的失误。正如我们在开始的案例中介绍的,A先生像很多中国人一样,每天非常忙碌,总是在接听手机――开会在打电话、走路在打电话、吃饭在打电话,甚至就连上厕所也在打电话!A先生认为,在第一次与汉森见面时,他忙碌的电话,说明了他的能力。但是,汉森却认为A先生频频接听电话的身体语言,是对于自己不够尊重。正确而礼貌的做法是,与人交往时,除了见面主动问候、微笑、自我介绍、目光接触及合适的话题和身体语言之外,我们无论是与外宾还是内宾交往,都要一心做一事,专注于对方,不可以一心二用。因为你我与人交往时的态度,比我们讲的言词更重要。
不同于北美的欧洲人
当我们与欧洲人第一次交往时,会发现一些与北美人不完全相同的礼仪和礼貌方面的习惯。
比如,英国人一般比北美人更讲究礼仪礼貌,要求双方更为正式和规范的称呼(如先生、女士,而不是北美人喜爱的直呼其名)、得体的用词用语和身体语言、较为正式着装等等。相比而言,北美人则更加放松和随意。
德国人相互目光注视的时间比北美人要长一些。德国人也不太爱点头和微笑,尤其是不太爱向陌生人微笑。在北美人看来,一般这是不礼貌的,对陌生人很多北美人也同样微笑。
法国人相互握手时,不要求坚定有力,轻轻地一握,再好不过。与北美的女士交往,你可以主动伸出手来,要求握手,这是你积极自信的表示,很有礼貌。但是在与法国女士交往,一般需要等对方伸出手来,你再与对方握手,如果你是位男士的话。不要因为对方很美丽而且是位法国人,您就想上前用法国礼仪亲吻人家,一定要等对方主动,才显得有礼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