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介入治疗新动向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介入治疗新动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作为一门微创伤医疗技术,介入治疗已在我国的大中型医院普及应用,其中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是介入医学领域的主要工作。

介入一词来自英文“Intetventional”,原意含“插入、干涉、调停、斡旋”等表述。介入治疗是指在医学影像技术(如X线透视、CT、超声波、核磁共振)引导下,用穿刺针、导丝、导管等精密器材进行治疗和获取病理材料的过程,其核心是以微小的创伤获得与外科手术相似的或更好的治疗效果。它的特点是损伤小;绝大多数无须全身麻醉,成功率高,术后患者恢复快。

具体到心血管的介入治疗,主要是采取局部麻醉(极少数需要全身麻醉),在先进的数字化X线影像引导下,从外周血管(通常为大腿根部)插入直径1.5-2.5毫米左右的细导管至心脏、大血管,首先通过注射不透X射线的显影剂精确定位病变部位,然后进行治疗,具体技术有血栓清除;球囊扩张、缺损修补、血管增厚内膜/斑块的机械旋磨、金属支架植入、畸形或异常血管的堵塞、心肌消融等。局部麻醉患者术中保持清醒,治疗时间通常约40分钟至2小时,治疗后10-24小时可下床活动,住院时间3天左右,心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应由既有丰富的心血管疾病诊疗经验、又有娴熟的导管治疗技术的专科医师承担,在无介入医学科的医院,患者可到心脏科或心血管科咨询、就诊。

在介入治疗前,首先应该明确诊断,作好各种术前检查。另外,术前尚需要做碘剂过敏试验,术前6小时禁食、停止使用可能影响术中治疗的药物。

介入治疗术后的患者应注意保持穿刺侧肢体伸直,使用血管鞘小于7F(直径2.3毫米)者需保持6~8小时,8F(2.7毫米)以上者需保持12-24小时。同时注意穿刺处有无渗血和下肢麻木、疼痛、发凉等异常现象,如有则随时告知经治医师。多数心脏、大动脉疾病治疗后,患者应在心脏重症疾病监护室(CCU)或重症疾病监护室(1CU)观察12-24小时。注意有无突然发作胸闷、胸痛、呼吸困难、肢体运动障碍等情况。术后多数需要抗凝治疗,应遵医嘱,并定期复查。

下面介绍一下目前在我国心血管方面比较成熟的介入治疗方法。

经导管冠状动脉内溶栓:适用于救治急性心肌梗塞,以胸痛发作小于6小时者效果较好。治疗时将导管插入有新鲜血栓形成的冠状动脉内、注入血栓溶解剂,迅速清除血栓、开通阻塞、使心肌恢复血流灌注,目前一些大型医院的急诊科和,b脏科开展了这一技术,并有专门协作团队(包括心脏介入医师、急诊科、导管室等),24小时全天候对患者开放,有人称其为“冠心病绿色通道”。

冠状动脉球囊扩张和金属内支架置入:冠状动脉腔内球囊扩张,又称球囊血管成形(简称PTCA),是以气囊膨胀的形式扩张局部血管、解除狭窄,主要适用于局限性狭窄,以单支血管病变为宜。当单纯球囊扩张不能解除狭窄时,如扩张后发生“回弹”(管腔狭窄率仍然大于50%)、扩张后发生血管内膜撕裂(夹层形成)等,则需要置入金属内支架,后者的功能类似于开凿隧道时的支撑物。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和肺动脉瓣球囊扩张:经皮穿刺二尖瓣球囊扩张成形术是治疗单纯性二尖瓣狭窄(瓣膜无变形、钙化、粘连等)的优良方法,可替代开胸外科治疗。单纯性肺动脉瓣狭窄,无其他重要心血管畸形者可用球囊扩张。

还有心内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的封堵,胸主动脉和腹动脉瘤的治疗,外周动脉和大静脉阻塞的疏通等。

虽然介入微创伤治疗已成为一门临床治疗学科,但有些技术还有待改进,如金属支架置入术后存在一定比例的再狭窄,而且处理较困难;有些方法的近期(1年内)和中期(2年内)疗效良好,但远期疗效积累的资料有限,还需要观察;治疗费用较高,有些家庭难以承担等。

总之,介入医学是―门正在发展、成熟中的学科,患者在选择具体治疗方法时应权衡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