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连接有效管理与良好劳工实践的桥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连接有效管理与良好劳工实践的桥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工厂提升项目(Factory Improvement Programme, FIP)是由国际劳工组织开发的、旨在将有效管理与劳工保护的良好实践结合起来的项目。项目运用集中培训与工厂实地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帮助企业提升竞争力、改善工作条件、加强管理层与员工的沟通与合作。项目已经在越南、斯里兰卡得到了卓有成效的实施。作为国际劳工组织、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和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共同发起的“中国纺织企业社会责任项目”实施的基础方法之一,FIP将丰富的经验本地化,致力于提高中国纺织企业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能力。

FIP主要内容

FIP是问题导向型培训,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制定方案―实施方案―监测、指导实施”最终解决问题并实现持续改进。

FIP培训涵盖工厂提升所必不可少的七个要素:质量、生产力、清洁生产、人力资源、健康与安全、工作场所关系以及工作场所合作。

合力解决问题、无障碍沟通和可测量的持续改进有力支撑着这一提升周期。

质量,探究质量对于一个企业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生产过程中提高质量。模块培训中将探讨减少残次率和创造质量文化的实用方法。

生产力,探讨如何通过工人参与发现问题和提高生产力。模块培训中将引入生产计划和测量工具帮助企业掌控生产力。

清洁生产,探究控制能源和损耗以及发展更有效率的生产周期的重要性。模块培训中将引入监测和减少损耗水平的表格和技巧。

人力资源,讨论集中在“雇员”这一企业最具竞争力的优势上。模块培训中将发展人力资源实践工具。

健康与安全,提出发现并减小企业中构成对工人的危险的方法。模块培训中引入解决常见的工作场所风险和危险因素的表格与技巧。

加强工作场所关系,强调工作场所关系这一项目的重要主题。模块培训中探讨管理人员与工人合作的实用方法和机制,其中包括支持集体谈判权的对话机制。

此外根据不同项目的实施需要,FIP还发展出两个次模块:工作场所中的HIV/AIDS以及工作场所中的残疾人。

通过这七个模块的培训主要突出四个主题:合力解决问题、工作场所沟通与合作、基于体系的改善方法及持续改进的测量。

FIP实施模式

FIP包含的不仅仅是培训,在地方顾问的支持下,FIP向企业提供一段时间内的实地考察咨询。通过全面的、循序渐进的项目实施,提供给参与者实施并保持持续性改进的必要工具。

FIP通常的实施周期为8到12个月。每个培训模块包含:为期两天的互动式集中培训、自我评估、专家和本地顾问工厂实地考察咨询、4-6周的改善时间。

这一过程可以通过下图做出说明。

项目实施中,本地顾问扮演着重要角色。项目挑选有经验的本地顾问组成团队,与模块培训专家一起向企业提供咨询,协助企业实施改善方案。利用本地顾问更便于监测项目实施,也便于企业随时获得支持和帮助。项目实施期间,产业专家与本地顾问会针对每个企业的具体情况量体裁衣,提出改善建议与方案。

在企业中成立“工厂提升小组”对企业的持续改进至关重要。小组由同等数量的工人和管理人员构成,以全程参与项目培训的人员为核心,负责在工厂实施FIP项目,并在项目结束后确保持续实施FIP的方法。国际劳工组织强调劳工标准和实现“所有人的体面劳动”这一目标,因此项目设计中,工人的参与贯穿于工厂提升的全过程中。将工人和管理人员一起进行培训是FIP的特色之一,实践也证明这是改善工作场所合作和建立良好的商业运作的有效途径。

FIP工具

项目采取了基于工具的方法(tools-based approach),强调有效改善管理体系的实用途径。项目面对不同的群体(培训者、本地顾问、企业)开发了不同的工具。为帮助参与企业不论在车间还是管理办公室都能够实现系统性改善,项目主要提供了四类工具:

针对某一主题的背景资料文件

实施一个新方法、新技术或新体系的具体步骤的指导文件

帮助企业建立如战略、政策或形式等文件的模板

帮助评估企业当前状况的各类表单

在每一模块培训期间,参与者都会得到各种实用工具以便回到企业中加以实践。每个参与企业也会收到一套完整的“FIP工具箱”,包含所有模块的文件、模板、表单等工具,他们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对这些工具进行调整后加以适用。

FIP成果

主要以大中型企业为目标的FIP工厂提升项目已经在越南、斯里兰卡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越南:三分之二的参与工厂将生产线终端残次率至少减少了50%;75%的工厂提供了新的个人防护设备,包括口罩、金属手套、耳栓、风镜和面具;所有工厂都建立了工厂提升小组(经理/工人)。

在斯里兰卡:生产线上质量不合格率降低了46%;生产线终端质量不合格率降低了40%;劳工流失率平均降低了26%;缺勤率降低了34%。

在FIP实施期间,起初并不引人注意的改变往往会产生令人惊讶的结果,例如:在一家服装厂花20美元用于购买手动夹具,每个生产订单节省了1400美元;在金属部件加工车间中使用透明屋瓦减少了80%的照明成本;对泄漏47%热能的锅炉进行小的修补,每个月节省了约两百万越南盾;逐步实现自我检查使得工厂重新分配了15名质量监督员,提高质量的同时每个月还节约了1500美元的工资成本;在一个刺绣车间提高50%的产量使工人的工资增加了61%。

FIP在中国实施的现实意义

FIP尽管没有限定实施的行业和领域,但目前为止,大多数的参与企业都来自纺织行业。FIP在纺织行业有着丰富的项目经验,还特别开发了针对纺织行业的培训教材。在全球纺织制造业竞争日益激烈、对纺织企业(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纺织企业)以相对低的造价制造高品质产品的普遍要求、以及纺织企业面临的遵守劳工标准的外部压力的背景下,国际劳工组织开发了FIP工厂提升项目。FIP的本质是帮助纺织企业以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从容有效地应对这些挑战。

由国际劳工组织、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和中国纺织工业协会联合发起的“中国纺织企业社会责任项目”于2007年5月28日正式启动,为期一年。项目针对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中国中小型纺织企业,旨在提高他们自身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能力。纺织中小企业面临着如何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生存下去的压力。社会责任对中小企业而言,提高自身生产力和竞争力的意义要大于锦上添花的外在美誉的意义。FIP作为一整套提升企业自身能力的培训,将社会责任、良好劳工实践融入企业的日常管理,适于在中国纺织企业中实施并推广。在FIP宝贵的资源与经验的基础之上,项目将结合中国纺织业的整体行业背景以及中小纺织企业的特点和需求对现有的企业社会责任培训工具和模式做出适当调整,开发适合本土的培训项目。

“中国纺织企业社会责任项目”将分两种培训模式进行:模式A―综合培训和辅导升级方案和模式B―强化培训和辅导升级方案。两种方案具有相同的内容,但是通过完全不同的传递机制满足各类企业的不同需求。项目将挑选25家参与企业,其中5家接受模式A培训,专家与顾问将深入企业开展各模块的培训与辅导;另外20家接受模式B培训,参加专家与顾问举行的集中培训,各模块内容将通过三期培训传递给企业。尽管培训模式有所区分,但是每家参与企业都会得到专家与顾问为其量身制定的改善方案并在实施中得到持续的监督与指导。两类实施企业将平衡地分布在项目设定的两个目标地区―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以确保每个地区内以及地区之间样本的可比性。

(作者单位:中国纺织企业社会责任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