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初探《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任务驱动教学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初探《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任务驱动教学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在《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课程教学中,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为培养目标,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是21世纪计算机教学改革的主流,采用与其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就显得格外重要。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计算机应用基础;实施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35-2394-02

1 引言

《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职业技工学校的一门公共必修课,其主要目标是让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使学生将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应用于其工作领域,成为既熟悉本专业知识又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同时,《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应用性课程,特别注重实践操作,使学生在“做”中学习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而“任务驱动”就是将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任务中,学生通过完成实际任务来学习和掌握新知识。

2 什么是“任务驱动法”

所谓“任务驱动法”,实际上是建构主义理论应用于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它综合了演示法、操作法、探索法、交流法等几种教学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把一学期要完成的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或多个具体的任务,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将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习惯,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去发现、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经过思考和老师的点拨,自己解决问题,进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构知识体系,提高技能。

3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实施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应把握四个主要环节, 即:创设情境―确定任务―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学习效果评价,这四个环节安排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顺利实现。

3.1 创设情境

是指教师要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有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使学习直观化和形象化。

创设情境的目的是为学习者创造一个有利于学习的环境,让学生在分析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中,学习使用计算机和网络等信息技术,在独立学习或协作式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如在讲Word时,创设一个学生去面试,要做一份简历,让单位考官能从你的简历中知道你的基本情况等。

3.2 确定任务

是指选择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事件或问题(任务)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让学生面临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教学中,“任务”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落实教学要求,实现教学目标,均体现在每一个具体的任务之中,因此,“任务”的设计、编排是整个教学的关键。不合理的任务设计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

3.2.1 设计的“任务”要有意义

教师确定的任务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原有认知水平和学生无意识的心理特征,采用适当“任务”进行驱动,主要目的是诱发学生探索求知的动机,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开阔学生思路,培养创造思维。

3.2.2 设计的“任务”要具有可操作性

设计的任务必须在课程的一个周期内完成,小的任务可以在一个课时内完成,大的任务可能通过一个教学单元 (包含若干课时)完成,使得每次学习都有所收获,体验到完成任务后的喜悦和成就感,更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形成良好的继续学习的习惯。

教师要在学体目标的框架上,把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内容细化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任务,通过这些小的任务来体现总的学习目标,设计任务时,知识点不可涉及太多,并要注重任务的可操作性,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认识、运用有一个逐步深入的“螺旋式”上升过程。

如我在Word的教学中,设计了一个任务:让每个学生利用Word制作一份自己的简历,要求:①必须包含有自己的照片;②包含其他需要的图片、艺术字及两种以上的字体风格;③应含有表格;④主题明确,尽量有创意和创新。

在上面的个人简历制作任务中,实际被分解成几个小任务:①普通文字的设置、修饰及排版;②图片的插入以及图片插入后与文字及其他对象的混合排版;③艺术字的制作;④表格的制作;⑤文本框的使用。

我在讲解了Word的集成操作界面和一般操作后,变成各种字体风格的设置,掌握了Word中的字号、字体以及对文字的各种修饰功能。然后在后面的课时中,接着完成图片插入、艺术字制作以及表格制作等小任务。随着一个个小任务的完成,简历中不断被加入了一些新的元素,简历逐渐由一个简单文稿变成了一个图文并茂的作品。在此过程中,随着每一个小任务的完成,学生都能有一种成就感,从而激励他们完成整个任务。

3.2.3 任务设计后,教师不要急于讲解

先让学生讨论,分析任务,提出问题。提出的问题,最好是由学生提出,由教师适当启发和引导。而这些问题中,有些学生自己能够解决就留给学生自己去解决。学生自己亲身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培养利用现在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去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这些问题中,还有一些是以前没学过的,即隐含了新的知识点,这也正是教师要求学生去解决的。

如在上面提到的用WORD制作个人简历的任务中,包含有一个小任务“文本框的使用”。我在提出任务,以及学生在完成任务的早期过程中,都未对“文本框的使用”作任何讲解。但学生在制作简历的过程中,必然会发现一个问题:随着图片及其他对象的插入,原有文字的排版版面将会被打乱,尽管可以设置其他对象与文字的不同绕排形式,但要调整复原为原来的文字排版版面将会相当困难。于是,我在学生完成任务遇到这个问题时,再适时引入“文本框的使用”。这时,学生会很快理解文本框的功能并掌握其使用方法。反过来,如果教师在提出任务时,就详细讲解文本框的功能及其使用方法,往往使学生一头雾水、不知所云。老师费了很多口舌,学生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的东西却较少,效率极低。另外,在第一个小任务“在简历中插入自向学生提出了上面的任务。许多同学在第一节课中就能完己的照片及需要的其他一些图片”中,涉及一个图片的来源问题需要解决。我先让学生讨论这个任务,学生根据已经建立起来的生活经验就能自己分析得出图片的来源。这样,在完成任务时,我只需要稍加指导,学生就能顺利地解决这个问题,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

3.3 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

是指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线索或资源学生通过自学、讨论、交流、争论、补充、修正,加深自己对该问题的理解,找出并完善解决问题的方案。

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对信息技术的了解和掌握程度的差异非常大。有些学生很少使用计算机,而有些学生对计算机和因特网的使用已经非常熟练,甚至在某些方面已经超过了教师。面对如此大的差异用传统教学方法,教师即使使出浑身解数也无法应对。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可以适应不同程度的学生。由于任务是开放性的,过去接触计算机较少的学生,可以先从最基本的方法着手,完成任务中最基本的部分;接触计算机较多的学生,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基本任务,然后继续拓展,或在任务完成的情况下,继续学习其他软件或其他知识。

在学生自己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是组织者、指导者。首先,教师应该明确任务内容及其要求,使学生了解学习的目标。接下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开展思维活动,分析任务,使学生尽快明确自己的入手点,逐步提出问题并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法。另外,在入门的环节及关键环节上,可以给学生做一些演示或提供更多的支架。此外,教师应该充分看到因客观条件和其他原因造成的学生之间学习程度的差异,鼓励他们相互帮助、交流、讨论,协作学习。最后,教师还应该为个别学生单独设计适合的学习计划,并进行个别辅导。

3.4 学习效果评价

是指学生反思问题的解决过程,相互评价或自我评价,教师适当作出点评,并帮助学生作归纳与总结。

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是教师最容易忽略的,但又是十分重要的。对学生所完成的任务及时提供有针对性的反馈信息,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学习方法;同时,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完成的任务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所要求的知识技能是否有扩充、学生的学习方法或学习能力是否有提高,从而分析出预定的教学目标与学生实际学习状况的差异,为进行下一步的教学设计提供准确的信息。

针对任务完成的质量,可以组织学生互相讨论、交流、评价,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这也是一种协作学习的方法。在讨论交流中,学生可以表达自己的见解,接纳他人的观点,同时不断地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反思。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去欣赏、肯定他人的长处。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或资源,例如可以将资源做成自学课件,也可让学生自己看书;小组内部讨论、交流,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培养学生与人共事的协作精神。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鞭策或鼓励。在知识技能培养的同时,也进行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

4 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4.1 正确处理任务驱动教学与其他教学手段的关系

任务驱动教学有其自身的特定含义和应用方式,具有不可比拟的优点,但不能替代其他教学手段。因为其他教学手段在培养学生素质、提高学习能力、增长学生知识方面也有独到的作用。因此,我们要根据计算机课程的具体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借助现代多媒体技术,充分利用任务驱动式、启发式、双向交流式等教学方法,一边演示、一边操作,讲解计算机软件的功能和操作。

4.2 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合作意识

在任务驱动教学的初始阶段往往会遇到因独立学习能力缺乏而带来的困难,所以在学生完成任务时,老师既要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又要鼓励进行协作学习。适当分配一些需要共同合作才能完成的任务,以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4.3 把握好导学与任务探究的关系

我们提倡让学生自己在任务驱动过程中的求知,并不是一概否认教师的讲解。这里的讲解是一种引导,它区别于强制性的灌输;所以,把握讲解的时机和内容非常重要。一要忌匆忙,问题提出后,教师要给学生留出思考、探索、醒悟的时间;二要忌在学生"困惑"尚未形成时讲,否则难以达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效果;三要把握好信息反馈,及时了解学生的进展及存在的问题,在恰当的时候予以点拨。

4.4 建立正确的评价体系

计算机学科有多样性、复杂性和求异性特点,我们要针对每个学生任务完成的情况,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这将极大地促进学生的"成就感",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对学生的后续学习将产生强大的动力。

5 结束语

通过这几年的探索,我在讲授《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的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通过创设的问题情景,把所要学习的知识巧妙地隐含在一个个任务当中,使学生完成任务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同时作为教师的我,在这一教学过程中也丰富了自身的知识。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始终把学生放在教学的主置,不断加强任务的积累,达到用“任务”让学生主动、自主学习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陈永力. 在完成“任务”中学习知识提高能力[J]. 现代教育技术,2000.5.

[2] 俞祖光. 职业教育改革与探索论文集[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 胡宁. 计算机教学中的任务驱动法[M]. 中国电化教育,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