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摆正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发挥铁路机务部门在运输企业市场中的主体作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摆正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发挥铁路机务部门在运输企业市场中的主体作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铁路机务部门;安全与效益关系;不协调原因;发展对策

2014年是铁路企业改制后进入市场自主经营的实质性一年。机务部门作为铁路企业的“火车头”,虽然不能像车务部门那样直接面对市场,千方百计组织开发客流和货源,把企业效益放在首要位置来抓,但随着铁路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机务人越来越深深地认识到,摆正安全效益关系,转变安全好就是机务经营管理好的片面观点,在不断稳固安全基础的前提下强化经营管理,努力增收节支,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是当前面临的新课题。下面就基层机务部门在运输企业进入市场化运作的情况下,如何合理摆布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发挥其主体作用,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安全与效益关系的现状

2013年,撤销铁道部,成立铁路总公司,给全路200多万干部职工传递出了一个信号,那就是铁路计划经济“寿终正寝”,进入市场已成必然。几十年来,我们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过多地强调安全的重要性,而对经营效益的关注度不高,因为安全上出了事故会丢“乌纱帽”,经营上出了问题则影响不会很大。安全与效益关系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在思想教育方面,宣传安全多、宣传经营少

每名铁路职工特别是机务部门的职工,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安全教育从进铁路开始就始终伴随着我们,诸如“安全第一”、“安全是铁路运输的生命线”、“没有安全就没有一切”等口号,已经在我们心灵深处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树立起了牢固的安全责任意识,为铁路安全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在经营管理教育方面,只有负责经营管理工作的主要领导、主管科室人员认识程度较高,而大多数车间、科室管理人员和广大职工,受到的经营管理特别是经济效益方面的教育却很少,反映在职工身上的经营效益,只是体现在节油、节煤、节约材料费等奖罚上,而工资则属于“旱涝保收”。

2.在企业管理方面,重视安全管理、轻视经营管理

在安全管理方面,参与的车间、部门多,投入的精力大,而且花样翻新。一是围绕安全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如:安全基础建设、安全大检查、安全风险管理、安全专项整治等活动不断,对安全管理起到了应有的促进作用。二是不断健全完善安全管理制度。近年来,随着新型机车、新设备、新技术的应用,为安全管理增加了新的内容,特别是《技规》、《行规》、《操规》等部、局规章的修订,相应及时研究完善了机务段的《段细》、《乘务员一次乘务作业安全控制措施》、《旅客列车安全控制措施》等。在经营管理方面,参与的部门少,而且一些车间、部门重视不够。如:燃油支出是经营成本控制的大项,占成本支出的55%以上,而怎样通过乘务员合理操纵、经济操纵来节约成本,各运用部门没有像研究安全工作那样来研究成本控制措施,也没有下大气力跟踪分析解决影响经营成本的相关因素。

3.在教育培训方面,对安全培训抓得紧,对经营培训重视不够

这种情况在运用部门反映的更加突出。年度、月度教育计划均为涉及安全的规章制度、监控操作、标准化等内容,而有关科学操纵、经济操纵、合理打温及机车运用管理等涉及经营效益方面的培训内容则较少。比如日常培训考试,特别是提职司机考试,涉及安全的规章、制动机知识,考试分数必须达到80分为及格,而且必须单项合格,其他科目没有这么严格的要求。涉及燃油单耗的问题,如司机操纵不规范(冒黑烟、空转)、不能充分利用动能闯坡、调速过低等经济效益方面的问题,培训的比较少,而且没有像安全知识培训那样形成系统规范的培训资料。

4.在现场作业方面,安全控制面大,经营控制相对弱化

在现场安全控制方面,结合机务部门特点力求做到全方位控制。一是突出行车安全控制。围绕t望、调车、客车、非正常(施工、救援、机故)及季节性安全问题,落实安全控制措施,确保行车安全。二是做好劳动安全控制。结合运用、检修、整备及设备维修等工作实际,以及季节、环境变化等情况,完善劳动安全控制措施,并狠抓落实。三是强化有关各项安全控制。在突出行车安全、人身安全控制的同时,对消防安全、道路交通安全、特种设备安全等均强化了控制。通过现场检查发现的安全问题,分析原因、兑现考核、强化整改,确保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在现场经营控制方面,对乘务员操纵节油、机车运用管理、机车质量控制等分别制定了控制措施,但抓落实的力度没有抓安全的力度大,致使乘务员随意操纵、机车使用浪费、机车检修返工修、临修等问题时有发生,造成的经营成本损失大。

在安全、经营问题的考核上,涉及安全的突出问题纳入“红线”管理,对触犯者将受到待岗处理和行政处分,而涉及经营方面的问题多数是对违犯者给予A类信息考核。只有发生重大质量问题造成数额较大的经济损失时,才给予一定比例的经济赔偿和行政处分。

二、安全与效益发展不协调的原因

1.历史原因

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因素导致重安全、轻效益。一是使用蒸汽机车时期保证安全难度大。路内人员都清楚,机务部门是铁路安全风险较高的部门,俗话说“大轱辘一转,事故就不断”。特别是历史上机务部门使用蒸汽机车的年代长,工作条件及环境极其恶劣,行车安全和人身安全隐患非常突出,为此抓安全是第一要务,而抓效益所占的比重非常之小。二是历史上铁路运输是我国运输业的主体,竞争压力小,不愁客流和货源。作为机务部门有车拉有活干,无需动脑筋想办法考虑效益的问题,抓好安全就什么都有了。

2.社会影响

安全上出了事故,特别是旅客列车发生事故死亡人数多,且性质严重的事故能够震惊中外,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可以说抓安全是机务部门主要管理者的“乌纱帽”工程。而货物列车发生较严重的事故,死伤人数少,虽然损失货物多,但社会影响相对较小。所以说客车安全是铁路机务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降低社会影响就必须全力抓好机务安全工作。而抓效益则成了比重很小的“附属物”。

3.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固定工作思路

中国铁路是伴随着我国计划经济体制而发展壮大的。铁路计划经济的特点是“安全是铁路运输的永恒主题”,因为铁路承担着社会的职能,而且票价、货运价格由国家统一规定,不能实现自主经营,经营效益不是铁路自己能够左右的,所以效益指标完成不好考核处罚较小。而安全是“一票否决”,机务段年度安全目标为“消灭责任一般D类及以上事故”,一旦发生事故按规定对责任单位实行绩效考核,对相关责任管理者、作业者进行处罚,甚至对全员进行联挂,考核力度大。

三、在市场条件下实现安全与效益协调发展的对策

铁路进入市场后,与国家管理铁路模式彻底脱钩,需按照公司制模式自主经营,通过“开源节流”来提高企业经营效益。机务部门作为铁路企业的“火车头”,工作中所涉及的“开源”事宜较少,但通过“节流”来控制成本支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解决好安全与效益的关系,是需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既要保证安全稳定,又要确保经营效益最大化。

1.转变观念,重新定位安全与效益的关系

俗话说:“安全是碗,效益是饭”。在计划经济条件下,铁路机务部门过多关注的是安全,只要安全稳定,手中的铁饭碗就更“结实”,而饭不需过多地考虑,自然不会少的。在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笔者认为需通过转变“三个观念”来确保安全与效益的协调发展。一是转变唯安全重要的思想,重点解决安全管理就等同于企业经营管理的观念;二是转变大家大业经营管理粗放的思想,重点解决经营环节失控、大手大脚过日子的观念;三是转变安全与效益对立的思想,重点解决不会“弹钢琴”、单摆浮搁、安全与效益在管理上相脱节的观念。

2.面向市场,健全完善适应安全与效益协调发展的管理机制

要实现铁路市场化经营,作为机务部门要围绕运输生产实际,在定位安全与效益协调发展理念的基础上,逐步健全完善适应安全与效益协调发展的经营管理机制,进而实现铁路经营达到理想的效果。

⑴找准安全与效益的结合点。重点解决过去在制定安全制度、措施、标准时不考虑或较少考虑效益的问题。如:《技规》规定调车作业空线牵引运行速度不超过40km/h,机务段规定为30km/h;经过调车信号和道岔侧向运行速度机务段规定为15km/h。上述问题降低了调车作业效率,影响了大局整体效率和效益。所以,对上级规章制度必须不打折扣地贯彻落实;确需机务段建立规章制度时,要找准安全与效益的结合点,坚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益的原则。

⑵认真清理“土规定”。对机务段、车间现有的在安全管理方面的“土规定”进行全面的清理,特别是对影响效益的“土规定”必须认真清理,该清除的必须清除,确实实用的“规定”需由机务段安委会组织研究进行优化,纳入段管理机制之中,确保安全、效益两兼顾。

⑶努力做到“抓重点、保一般”。机务部门工作的重点主要是机车的运用和检修,必须抓住这一主要矛盾,细化完善安全和效益控制措施。机车运用工作主要体现的是:在安全的前提下,利用科学合理的费用完成人和货物的空间位移;机车检修工作主要体现的是:在机车质量达标的前提下,在安全的基础上保证人和货物的空间位移。“保一般”就是围绕机车运用、检修做好整备、各种设备、设施等安全、效益控制措施的优化工作。

3.结合实际,统筹抓好安全与效益的协调发展

⑴安全基础地位不能动摇。通过抓安全基础建设、安全专项整治、管理人员作用发挥、职工作业标准落实,不断稳固安全工作基础,达到“管理规范化,作业标准化”的目标。否则,安全上出了事故,既影响企业效益,又使企业员工的经济收入“缩水”。所以说,保证了安全也就保住了效益。

⑵通过改善生产方式来提高经营效益。围绕运输生产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保安全、增效益攻关。如:将补机区段机车前部补机改变为后部补机,减少补机空走公里,改列车站内停车摘解补机为列车通过摘解,既能节省列车站停所需的时间,又减少了列车停车、起车所需的燃料消耗,以及补机折返的空走公里。

⑶通过增加设备设施投入来降低燃油成本支出。如:结合东北地区冬季时间长的实际,增加暖库存车面积,使长备、短备机车能够长时间无动力存放,减少燃油打温支出。

⑷避免机车过度检修。要重新梳理完善机车中修、小辅修工艺标准,对与行车安全关系不紧密的部件降低检修标准,减少机车维修成本支出。如:对机车车体“花皮车”的处理,本着“哪坏补哪”的原则,不再进行全面喷漆处理。

⑸做好部件修旧利废工作。一是将待报废机车的良好部件进行拆解,继续使用;二是对段管内使用的有关设备、设施,能通过修修补补继续使用,而且能够保证安全的,不允许购置新品。

⑹加强机车燃油单耗管理。机务段要充分发挥燃油单耗分析组的作用,对机车燃油消耗情况进行统一管理。一是针对燃油消耗情况合理制定各部门之间燃油交接办法,使每个作业环节的燃油实际消耗情况得到准确无误的体现。二是针对每个作业环节燃油消耗情况,给定科学合理的燃油省费标准。三是科学合理制定乘务员燃油省费标准,细化到线别、车种、车体等具体事项,本着激励乘务员的原则,科学合理制定燃油省费单价,做到奖罚分明。

⑺向乘务员操纵要效益。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通过教育培训、现场指导、考核验收、监控分析等方法,优化机车司机操纵技能,重点解决司机在操纵中存在的高转速牵引直接回转速下闸、减压量大、缓解速度低、缓解后立即加载等操纵不良习惯造成的不经济、影响效益的问题。

⑻保证机车基础质量。优化检修作业工艺标准和作业流程,加强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对职工作业过程的控制,保证大中修机车“三一” 成功率及小辅修机车一次起机成功率,杜绝返工修、违法修问题,最大限度地减少机车运用中出现的临修、碎修,降低机车非正常成本支出。 (编辑/永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