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云计算赋能者之道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云计算赋能者之道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中国,云计算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作为一家咨询与科技服务提供商,文思海辉在金融服务、高科技、电信、旅游交通、能源、生命科学、制造、零售与分销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

对于一些传统行业来说,在利用互联网技术方面还处于一个起步阶段。尽管他们或多或少会接触到类似云计算这样的新兴技术,但毕竟IT不是他们的核心竞争力,与互联网行业相比,这些传统的行业用户似乎显得不是那么热衷于云计算。

传统企业向互联网转型之惑

与传统行业相比,互联网企业十分重视利用云计算开拓新业务、提升竞争力,他们并不会去深究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相关的准确定义,但这些新兴技术俨然已经融入企业的业务模式之中,并成为IT基础架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更多时候,传统行业只是把IT当做一个工具,无论从人员和技术储备上,还是从流程管理上,IT不是生存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此同时,传统行业也看到互联网技术催生的巨大生产力,他们也开始寻求助力企业转型的动力,而恰恰在此时,云计算带来了机遇。无论是私有云、公有云还是混合云,只要能有效提高企业数字化服务的能力,都可以成为传统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的强大助力。

利用“互联网+”实现中国经济腾飞的愿景,不仅是中国政府的期盼,更是传统企业的心声。我们可以从两个层面去解读“互联网+”,其一是业务层面,利用互联网思维去改变原有的经营模式;其二是运营层面,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去改善公司的整体运营,无论是效率的提升,还是运营成本的节省,都是传统企业关注的焦点。

这两个层面,对于传统行业中的政企客户来说,挑战大于机遇。过去,传统行业用户更加青睐像IBM这样的厂商,可以提供偏硬件方面的解决方案。

从目前发展趋势来看,技术的创新和融合在互联网生态环境中爆发出蓬勃的生命力,而这些偏硬件方面的解决方案未必能够真正给客户带来效益。随着开源技术在更加广阔的领域内得到认可,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社交网络、移动等新技术帮助企业实现一个整体的解决方案,越来越受到用户的欢迎,而这些恰恰是传统企业很陌生的范畴。

那么,面临互联网转型发展的需求,传统企业无非有两种选择:其一,加大IT投入力度,引入互联网技术方面的优秀人才,扩充预算;其二,寻找一个长期、稳定、高效的合作伙伴。

其实,作为中国领先的IT解决方案提供商,文思海辉很愿意与传统企业并肩作战,帮助他们实现互联网技术与传统业务之间的完美融合。但在这里,涉及到一个观念上的转变,企业该如何去认识IT在企业发展中的地位,IT是否能够构成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加大IT方面的投入是必由之路;如果答案是否定的,与合作伙伴共同成长,实现最终的目标,未尝不是一个最优之选。

传统行业面临转型之变,文思海辉在完成私有化以后,也走到了转型的关口。文思海辉从2012年11月正式由文思和海辉合并成立,通过对等合并,文思海辉成为了中国规模最大的IT服务公司。

如何实现从软件外包向解决方案转型,云计算成为了这一转型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发生这种转变的最根本原因其实在于客户的需求,客户需要的是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从业务到基础架构,一应俱全。

如果拿银行和淘宝网做一个简单的对比就会发现,淘宝网更需要一种可以支持峰值交易量的云服务,但是从中长期来看,对一致性要求不高。而银行恰恰相反,对峰值业务的需求未必会特别大,但它对一致性要求更高。

是不是简单照搬互联网的架构以及云计算的模式就可以解决他们的问题呢?我觉得没有那么简单。文思海辉的做法是,先帮用户分析他们整体业务和整体架构的需求。现在的云计算要解决的问题可能是在自动化运维方面,即如何帮助企业自适应地去调整工作负载,适应他们的业务拓展。

跨界:构建云生态圈之要义

对文思海辉来说,从传统意义上讲,我们把自己定位为一个外包服务提供商或者解决方案提供商,但是现在面临这样一个跨界的环境,需要做出改变。

现在在很多传统行业都需要一种新型的集成,甚至我现在叫它是云集成,在这个过程中,硬件只是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实际上怎样通过云技术、云平台把硬件环境充分利用起来,发挥出最大的功效,服务于企业自身的业务发展,这本身已经属于更深层次的一种集成。

其实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一种运维业务,我们现在已经和一些数据中心的服务提供商合作,利用他们的基础架构给我们的企业客户提供从数据中心建设到运维的完整解决方案。

对目前国内的IT服务厂商来说,没有人会去限定你原来在生态体系里所占据的位置,我们现在也在不断地尝试、寻找、修改我们自己的定位,目前外包业务可能依然占我们60%左右的业务量,但是相信在未来,解决方案以及整体的自由知识产权的一些技术和产品会占据越来越大的比重。

虽然云计算进入国内,大家对于云计算的认识人云亦云。有人说,公有云不是云,其实我的个人感觉是,这需要通过客户的实际情况来分析。

国内目前在公有云上还没有形成一个非常成熟的市场分配,从外资角度来说像微软、IBM等外商都已经进来了。在这个过程中,为了符合本地监管的要求,文思海辉可以帮助他们在落地的过程中,去完善它的整个软件体系。在私有云方面,企业自身从自建私有云到把私有云和公有云做成混合云,这一定是未来中国市场上的机会。

国内目前也有很多初创企业,利用有限的开源技术做云平台的产品,我觉得未必能够符合现在企业对私有云的要求。因为现在这个阶段的企业对于私有云的定义还不清晰,自身希望通过私有云实现的业务收益也并不明确。在这方面,文思海辉很愿意跟各个做云平台的厂家结合,把云平台的产品能够在企业生产环节得到采用,使得产品的效能能够发挥出最大水平,企业的收益能够最大化。

如果说在这波云计算爆发的过程中,国内新兴云计算企业能够找到与具有强大研发能力的外资厂商的结合点的话,绝对是一个重要的成长机会。对厂商来说,也是一个选择合作伙伴,甚至更像是一个谈婚论嫁的过程,能够选择到一个很好的国内伙伴,一方面符合政府的要求,同时又能够把自己的产品真正发挥到满足企业用户需求的程度,对外商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其实如何能够让云计算真正在传统企业落地,这里边包含的内容既有和应用相关的,也有和思维相关的。在文思海辉看来,实际情况中越来越多的应用需要去做云化,需要在云上做迁移。

然而,一个传统的架构,如果其设计只是基于单机模式,即便是把底层全部云化,依然无法充分利用云的优势,在应用层面还是需要做更多的调优和转化,才能使它能够充分地利用云基础设施的优势。

文思海辉专门成立了一个企业数字化部门,其实就是为了配合企业向云端迁移的需求。如果把它扩展到移动端,以及在云平台上做深入地数据分析和挖掘,并通过数据产生新的业务模式,这对企业来说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这就需要一个较好的合作伙伴一起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