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三甲氧基硅烷耐磨涂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聚碳酸酯(PC),因高透光性、突出的抗冲击性、良好的耐温性和优异的抗蠕变性,已成为最重要的光学透明材料之一。其应用正从普通光学领域如光学镜片、透镜等,逐渐向航空、航天等高端光学领域渗透,以代替传统的有机玻璃和无机玻璃。但聚碳酸酯本身也有许多缺点,如耐磨性能差和硬度低等,这限制了聚碳酸酯的应用。采用耐磨涂层是改善聚碳酸酯耐磨性能和提高硬度的有效方法之一。涂层的制备方法很多,BarrLee-MeanYang[1]和T.Schmauder[2]等通过PECVD制备了聚碳酸酯涂层,ZHANGD.H[3]和BurtonCliveH.[4]等通过溅射的方法制备了聚碳酸酯涂层,但这类物理镀膜方法对设备的要求高,涂层附着力较差。采用化学成膜法制备涂层的研究有很多,特别是溶胶-凝胶法,VictorA[5]和SungkooLee[6]等研究丙烯酸类有机-无机杂化涂层改善其耐磨性能,以及利用硅胶直接加入SiO以改善耐磨性能[7]。但国内外鲜见对聚碳酸酯耐磨涂层的配方进行深入研究的报道。本工作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MTMS/TEOS涂层体系,研究随着摩擦程度的深入,耐磨性能与MT-MS∶TEOS之间比值的关系,通过测试光学性能来表征耐磨性能的变化与差异,并通过涂层改性提高聚碳酸酯的耐磨性能。
1实验
1.1实验原料甲基三甲氧基硅烷(MTMS)、正硅酸乙酯(TEOS)、盐酸(HCl)和异丙醇(IPA),样品均为分析纯。
1.2实验过程实验过程包括涂料的制备、板材的处理、涂层的涂覆和固化。(1)涂层的制备:将甲基三甲氧基硅烷、正硅酸乙酯分别与水、盐酸、异丙醇等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加入到500mL的三口烧瓶中,加热和搅拌,在一定温度下反应一段时间后制得涂料。(2)板材的处理:将聚碳酸酯板用去离子水冲洗,再用异丙醇溶液清洗表面的有机杂质,烘干,确保表面的清洁,无杂质。(3)涂料的涂覆:将聚碳酸酯板倾斜45°,采用淋涂的方式将涂料涂覆于聚碳酸酯表面。(4)固化:将聚碳酸酯板放置在烘箱中升温至50℃保温10min;再升温到120℃保温3h。实验组分设计如表1所示。
1.3性能表征红外光谱分析:将涂料涂覆在KBr片上,在Magna-IRTM750型FTIR仪进行分析。扫描电镜分析:将聚碳酸酯表面喷金后,通过CamscanCS3400扫描电镜对涂层表面进行分析。透光度和雾度:在WGT-S雾度计上进行测试。
2性能表征
2.1涂层的透光率/雾度表2为不同比例的MTMS/TEOS涂层透光率和雾度的实验结果。从表2中看出,涂覆涂层后PC的透光率优于纯PC,涂层有增透效果,这是因为当涂层的折射率大于基材的折射率时,涂层对基材有分光作用;当涂层的折射率小于基材的折射率时,涂层对基底具有增透作用[3]。聚碳酸酯的折射率为1.586,而涂层的折射率为1.415~1.437,涂层的折射率小于聚碳酸酯的折射率。当加入的MTMS和TEOS之间的比例高于1.5∶1时,雾度变化不大,均保持在很小的范围内,PC能够保持均匀透明,这是由于材料中TEOS水解生成大量的Si—OH键和MTMS中Si—OH官能团发生缩合反应,使两相之间能够充分键合,形成了共价键,组分间能够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因而能够实现组分间的充分贯穿,形成均相体系,但是与MTMS涂层相比,雾度略有升高。当MTMS和TEOS之间的摩尔比为1∶1和1∶2时,PC变得不透明,雾度高达56.68,这是由于TEOS的比例过高,导致TEOS之间的缩合反应概率变大,在120℃固化时缩聚反应所形成的纳米二氧化硅的浓度过高,从而导致纳米二氧化硅团聚,致使涂层发雾、光学性能恶化。
2.2涂层的硬度及附着力表3为不同比例MTMS/TEOS涂层的硬度及附着力的测试结果。可以看出,随着TEOS比例的升高,涂层的硬度提高,最高达到了1H,附着力在TEOS比例不高时,保持不变,但当MTMS/TEOS达到1后,附着力下降。这是因为TEOS水解产生Si—OH基团的存在使得聚合物链段之间缩合成化学键,形成了无机网络结构,能够使得硬度变高,附着力保持不变,但是当TEOS含量超过50%后,硬度反而下降了,这主要是由于过量的TEOS水解产生的Si—OH硅醇键之间容易自缩合生成SiO2,使得涂层发生一定程度的相分离,这种相分离同时也降低涂层与PC的附着力。当TEOS的含量为66.7%时,由于涂层的无机组分含量过高,涂层过脆,附着力和硬度性能明显降低。
2.3涂层耐磨性能图1为MTMS/TEOS涂层比例与聚碳酸酯透光率之间的关系曲线。从图1中看出,经过100,200,300,400,500次摩擦后,有涂层和没有涂层的聚碳酸酯透光率变化不大,有略微下降的趋势,且下降趋势基本一致。但从图中看出,MTMS∶TEOS=2∶1时,涂层的透光率更高。图2和图3分别为涂层MTMS和TEOS之间的比例与雾度和雾度增加值的关系曲线。从这两个图可以看出,随着摩擦次数的增加,雾度呈上升的趋势且变化较大,但涂覆涂层的聚碳酸酯的雾度变化明显小于纯PC,说明涂层明显提高了聚碳酸酯的耐磨性能。MTMS涂层有一定耐磨效果,当加入TEOS时,不同的TEOS比例对耐磨性能影响很大,在TEOS的含量小于33%时,随着TEOS比例的升高,耐磨效果更好。这是由于TEOS水解产生Si—OH基团的存在使得聚合物链段之间缩合形成化学键,形成无机Si—O—Si网络结构,这种结构提高了涂层的耐磨性能,但是在TEOS超过40%时,TEOS之间的缩合形成微观相SiO2,与MTMS之间产生了相分离,耐磨性能下降。可以看出,耐磨性能随着TEOS的加入量的增加先高后降低。由图1,图2和图3可得到最佳优化配方为MTMS∶TEOS=2∶1时,400次摩擦后雾度为9.01,500次摩擦后雾度为13.22;而PC在400次和500次后分别为23.79,30.19;雾度增加值为PC的62.13%,56.21%。
3结果与分析
3.1反应过程与机理分析图4是固化前不同比例MTMS/TEOS涂层的红外吸收光谱图,可见不同比例的MTMS/TEOS涂层在红外光谱图中有基本相似的吸收峰。图5列出了MTMS∶TEOS=2∶1涂层固化前后的红外光谱图,可以看到,分别在3330cm-1和3426cm-1有吸收峰,吸收峰在固化后向高波数方向移动,即从3330cm-1移动到3426cm-1,而且吸收峰减弱了,吸收峰的减弱说明涂层中羟基的含量逐渐降低[8]。一方面,涂层中的Si—OH之间或Si—OH与Si—OC2H5之间进行缩合反应,形成Si—O—Si键,导致该吸收峰的减弱;另一方面,涂料制备过程加入的水以及在缩合过程中形成的水有残留,残留的水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挥发也导致—OH基吸收峰减弱。固化前后在1105cm-1附近的红外吸收峰对应了Si—O—Si的伸缩振动,说明固化前涂层具有Si—O—Si的结构,在900cm-1附近的吸收峰为Si—OH中Si—O的伸缩振动吸收峰,固化前吸收峰较强,固化后吸收峰明显减小,这也说明Si—OH的减少,羟基之间反应形成了Si—O—Si键。根据传统的有机硅反应理论与现有的研,究[9,10]并结合本研究的红外光谱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TEOS与MTMS分别水解后,形成带有大量羟基的硅醇和低聚物,两者混合相互反应,MTMS和TEOS水解产生的羟基之间脱水缩合,形成低聚物,涂覆后在120℃固化阶段脱水缩合,发生羟基之间的脱水缩合,固化形成涂层,主要反应式见式(1)、式(2)和式(3)。
3.2扫描电镜(SEM)分析图6为MTMS/TEOS(2∶1)与纯MTMS涂层形貌图。从图6可以看出,MTMS/TEOS(2∶1)与纯MTMS所制备出的两种涂层均匀,平整且致密,没有明显的团聚粒子,这也与其优异的光学性能一致。而图7为涂覆涂层PC经过耐磨实验后的SEM形貌,摩擦后MTMS/TEOS涂层体系与MTMS涂层呈现完全不同的结果。图7a所示,MTMS/TEOS涂层在经过500次摩擦后,涂层部分出现磨蚀,部分区域磨透,但是涂层没有剥落,也没有出现明显的裂痕;图7b所示,MTMS涂层可以明显看出,500次摩擦后,涂层出现剥落,说明随着摩擦次数增多,涂层与PC之间出现分离,从耐磨实验的雾度分析也可以看出,与MTMS/TEOS=2∶1涂层相比,MTMS涂层经历400次到500次摩擦时,雾度升高更多,与扫描电镜分析结果一致。总之,TEOS的加入,改变了涂层的结构,涂层在受到摩擦的过程中不易脱落,从而提高了涂层的耐磨性能。
4结论
(1)采用MTMS和TEOS作为涂料制备的原料,将其水解的聚合产物通过共缩聚反应在PC表面形成了一种带有有机基团和无机Si—O—Si网络结构的MTMS涂层。(2)MTMS/TEOS涂层体系提高了聚碳酸酯表面的硬度,同时具有良好的附着力,改善了聚碳酸酯的光学性能,具有增透效果。(3)MTMS/TEOS涂层体系有效地改善了聚碳酸酯的耐磨性能,随着TEOS含量的增加,耐磨性能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当MTMS∶TEOS=2∶1时,涂层具有最优的耐磨性能,400次摩擦后雾度为9.01,500次摩擦后雾度为13.22,雾度增加值为PC的62.13%,56.21%。