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培养提问能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培养提问能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G632.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1-0369-01

1 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重要性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心理学研究也表明,人的思维是由问题开始的。因此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处于教学活动主导地位的教师,对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一环 。

2 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提问能力

我校正稳步推进的“高效、生命、阳光”课堂教学改革,给我们的教学创设了一个民主、平等、自由、宽松、愉快的气氛,所以学生都能放得开,都敢说敢问,因此只要教师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教学设计重点放在设计让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的情景上,而不是在设计问题本身上,并教会学生提问的方法,学生自然就会乐问善问,不耻下问。下面谈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培养提问能力。

2.1 用学生熟悉的诗句、歌词创设问题情境:枯燥乏味的物理概念,可能使教学索然无味,甚至可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昏昏欲睡,但是如果教师能恰当地将优美的诗句或流行歌曲的歌词融入,那将会是另一番胜景了。如学习光的反射时,如果教师吟唱起《台》――“北风乱/夜未央/你的影子剪不断/徒留我孤单/在湖面/成双”,试问哪个中学生的注意力不会被这个神奇的老师吸引?这样的课堂,还有哪个学生会昏昏欲睡?自然会兴致盎然地激发学习兴趣,会落入老师的“圈套”,会问什么“成双”?

2.2 用历史故事创设问题情境:以学习物态变化为例,课堂导入时我们可以讲一个同学们熟悉的历史人物林则徐的故事:一个炎热的夏天,洋人请林则徐吃冰淇淋,他看到冰淇淋上雾气腾腾,以为很烫,就用嘴吹,洋人以此取笑他;又在一个寒冷的冬天,林则徐回请洋人喝汤,由于滚烫的汤上覆盖了一层油膜,油膜的上方什么也看不到,洋人端起就喝……讲到这里,学生们当然会哄堂大笑被故事吸引,思维完全活跃起来。林则徐用自己的智慧捍卫了中国人的尊严。那么学生们自然会提出问题:林则徐看到的“雾气”是什么?为什么滚烫的热汤不冒热气?

2.3 利用图片、影像创设问题情境:新教材有很多有趣的插图,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影像,如学习折射规律时,让学生看教材插图,学生会提出“为什么鱼叉要对准鱼的下方?”“是不是看见的鱼并不是实际的鱼?”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2.4 利用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再现已有生活经验,引发学生认知心理上的已有观念和物理规律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激发疑问。如学习浮力时,我们可以刻意问:为什么木块总是浮在水面上,而铁块放到水里总是下沉?学生会异口同声地回答:“铁块比木头重”。如果这时老师再问:将一个铁钉和一根木头放在水里,结果会怎么样?同学们根据生活经验都知道,不管是小木块还是大木头,都会浮在水面上。这时学生形成了认知冲突,求知欲就被激发,思维也就活跃了,各种问题自然就产生了:铁钉会下沉吗?是不是很重很重的木头就不会浮在水面上?明明是木头比铁钉重,为什么还是铁钉下沉……

2.5 通过实验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可有意识地设计一些有趣的实验,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比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不断完善问题。如:讲改变内能的方法前,教师先做压缩引火实验,学生会提出:“筒内为什么会有火花?”通过教师引导棉花燃烧说明什么,学生又会提出:筒内温度为什么会升高?教师又提醒温度升高说明什么,最后学生提出:筒内内能为什么会增加?又如在学习凸透镜时,让学生分组实验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让学生寻找缩小的实像,又找出放大的实像。学生就会提出各种问题:像距随物距变化而变化,物距、像距和焦距三者有什么关系吗?用手将凸透镜遮住一半后像会如何变化?如果将蜡烛上移,像会怎么移……

总之,教师与其整天抱怨学生启而不发,不如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只要教师想方设法创设问题情境,去引导学生,学生自然就有问、乐问、善问了。

3 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正确对待学生的提问

3.1 掌握提出问题的一般方法:碰到某个物理现象,要怎样提出问题呢?我们一般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1)为什么? (2)怎样?(3)如果条件变了,将怎样?(4)是什么?如:做完真空中的闹钟实验,根据现象我们可提出如下问题:为什么听不到钟声?怎样才能听到声音?通入空气后能否重新听到声音?声音靠什么来传播?

3.2 及时点评学生提出的问题:由于学生的差异,学生提出的问题参差不齐,有的层次比较低,有的比较有价值。教师应以鼓励为主,但并不是不加评论,教师应让学生明确哪个问题更有价值。最后进行小结,让学生体会如何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当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时,还可以组织学生探究,这样既可提高学生提问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可以随时探讨学生的问题。

3.3 鼓励学生相互提问题:学生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不肯在全班同学面前提问题,或者不敢向老师提出问题,但跟他的同桌就不同了。比如在下课前五分钟,让学生根据本课内容相互提问。如果还有不懂,再在全班同学面前提出来,往往会有意外惊喜。

总之,培养学生会提问题的能力,是促进个体认知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之一。著名美籍华人杨振宁教授曾指出:“中国学生普遍学习成绩出色,特别在运算和推理方面比国外学生有明显优势,但中国学生最大的缺撼,就是不善于提出问题,缺乏创新精神。”让我们共同努力培养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争论的精神,逐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沈军飞.教学与管理.《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 马克斯.范梅南著.李树英译.《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

[3]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1年第10、11、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