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用爱心引导学生快乐学习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用爱心引导学生快乐学习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快乐学习”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教育融合于教学中,真正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边性,从而使教学生动、活泼,学生身心愉悦。教师要拿爱给学生打造一个愉快的世界使学生好学,用心给孩子建构一个学习的模型使学生乐学。

关键词:快乐学习;学习模型;爱心教育

像歌声“白鸽奉献给蓝天,星光奉献给长夜,我拿什么奉献给你……”一样,我也经常地追问自己,我应拿什么奉献给我的学生,让他们快乐地学习呢?

一、用爱为学生打造一个愉快的世界——使学生好学

爱学生是教师最基本的品质。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是沟通思想的桥梁。教育应该从爱学生做起。

(一)用人格魅力影响学生。

教师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育者本身就是一本非常珍贵的教科书,大到世界观、人生观,小到一举手一投足,都渗透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在平时的教学生活中,遇到有的同学身体不舒服,关切询问;有的同学遇到学习上的困难,帮其理一理思路方法;有的同学进步了,送上一句鼓励的话语等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教师的人格魅力就是体现在这样一件件小事上。

(二)面带笑容,让学生靠近你。

无论在课堂还是在生活中,学生都需要老师的微笑。学生取得的哪怕是一丁点的进步,都希望得到教师的肯定和赞赏。这时,微笑是最美好的语言,也是对学生的最高奖赏。老师的微笑可使学生靠近你,亲近你。让胆子小的,自信心不足的孩子感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注,从心理上感到满足。要让他们感受到知识是一片宽广的海洋,里面的一切都是鲜活可感的。

(三)学会欣赏宽容学生,多赞美,鼓励学生。

莎士比亚说:“赞美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没有阳光我们就不能生长。”当我们面对学生时,尤其是那些似乎充满缺点的学生时,要能尽量发现他们的优点,用平和的心态客观评价,激发他们内心深处的希望和信心,鼓励他们奋发向上。通过“亲其师,信其道,学其理”,自觉愉快地进入好学的境界。

二、用心为孩子建构一个学习的模型——使学生乐学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的这句话精辟地指出,“好学、乐学”即“喜欢学、乐于学”才是治学的最高境界,也就是愉快地学习方能取得最佳效果。这就要求教师用心构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情境,紧密联系实际,坚持情感渗透,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动机,通过设计一些开放性、发散性、挑战性的问题,选择有吸引力的材料,把学生从苦学的深渊带到乐学的天堂,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

(一)情境引入,诱发兴趣。

第一堂课与每堂课的开始是学生注意力最集中、好奇心最浓厚的时刻,老师应该充分地利用好这个时段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老师有必要精心设计教案,采取多种方法刺激学生对课程的兴趣,而设计精妙的导语是最常见也是较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别出心裁的导语能够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愉快地融入课堂学习。在讲授绪论时,设置了这样的导语:我们中国是最早掌握冶金技术的国家之一,早在春秋时期就已发明铸铁技术,商周时期高度发展青铜冶铸业,秦汉时期热处理技术有了明显的进步。特别是秦陵铜车马的出土(展示精美铜车马图片),标志着我们的祖先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掌握了相当成熟的金属材料及相关工艺知识。同学们,今天金属材料对我们的生活又有着怎样的影响呢?既提高了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直观手段,引发兴趣。

陶行知提倡:“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通过实验、实物、多媒体、故事、谜语及顺口溜等大量直观、生动、有趣的现象,创设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情境,学生全方位参与,既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巩固学习知识,启发学生思维,又可以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从而达到预期的教育教学目的。

在教学热处理原理时,我创设如下实验情境:将一根直径为1mm左右的弹簧钢丝剪成两段,放在酒精灯上同时加热到赤红色,然后分别放入水中和空气中冷却,冷却后用手进行弯折,对比观察两根钢丝性能的差别。这时学生们会发现放入水中冷却的一根钢丝硬而脆,很容易折断;放入空气中冷却的一根钢丝较软切有较好的塑性,可以卷成圆圈而不断裂断。此时教师启发学生总结出:不同冷却速度使钢的内部组织发生了不同变化,得到不同力学性能。同学们动手操作,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习兴趣,又使抽象的专业知识蕴藏于简单实验之中,促进认知理解。

(三)精心设疑,唤起兴趣。

“学启于思,思源于疑”。有疑问才能启发学生去探索。所谓设疑,就是有意识地将“疑”设在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矛盾冲突之中,是学生在“疑”中生“奇”,“疑”中生“趣”,从而达到唤起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故意制造问题”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品质。例如学习钢的表面热处理时,为了强调表面热处理后零件的“外硬内韧”的性能,我创设了如下情境。

师:在机械设备中,有许多零件是在冲击载荷、扭转载荷、及摩擦条件下工作的,如汽车变速齿轮及传动齿轮轴等。它们要求表面具有很高的硬度和耐磨性,而心部要具有足够的塑性和韧性。要达到这一要求用高碳钢可以吗?

生:……(部分学生可能不假思索就回答可以。)

师:如果可以的话,心部性能能否达到要求?

生:……(部分学生接着回答不能达到要求。)

师:用低碳钢可以吗?

生:……(部分学生回答表面性能达不到要求。)

选材与学生的认知产生了矛盾冲突,他们此时会急于知道问题的答案,此时,引导他们根据中碳钢的性能,结合热处理就可容易得出结论。

(四)创新方法,维持兴趣。

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进行自主地尝试、操作、观察、想象、质疑等探索活动。因此,我特别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创新教法:首先,课堂上尽可能做到少讲、精讲,把大量的时间归还给学生,让学生积极开展合作学习。其次,力求师生互动,凡是能让学生动手操作的,就应该取消教师概括、学生听的形式;凡是学生能通过动脑、动手、动口解决的问题,教师不要包办代替。真正打破“师讲生听”、“师问生答”的教学模式。所有的教学问题尽量让学生主动探索、参与和表现,让他们亲身经历知识探索过程,萌发创新意识,长久保持学习的兴趣。同时利用多媒体手段,将学习内容制作成生动活泼的动画课件,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尽最大限度地维持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

(五)指导实践,巩固兴趣。

知识来源于实践,最终要指导实践。鼓励学生学以致用,不仅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更是保证学生学习兴趣长久性的有力手段。特别是专业课,当创设情境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助于学生结合实际生活中的现象来理解新的知识。创设的情境越真实,越接近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就越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巩固理解。例如在教学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内容时,我创设了以下情境。

师:同学们,你的自行车都有哪些材料组成?

生:……

师:自行车的中轴和链盒所用材料,哪种需要较高的硬度和强度?哪种需要较高的硬度和强度?

生:……

师:为什么?随着零件的工作条件和加工方法的不同,必然会对金属材料提出各种不同的性能要求。

学生的兴趣要靠教师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去调动、去激发。当学生对教学产生了兴趣后,教师要加以强化和保持,使学生长久地喜欢学习,乐意学习。

三、结语

也许我们改变不了世界,但是可以改变自己。让我们试着,让理想照进现实,把阳光种进泥土。静静守望与等待,让课堂成为学生成长最温馨美好的记忆。当老师用心去爱每一个学生时,我们的课堂将充满阳光,我们的学生便会快乐学习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